书城医学病有所医的回顾—贵州民族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历程
49626800000041

第41章 附录二贵州民族医药研究论文目录索引(1)

阿土.苗族的传统医药.《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阿土.布依族的传统医药.《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阿土.侗族的传统医药.《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阿土.土家族的传统医药.《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阿土.彝族的传统医药.《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阿土.水族的传统医药.《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阿土.仡佬族的传统医药.《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白班荣.苗药治疗痹证疼痛500例.《中国民间疗法》,2004年第3期蔡琨等.苗药倍针汤不同比例组方的抑菌效果的实验研究.《贵阳中医学院》,2006年第1期崔和敏,郑曙光,危莉.贵州苗医翻类与侗医痧证对比》.《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9年第3期陈筑红.藿香的药理作用及临床运用.《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陈忠奎.水族医药扩张血管法治疗风湿病及缺血性中风的报告.《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陈德媛等.贵州黄草与民族药资源保护.《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陈德媛等.苗药整理之我见.《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陈蓉蓉等.贵州民族药杨梅叶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陈庆等.苗族黑骨藤有效部位的筛选研究.《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5年第3期陈庆等.黑骨藤研究概况.《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程明亮,冷祥康.贵州中药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6年第3卷陈建阳.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口感染209例.《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陈练,杜江.卷柏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年5期程哲利等.贵阳孟关苗医秘验方选介.《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6年2期陈爱民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苗药制剂结石消胶囊剂中盐酸巴马汀的含量.《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戴崇光,王又良,蒙昭.发展贵州民族医药卫生事业,开创民族卫生工作新局面.《贵州民族研究》,1983年第4期戴崇光.发展我省民族医药雏论.《贵州民族研究》,1985年第1期邓淑会.米索前列醇引起过敏反应1例.《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邓淑君.剖宫产率增高的有关因素分析.《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邓孝军.苗药“八棱麻”伤科运用举例.《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杜江.苗医的组方原则及方剂特点分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年第5期杜江,鲁道旺,刘亮.苗医用药的特点浅谈.《亚太传统医药》,2007年第1期杜江.苗医治毒方法概说.《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年第7期杜江.几种苗医常用外治法的临床应用情况.《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年第7期杜江等.苗药产业发展中的资源保护问题.《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杜江.贵州民族医药科研及开发现状.《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杜江.苗医“四大筋脉”学说的探讨.《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年第10期杜江:《苗医用药的基本规律》.《亚太传统医药》,2006年第6期杜江,李丹阳.苗药祛风止痛涂膜剂的临床初探.《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8年第2期杜江等.六枝长角苗的一些特殊诊疗方法.《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5年第5期杜江.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概况.《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年第2期杜江.苗医药学科的发展趋势分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5年第4期杜江,张兵锋.苗医预防保健的方法浅谈.《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4年第1期杜江.苗药祛风止痛涂膜剂的临床初探.《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8年第4期杜江.仡佬药速效牙痛液的临床研究.《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9年第2期杜江.贵州苗族医药基础研究概况.《贵州中药现代化论文集》2005年特辑杜江.苗族药物命名的方法和特点.《西部医药市场》,2005年第1期杜江.苗医预防保健的方法浅谈.《贵州中药现代化论文集》2005年特辑杜江.苗医用药的基本规律.《亚太传统医药》,2006年第3期杜江.苗医的组方原则及方剂特点分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年第5期杜江.苗医药学科的发展趋势.《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5年第4期杜江.苗医脉诊方法及特色.《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5年第10期杜江.苗医论毒.《医学综述》,2006年第14期杜江.苗医生理观之四大筋脉浅说.《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年第10期杜江.西部苗医对风湿类疾病的分类和诊疗方法.《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年第6期杜江.六枝长角苗的一些特殊诊疗方法.《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5年第5期杜江,朱国豪.土家医生理歌诀浅说.《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年第2期杜江.苗医用药的特点浅析.《亚太传统医药》,2007年第1期杜江.苗医治毒方法概说.《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年第7期杜江.苗医治疗学的特点和方法.《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年第8期杜江等.苗药本科教育的开设及特色课程设置.《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年第5期杜江等.苗医“克毒疗法”概说.《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年第5期杜江.民族医药调查的基本方法.《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年第6期杜江.贵州民族医药文献整理工作情况简介.《医论集锦(中国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医药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杜江.苗药药性研究(Ⅰ)药物质征探讨.《2007中国贵州龙里苗医药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007年杜江.加强民族医药人才培养,支持民族医药产业发展.《实用中医杂志》,2008年第7期戴崇光,王又良(苗族),蒙昭(水族).发展贵州民族卫生事业,开创民族卫生工作新局面.《贵州民族研究》,1983年第4期戴崇光.发展我省民族医药雏论.《贵州民族研究》,1985年第1期范波.水城县玉舍乡彝族民间医药调查.《贵州民族调查》第24卷,2008年范利国.九味白术止泻散治疗婴幼儿消化不良.《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顾崇国:《介绍几种简单速效的传统医药经验方.《全国第三届侗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顾崇国.发掘保护开发宝贵的侗族医药文化遗产.《全国第三届侗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郭刚等.苗药金刚藤的研究.《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郭刚,邱德文,杜江.苗药金刚藤的研究.《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郭珅珅,杜江.苗药研究与开发中的若干问题浅谈.《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年第5期韩冬会.重症肺炎致双下肢瘫痪一例报告.《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何薇薇.贵州民族药开发大有可为.《中国卫生产业》,2007年第3期何秀容等.中草药创面湿敷治疗中重度烧伤临床疗效分析.《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胡奇志等.复方伸筋胶囊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胡成刚等.布依药岩豇豆本草学研究.《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胡成刚等.论广西苗医疾病诊断的“七十二风症”.《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胡学成.关于促进苗药科研与产业发展的思考.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胡成刚.贵州民族医药的比较研究.《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2年第3期胡成刚等.贵州民族医药的比较研究.《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2年总56期胡成刚等.布依族医治骨折常用药.《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6年总23期胡红等.苗族熏蒸疗法.《贵州医药》,1988年4期黄静等.贵州苗、水、布依、仡佬四种民族药的比较研究(三).《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6年总82期黄旭东.贵州民族民间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黄仁健.苗族医药将结束口传心授历史.《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6年第6期黄明进.苗药蛇倒退的现代研究及展望.《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黄才贵.民族医药是未来前沿科学的基础加强贵州民族医药的保护与利用.《守望与思考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黄娅.三都水族自治县水族妇女孕妇产期保健服务行为分析国家、市场、社区、家庭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贵州世居民族研究》(第3卷),贵州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黄敏等.贵阳市百合科苗族用药植物资源的种类与研究.《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姜希霖.苗医治疗多发性骨折一例报告.《贵州医药》,1987年第5期金鸣昌.浅谈黔东南民族民间医药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展望兼谈解决民族民间医生许可的几点做法和体会.《首届全国民族医药养生保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靳凤云等.C法测定养血愈风酒中人参皂苷R1含量.《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李孟林等.苗药头花蓼研究综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5年第6期李朝斗.苗族医药珍宝弩药与糖药针.《贵州医药》,1988年第2期李明文.苗族医药开发研究运用的问题与对策.《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李明文.烟屎治淋巴结炎随笔.《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李昌禹.苗药六月疏肝散治疗经行乳房胀痛52例.《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李昌禹:《苗药阿梅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5例观察.《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李岗等.中西结合治疗烫伤.《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李凡益.苗药万寿汤治疗腰腿痛50例观察.《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黎己贤.民族传统医药八法论治风湿性心脏病临证心得.《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李建银等.苗药大果木姜子的化学和药理学研究进展.《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梁山等.苗药清火养元胶囊治疗火热证临床观察.《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年1期廖海民等.苗药黑骨藤药材的显微镜结构研究.《西北药学杂志》,2007年1期林佳任等.苗药黑骨滕追风活络胶囊的鉴别研究.《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林齐雄.荔波县布依族医药调查.《贵州民族调查》第1卷,1983年林齐雄.荔波县民族医药调查.《贵州民族调查》第2卷,1984年刘栋梁等.苗族与布依族的骨伤民间疗法.《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8年4期刘明等.苗药酢浆草研究概述.《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刘亮,杜江,王建凯.六枝长角苗验方选介.《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刘书华.苗药窝嘎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年第5期刘维蓉.对贵州苗族医药保护的思考.《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第第4期刘起贵.苗医百草图歌.《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5年第5期刘起贵.苗族用巴豆治疗急慢性骨髓炎体会.《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5年2期刘起贵.苗医对自然疗法的粗浅探讨.《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4年第1期刘起贵.中风偏瘫及脑瘫的实践探讨.《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刘向阳,杜江.浅谈苗医弩药针疗法.《2007中国贵州龙里苗医药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007年刘向阳等.几种苗医常用外治法的临床应用情况.《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年7期龙彦合,龙滢任,龙运光.侗族生活习惯与养生保健文化浅析.《首届全国民族医药养生保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龙运光,袁涛忠,金鸣昌.苗族药物的类别和命名.《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4年第4期龙运光等.粘贴法制作中草药腊叶标本的研究.《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龙运光.侗族和侗族医药.《侗族常用药物图鉴》,贵州出版集团·贵州科技出版社,2009年版龙运光.侗族药物的分类和命名.《侗族常用药物图鉴》,贵州出版集团·贵州科技出版社,2009年版龙运光等.侗药小儿消食敷剂临床应用127例总结.《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龙冬艳,龙运光.侗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厌食症50例.《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年第5期龙金光.雷公山苗治疗白内障.《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龙之荣.产后癫狂之我见.《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龙步明.利用侗族民间古兰迎汤治疗乙型肝炎18例.《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8年1期龙步明.利用侗族民间草药为主自拟“盘龙汤”治疗骨质增生58例.《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8年第5期龙步明.盘龙骨刺汤丸治疗颈腰椎骨质增生疾病.《全国中医临床研究学术论坛》,2010年龙宜雄.药物结合电针治疗急性中风68例的临床分析.《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龙千里.应用苗医折顶手法治疗长骨骨折移位.《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6年第2期龙千里等.台江苗药接骨手法拾贝.《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龙光桥.浅论骨折的苗医药治疗原则与方法.《苗学研究与经济发展》,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年陆庆良.布依族民间兽医药初考.《中国兽医杂志》,1999年第7期鲁道旺,朱国豪.土家族珍稀药材神参(竹节参)的研究概况.《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年第5期鲁道旺,杜江.贵州雷山苗族秘验方选介.《医学综述》,2006年第14期陆一纯.苗药筋骨伤药水治疗肩周炎103例临床疗效观察.《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8年第1期陆一纯.苗药阿姆鼎治疗高血脂68例临床观察.《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1年第2期陆科闵.嘎娄陡佳.《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6年第4期陆科闵.黔东南民族医药初探.《黔东南社会科学》1985年第5期陆科闵.苗族医药理论体系概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0年第6期罗迎春,陈懿,张兵锋,杜江.苗药蛙龚龙中白藜芦醇的含量测定.《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年第3期罗昭金等.溶石散治疗肾结石500例临床分析.《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罗昭金、罗俊.浅谈保护苗族医药资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4年第1期罗春丽等.苗药余甘子的发展概况与抗衰老作用研究的前景展望.《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罗登翠等.苗药“黑百降压丸”治疗高血压.《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罗安阔,罗安书.蛇伤与苗药.《蛇志》,2003年第2期罗文华.苗药菖的历史初考.《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6年第2期罗文华.土家族医药史考.《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8年总31期罗春丽等.苗药的现状及开发前景.《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罗坤瑾.贵州苗医药品牌的构建与传播.《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马文骏.发展贵州民族医药,促进贵州中药现代化.《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1999年第2期麻勇斌.苗族医药传统知识体系中的“元哲学思想丛结”.《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麻勇斌.论苗族医药基础理论研究的缺陷.《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麻勇斌.苗族医药基础理论研究的“哲学缺失”与“哲学思想”套用不当.《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麻勇斌.苗族医学人类学分析的哲学缺失.《怀化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麻福昌.浅谈苗医针角灸.《贵州医药》,1990年第1期莫益增.竹芪口服液结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潘权.苗药“石平”膏和“远苏”二仙散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报告.《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潘权.苗药“爱美康”药膏治疗烧伤简报.《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潘炉台.布依族治疗胃病的常用方药.《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潘德仁.苗胞的产后熏洗疗法.《医学文选》,1991年第4期潘德仁.苗族民间治急性乳腺炎数法.《医学文选》,1991年第4期潘木钧.黔东南苗族民间治疗腮腺炎方法四则.《医学文选》,1991年第4期潘永乐.医改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影响以贵州安顺地区为例.《中国商界》,2009年第8期庞宇舟.壮医药与中医药比较探析.《广西中医药》,2005年第5期房芸.对我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思考.《贵图书学刊》,2004年第4期裴栋,杨理明,黄静,张晓曼,赵俊华,潘炉台.贵州苗、水、布依、仡佬四种民族药的比较研究.《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6年第3期彭朝霞,赵能武,杜江.贵州六盘水苗医验方选.《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5年第2期彭朝霞,赵能武,杜江.贵州六盘水苗医药验方选.《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5年第2期覃红曼.苗药竹椒汤外洗加针刺治疗肩周炎30例.《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邱德文,吴元黔.中华本草·苗药卷.《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邱德文,李建银.苗药的开发研究及其前景展望.《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2年第5期冉懋雄.苗族医药探源论.《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9年第4期冉懋雄,陈德媛,包骏.略论贵州苗族医药的发展历程与医理方药特色.《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0年第1期冉懋雄.贵州民族医药走向市场与前景展望.《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0年第5期冉懋雄,周厚琼,王朝碧.苗族医药中的放血割脂疗法.《中国临床医生》,2001年第5期冉懋雄,周厚琼,王朝碧.苗族医药中的敷烫疗法.《中国临床医生》,2001年第7期冉懋雄,周厚琼,王朝碧.苗族医药中的针疗.《中国临床医生》,2001年第6期冉懋雄.苗族族源于苗族医药溯源探讨.《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2年第5期冉懋雄.贵州民族医药及苗药产业的特色与蓬勃发展.《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冉懋雄.略论苗药学基础.《中药研究与信息》,2004年第1期冉懋雄.贵州苗药研究评价与产业化发展.《中国现代中药》,2006年第3期冉懋雄.论苗族医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守望与思考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冉文琼.浅谈夜班护士的职业道德.《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冉文琼.13例子宫破裂的抢救护理体会.《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冉贤明.自制冰敷帽子临床应用体会.《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冉贤明.一次性消毒刷套湿式扫床效果观察.《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饶光宇,耿晓照、周黎华.苗药土辛反败酱的实验研究.《中国中药杂志》,1994年第1期任阶庭等.侗医药骨髓炎敷剂治疗骨髓炎100例临床观察.《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任燕.椿白皮的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研究.《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任明波,张晓曼,黄静,杨理明,赵俊,潘炉台.贵州苗、水、布依、仡佬四种民族要的比较研究.《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6年第6期石新荣,覃敏笑.少数民族地区呼唤“卫生扶贫”贵州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发展滞后调查与思考.《贵州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宋德勋,代建忠,等.贵州民族药飞蛾七的药效学实验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05年第3期孙超等.植物园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地位与作用.《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孙宇章.南瓜子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孙济平等.脉冲释药系统及其在中药应用中的探讨.《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第10期孙济平等.贵州苗药部分药料的基原订正.《中国药学杂志》,2005年第3期孙济平等.几种具有苗医特色的“望诊”方法.《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5年第1期邵骏.贵州苗药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前景分析.《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30卷专辑沈笑媛等.苗药土人参的化学成分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07年第10期师琴丽等.米槁种子繁殖栽培技术.《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师红毅等.苗药金铁锁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史小文.苗药“黑膏药”治疗骨质增生89例.《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