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病有所医的回顾—贵州民族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历程
49626800000040

第40章 主要参考文献(按作者的音序排列)(5)

5月12~13日,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贵州省卫生厅、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贵阳中医学院、铜仁地区行署主办,贵州省民族医药学会、农工民主党铜仁市委员会、铜仁市中医院、贵州铜仁梵净山土苗特色医药研究所承办,贵州铜仁地区多家单位协办,“2008年全国土家族、苗族医药学术研讨会暨民族特色药品、医技展示会”在贵州铜仁地区锦江宾馆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从事土家族、苗族和其他民族医药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基层民族医药工作者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交流讨论了土家族、苗族和其他民族医药理论、临床实践经验和民族特色药品、医技创新与产业化开发。

7月24日至25日,在贵州省国际经济技术贸易中心举行了“2008年中国·贵阳第四届药博会”,同时举办了以研讨苗药发展为主题的中国民族医药(贵阳)论坛。参加此展览会的有省内外医药企业300多家,其中,西藏自治区藏药厂、青海金诃藏药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制药厂、内蒙古蒙药集团等9个企业均为首次参加。

8月,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田咏华、杜江主编的《中国苗医史》。

10月上旬,三都县科技局推荐的《中国水族医药宝典》科技成果鉴定会在都匀召开,填补了国内水族医药研究的空白,对解决民族地区缺医少药的问题作出了积极贡献,也是黔南自治州民族医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2009年

7月,贵州出版集团、贵州科技出版社出版了由龙运光、袁涛忠主编的《侗族常用药物图鉴》。

7月,贵州出版集团、贵州科技出版社出版了由陆科闵、王福荣主编的《苗药方剂学》。

9月18~20日,贵州省中医管理局黄维中局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常务理事、苗族医药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贵阳中医学院药学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杜江教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侗族医药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龙运光主任医师,凯里学院环境科学院院长张文华教授,科研处处长周江菊教授,黎平县侗医研究所顾崇国教授,黔东南民族医药研究所原所长陆科闵主任医师,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医药技术系主任、注册执业师刘书华教授,黔南民族医药研究所所长文明昌主任医师,贵州省中科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小生博士,黔东南州中医院副院长郭伟伟,黔东南州民委主任王安瑞、副主任张盛,贵州民族学院民族科学研究院谭厚锋副研究员等贵州民族医药文化研究专家、学者500余人应邀参加在贵州天柱县举行召开的“全国第三届侗医药学术研讨会”。

11月,贵州出版集团、贵州科技出版社出版了龙运光、袁涛忠主编的《侗族药物方剂学》。

是年,贵阳市举办了“2009年中国·贵阳第五届药博会”,共有236家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前来参展。

2010年

7月27日,在贵州国际经济技术贸易中心(贵州省展览馆)举行召开了“2010年中国·贵阳第六届医药博览会”,同时举行了“中国西部医药经济与民族医药发展论坛”、“促进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论坛”和“濒危中药资源保护利用论坛”三大论坛。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诸国本先生,贵阳市副市长、本届“药博会”组委会主任翟彦先生,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先生以及藏药、维药、蒙药、傣药、彝药、苗药、壮药等民族医药界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

7月28日,举行了“2010年中国·贵阳第六届医药博览会”开幕式。参加这次博览会开幕式的有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局长齐谋先生,贵阳市委副书记李涛先生,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诸国本先生,贵阳市副市长、本届“药博会”组委会主任翟彦先生,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先生,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徐飞先生,贵州省民族医药研究所冉懋雄研究员,贵阳中医学院民族医药研究所所长、硕士研究所导师杜江教授,以及于明德、刘志明、毛中殷、陈星宇、张庆安、孔黔筑、秦水介、斯萍、刘建军、陈鲁西、费静美、孙亚丽、孟智斌、王瑛、张明、罗祥斌、蒋晓箐、罗大林、谭厚锋等。开幕式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邹蕾主持。

11月9~11日,贵州全省县级卫生局长医改培训班在贵阳开班。在为期3天的培训时间里,来自全省各市(州、地)和县(市、区和特区)的100余名卫生局长围绕“医改的观念,面临的宏观形势”、“医改的主要任务、举措、要求”、“贵州省公立医院改革的有关问题”、“贵州省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情况”、“2010年农村医改、妇幼卫生重点工作”等内容进行了专题讨论和学习。

11月26~29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卫生局党组书记金鸣昌主任医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常务理事、黔南州中医院副院长、黔南民族医药研究所所长文明昌主任医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侗族医药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黔东南民族医药研究所原所长龙运光主任医师,贵州民族学院民族科学研究院谭厚锋副研究员等贵州民族医药研究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在湖南省怀化市西南宾馆召开的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主办、湖南省怀化市民族民间医药学会承办、湖南省怀化市第三人民医院协办的“首届全国民族医药养生保健学术研讨会”。金鸣昌的《浅谈黔东南民族民间医药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展望》,龙彦合、龙滢任和龙运光的《侗族生活习惯与养生保健文化浅析》,谭厚锋的《贵州少数民族对丰富中华医药文化宝库的贡献》和《基督宗教信徒邓文波、邓岩濑夫妇对贵州省早期妇幼保健卫生事业的贡献》等论文均得以在大会上交流,并经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专家组评审,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12月2日,贵阳中医学院胡成刚教授应邀参加在广西中医学院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民族医药高等教育高峰论坛”,与会专家分别就蒙医药、傣医药、苗医药等民族医药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及经验做了交流,同时,还就成立“全国民族医药高等教育学会筹备会”交换了意见和提出了倡议。

12月7~9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凯里市召开了“第一届中国·贵州·黔东南苗侗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会议。该论坛由中共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委、州人民政府主办,黔东南州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局、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农业委员会、卫生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承办。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世礼、省政协副主席刘鸿庥以及省直有关部门(单位)、省内外民族医药研究专家、黔东南州委、州人民政府四大班子领导,凯里市委、市人民政府有关领导,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自治州内各县人民政府分管医药卫生的副县长,省内外民族医药企业人士和民间医师等203人参加了本次论坛。12月8日上午,与会人员参观考察了贵州苗仁堂药业、贵州昌昊药业和黔东南州民族医药研究所。12月8日下午举行了开幕式,黔东南州委副书记、州长李飞跃致欢迎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世礼发表了重要讲话,她指出:“黔东南应当抓住当地民族医药资源的优势,充分利用好当前国家和政府对民族医药大力支持的大好时机,科学地促使民族医药在‘十二五’期间为黔东南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发挥良好的促进作用”。之后,与会人员分别听取了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国家药监局新药、保健品专家叶祖光,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院长、国家新药专家梅之南和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林亚平报告的“中药、民族药研发的动态及发展趋势”、“我国民族医药现状及发展趋势”和“民族药发展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三人专题报告。12月9日,大家还听取了北京大学药学院院长、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教授的“基于民族药资源的新药研发”,广州汉方现代中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中药提取分离国家工程中心副主任、广东省人大代表、化学与生物学博士李金华的“中药现代提取分离关键技术与苗侗医药产业发展”,贵阳中医学院副院长、国家传染病中药重点实验室主任程明亮教授的“科技创新与产业革命”,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医药技术系主任、注册药师、刘书华教授的“黔东南民族药产业链现状及发展思考”和黔东南州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张厚良的“黔东南苗侗医药研究与产业开发”等10位专家、学者的报告。两天的会议分别由彭晓红、刘晓春副州长、黄维中局长、林亚平副局长、龙黔清副主席主持。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常务理事、贵阳中医学院民族医药研究所所长、硕士研究所导师杜江教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卫生局党组书记金鸣昌主任医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常务理事、黔南州中医院副院长、黔南州民族医药研究所所长文明昌主任医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侗族医药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黔东南州民族医药研究所原所长龙运光主任医师,贵州民族学院民族科学研究院谭厚锋副研究员等贵州民族医药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本次论坛。此次高规格的学术论坛有助于推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医药产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