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病有所医的回顾—贵州民族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历程
49626800000037

第37章 主要参考文献(按作者的音序排列)(2)

二、论文类

1.戴崇光,王又良,蒙昭.发展贵州民族医药卫生事业,开创民族卫生工作新局面.《贵州民族研究》,1983年第4期

2.戴崇光.发展我省民族医药雏论.《贵州民族研究》,1985年第1期

3.杜江.贵州民族医药科研及开发现状.《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

4.杜江.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概况.《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年第2期

5.杜江.苗医药学科的发展趋势分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5年第4期

6.杜江.贵州民族医药文献整理工作情况简介.《医论集锦(中国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医药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

7.杜江.民族医药调查的基本方法.《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年第6期

8.杜江.加强民族医药人才培养,支持民族医药产业发展.《实用中医杂志》,2008年增刊 9.郭秀琴.贵州布依族医药卫生保健状况述略.《贵阳中医学院学报》第3期。

10.郝桂华.辉煌60年开创贵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纪元.《贵州民族》,2009年第5期

11.何明.当下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复调逻辑基于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与艺术展演实践的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2.胡学成.关于促进苗药科研与产业发展的思考.《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

13.胡成刚,潘炉台,赵俊华.贵州民族医药的比较研究.《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2年第3期

14.黄静,杨理明,张晓曼,斐栋,赵俊华,潘炉台.贵州苗族、水族、布依族、仡佬族四种民族药的比较研究(三).《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6年总82期

15.黄旭东.贵州民族民间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16.黄才贵.民族医药是未来前沿科学的基础加强贵州民族医药的保护与利用.罗运琪.守望与思考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9

17.金鸣昌.浅谈黔东南民族民间医药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展望兼谈解决民族民间医生许可的几点做法和体会.《首届全国民族医药养生保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18.李金华.浅谈苗药的历史起源.《全国第三届侗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

19.刘维蓉.对贵州苗族医药保护的思考.《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20.龙运光,袁涛忠,金鸣昌.苗族药物的类别和命名.《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4年第4期

21.龙运光.侗族和侗族医药.龙运光,袁涛忠.侗族常用药物图鉴,2009

22.龙运光.侗族药物的分类和命名.龙运光,袁涛忠.侗族常用药物图鉴,2009

23.龙运光.黔东南民族医药研究与开发,http://www.cmam.org.cn 2006-5-12CMAM信息中心

24.龙彦合,龙滢任,龙运光.侗族生活习惯与养生保健文化浅析.《首届全国民族医药养生保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25.陆科闵.黔东南民族医药初探.《黔东南社会科学》1985年5期

26.陆科闵.苗族医药理论体系概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0年第6期

27.罗文华.土家族医药史考.《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8年总31期

28.罗春丽等.苗药的现状及开发前景.《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

29.马文骏.发展贵州民族医药,促进贵州中药现代化.《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1999年第2期

30.麻勇斌.苗族医药传统知识体系中的“元哲学思想丛结”.《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31.欧志安.苗族医学方法.《卫生信息与管理》,1986年第4期

32.潘永乐.医改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影响以贵州安顺地区为例.《中国商界》,2009年第8期

33.彭元柱.浅谈侗医疗疾的特色和学科性.《全国第三届侗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

34.邱德文,李建银.苗药的开发研究及其前景展望.《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2年第5期

35.冉懋雄,陈德媛,包骏.略论贵州苗族医药的发展历程与医理方药特色.《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0年第1期

36.冉懋雄.贵州民族医药走向市场与前景展望.《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0年第5期

37.冉懋雄.贵州民族医药及苗药产业的特色与蓬勃发展.《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

38.冉懋雄.贵州苗药研究评价与产业化发展.《中国现代中药》,2006年第3期

39.冉懋雄.论苗族医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罗运琪.守望与思考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9

40.孙超等.植物园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地位与作用.《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

41.邵骏.贵州苗药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前景分析.《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月第30卷专辑

42.谭厚锋.侗族医药研究的又一可喜成果<;侗药大观>;读后.《全国第三届侗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

43.谭厚锋.贵州少数民族对于中华民族医药文化宝库的贡献.《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44.谭厚锋.毕生奉献在侗乡记通道侗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原副院长萧成纹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0年第12期45.谭厚锋.基督宗教信徒邓文波、邓岩濑夫妇对贵州省妇幼保健卫生事业的贡献.《首届全国民族医药养生保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46.谭学林.贵州苗族药开发应用简史.《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1年第2期

47.谭学林.苗族早期医药活动特点初探.《中华医史杂志》,2000年第2期

48.谭学林.贵州苗族药开发史概要.《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

49.谭学林.从苗族用火遗风看其早期医疗保健成就.《中华医史杂志》,1998年第1期

50.唐仕勇.进一步发展贵州苗药的思路及对策.《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

51.唐海华,刘乐群.黔东苗药调研工作报告.石国生主编《走进苗疆》,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

52.唐海华.论苗族巫医关系.龙玉良.苗学研究与经济发展.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

53.田振华,杜江,赵能武.按苗医功效对苗药进行分类的探讨.徐晓光.贵州世居民族研究(第3卷).贵州民族出版社,2006

54.田振华.苗族用药特点与相关习俗.《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5年第4期

55.万昌发.贵州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概况.《贵州医药》,1987年第5期

56.万昌发.论贵州苗族医药.载于《贵州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

57.王南华,唐立常,韦文华,安亚莉,鲍家科,袁因.贵州以民为本抓监管促进民族医药大发展.《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08年第3期58.王贤武.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医疗情况调查.伍治国,吴志平.布依学研究(之四).贵州民族出版社,1995

59.韦明勤,吴家其,云雪林,胡成刚,陈德媛.布依族民间医药概述.《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7年第3期

60.文明昌.贵州省黔南州民族医药研究所的发展概况.《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

61.文明昌,文江波.黔南苗医药对疾病的认识分类和命名初探.《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62.吴元黔.苗族医药学发展史述略(中).《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第01期

63.吴元黔.苗族医药学发展简史述略(上).《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第04期

64.谢正富.贵州苗族医药中的概念剖析.《卫生信息与此同时管理》,1998年增刊

65.谢正富,万昌发.略论民族医药的科学性和特殊性.《贵州民族研究》1986年第3期

66.杨泉.红岩乡布依族民间医药调查.《贵州民族调查》第24卷,2008

67.杨敏.关于贵州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思考.《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

68.杨玲.浅谈现代超声技术在土家族苗族医药发展中的应用.《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年第9期

69.杨理明,黄静,张晓曼,裴栋,赵俊华,潘炉台.贵州苗、水、布依、仡佬四种民族药的比较研究(二).《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6年总81期

70.杨昌文.苗族医药再议.李廷贵.贵州苗学研究会编《苗学研究》(一).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9

71.杨昌文.浅谈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贵州民族研究》,1994年第1期

72.杨德胜.走高等教育之路传承土家族医药.《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年第5期

73.于俊生.《黔湘鄂民族医药研究片区协作会在筑召开.《贵州民族研究》,1986年第4期

74.袁黔华,杜江.贵州民族医药的发展与民族和谐.《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5期

75.云雪林.苗族医药发展方向探讨.《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

76.左方.1980-2008年贵州主要世居少数民族医药文献计量学分析.《兰台世界》,2010年2月下

77.张厚良.黔东南州苗药研究开发的前景.《亚太传统医药》,2006年第7期

78.张季芳,王华南,房芸,罗寰,潘明茜.苗族医药数据库的深层次开发.《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79.赵俊华.仡佬族医药的调查研究方法简介.《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

80.郑曙光,危莉,崔和敏.试论苗医侗医诊断疾病之异同.《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0年第4期

81.钟燕等.贵州中药现代化发展与对策研究.《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

82.周茜.论贵州民族医药及其发展.《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

83.朱国豪,杜江,张景梅,周茜,潘炉台,鲁道旺,赵能武,朱娜琳.论土家族医药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开发前景.《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年第5期

84.朱国豪,邹廷生.论土家族医药的民族特色.《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85.诸国本.发展民族医药前的现实意义.《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0年第5期

86.朱兴兰.贵州苗药:冉冉崛起的朝阳产业.《当代贵州》,2004年第15期

附录一

贵州民族医药卫生事业60年大事记1950年4月,兴仁专署设立卫生科。

10月,镇远专署卫生科成立。

12月,中央民族访问团在刘格平、费孝通、杨辛率领下,先后赴黄平县东坡、黄飘、谷陇、重安,炉山县凯里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乡,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访贫问苦,免费看病,培训民族卫生人员,协助建立镇远专区第一所民族卫生所凯里区民族卫生所。

1951年

3月,普安县首次开办少数民族种痘训练班,学员16人,学习10天。

4月10日,镇远专署第一届卫生行政会议在镇远召开,会期4天,到会19人。会议贯彻西南行政区第一届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和部署本区卫生工作。

8月20日,兴仁专署卫生科派民族医药队共8人,到册亨县开展巡回医疗和民族卫生工作。

8月23~30日,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在北京举行全国民族卫生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卫生工作的决定》、《少数民族卫生工作方案》以及防治少数民族地区疾病及推行少数民族地区妇幼卫生工作方案等文件。

9月22日,册亨县人民政府会同解放军147团举办册亨县少数民族卫生员训练班,学员109人,为期一个月。

11月,镇远专区卫生科举办第一期少数民族医训班,有学员67人,其中苗族60人,侗族7人。

11月15日,册亨县肖鹏举、肖盛荣二人代表册亨县出席了贵州省第一届民族卫生工作会议。

11月15日独山专区开办少数民族卫生人员训练班第一班,招收学员65名,结业56名。

是年,贵州省卫生厅设立了少数民族卫生科,制定下发了《贵州省少数民族卫生工作实施纲要》。

1952年

1月,独山专区医防队成立,4月9日医防队改称为“独山专区民族巡回卫生工作队”,1953年奉命撤消。

4月,兴义专署卫生科以邢涛为副队长的民族医防队到册亨县秧坝区秧坝乡者述村开展民族地区卫生工作。

6月,镇远专区民族巡回卫生工作队成立,车震担任队长,余旭东担任副队长,全队共13人。

6月,普安县开办少数民族接生员训练班,学员14人,为期2个月。

8月25日,册亨县第二区(秧坝)民族卫生所成立。

10月20日,镇远专区第二期民族医训班开学,有学员65人,其中少数民族48人,占73.85%。于1953年3月结业后,分发各县工作。

是年,贵州省制定下发了《民族卫生工作实施办法》,明确加强少数民族卫生工作的政策措施。

是年,印江县成立了“中草医工作研究会”。

1953年

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贵州省安龙麻风病院,设病床200张,杨仁炳任院长。隶属卫生厅领导。

12月18日,独山专署卫生院更名为“都匀专区医院”。

1954年

是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无天花发生,使天花成为黔南历史上第一个被彻底消灭的传染病。

1955年

4月13日,贵州省卫生厅将贵阳卫校医士专业25名毕业生分配到镇远专区工作。

9月,普安县地瓜区花月乡马槽箐建立麻风病人隔离村。

1956年

1月,都匀专区民族卫生防疫站成立。

6月,凯里民族卫生防疫站成立。老红军廖又春任站长。

9月27日,“镇远专区医院”更名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医院”,“凯里民族卫生防疫站”更名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卫生防疫站”。

11月,“都匀专区民族卫生防疫站”更名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卫生防疫站”。

11月12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卫生干部训练班”成立。当年招收医士班学员101人,学制为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