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病有所医的回顾—贵州民族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历程
49626800000010

第10章 贵州民族自治县医药卫生发展历程(3)

紫云县境内有人患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和地方性克汀病(简称克汀病)。地甲病体征多为患者两颈前双侧或单侧腺体肿大,表面光渭、质软,久病未治则大如拳头且硬,群众称之为“大脖子”。然而,“克汀病”体征表现为呆、小、聋、哑、瘫、声嘶、傻笑、额短、眼距宽、塌鼻梁、舌大。民国年间地甲病为散在发病。1960年后发病率上升,患者多为11~20岁。1979~1980年全县调查24.46万人(次),患地甲病5.63万人,患病率为23.02%,肿大率占48.6%,克汀病患者3927人,占1.6l%,分布在县内30个乡(镇);其中,大营、克座等地患病率高达58%。1980年重病乡开始供l/5万加碘食盐,患病率显著下降。1985年,基本实现控制疟疾等寄生虫病,全力加强碘缺乏病防治,进行碘盐监测,并免费提供药物治疗,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

2003年,紫云县新建传染病区业务用房一栋,改修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楼,防疫站、皮防站撤并组建,改名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县控制中心狠抓了计划免疫,四苗(卡介苗、糖丸、百白破、麻苗)全程接种率达85%。同时,强化了传染病的监测管理,加大对伤寒、流感、麻疹、肝炎等重点疫情的监测力度,及时扑灭了伤寒、麻疹、流感、肝炎等传染病。

2003年抗击“非典”时期,建立监测网络,紫云县无一例非典型肺炎传播。2004年全国14个省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50例,全县医务工作者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蔓延。健全三级预防保健网,有80名专业防保人员,保证工作的落实,全县未发现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2003年,开始实施麻疹控制,每年9月对入学儿童进行查验补种。2004年通过项目实施麻疹发病控制在0.01‰。乙肝项目目标人群接种及时率达7.4%,住院分娩接种率达95%。全县普遍实行碘盐监测,免费提供药物治疗,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新成效,免费提供药物治疗。2004年全县共免费治疗农村患者221人,治愈率达85%。2005年,全县结核发病率已降到1.56‰。

至1982年,玉屏县防疫工作已开始用先进的方法进行科学管理。特别是1983年,列为全国43号疾病监测点之后,玉屏县的防疫工作迈入了全国先进行列,为贵州省填补了这一科研项目的空白。现在,玉屏县防疫站已能够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分布动态和频率以及采用各项防治措施的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和评价。此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掌握传染病信息,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致造成扩大和蔓延;有利于准确掌握传染病的发展情况,提供防治对策;有利于掌握准确的人口变动资料,计算出人口的期望寿命,测定全县人民的健康水平,为防治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现代化、科学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证生物制品的效果,1984年,省卫生厅以玉屏为试点,从县到乡村装备冷链器械,使全县计划免疫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由于防疫工作措施得力,计划免疫工作开展得好,一些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天花、霍乱、疟疾、回归热已基本消灭,白喉、百日咳、小儿麻痹等小儿常见传染病已基本得到控制,其他传染病的发病率也大幅下降。

2003年5月,经关岭县人民政府批准,撤销了县防疫站,组建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卫生监督所,全县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功能更加完善和合理。“非典”疫情后,加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建设,组建了卫生系统应急队伍,提高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疫情的处置能力;加强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国债项目投资90万元,新建县疾控中心大楼,计划免疫工作持续发展,“四苗”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85%以上;2002年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儿童接种人数稳步上升,2002年接种277人,2003年接种1874人,2004年接种2247人,有效阻断了乙肝的传播。2003年,全县实施了麻诊控制项目,到2004年止全县共接种麻诊疫苗77866人。据统计,2003年全县麻诊发病614人,发病率为1.9745‰,2004年全县麻诊发病243人,发病率为0.7814‰,麻诊发病率大幅下降,保障了儿童的身体健康。2000年起在全县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截至2005年,全县共初诊2104人,确诊1777人,治愈486人,死亡16人,通过项目实施,免费治疗,解决了大部分患者就医,降低了死亡率,推动了全县经济发展。开展了艾滋病宣传教育,加强了高危人群艾滋病监测、干预工作,有效防止经采供血途径传播艾滋病。2000~2004年期间,全县共监测碘盐、居民用盐2994份,合格率达98.2%,盐库798份,合格率为100%,有效保证了居民食用合格的碘盐,消除了碘缺乏病。加强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利用国债项目投资新建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总投资500万元,建筑面积4010平方米,投资96万元,建筑面积1031.78平方米的传染病区。开展食品卫生监督、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职业卫生监督、传染病防治监督等工作,有力打击了各类假冒伪劣食品和非法行医,净化了医疗市场,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4个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到2005年,全县已建成128个村级卫生室,农民就医难问题得到了缓解。妇幼卫生工作取得了进展,通过“降消”项目的实施,全县孕产妇死亡率大幅下降,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明显下降,住院分娩逐步上升,保护了广大妇女儿童身心健康,提高了人口素质。

镇宁县1950年开始普种牛痘,1953年消灭了天花,1960年后,预防接种疫苗不断增加。1977年逐年进行麻疹、脊灰疫苗、百白破三联铂剂、卡介苗的计划免疫,预防麻疹、脊灰、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结核等六种疾病。截至1988年,全县先后接种疫苗15种,接种人数近200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对传染病的防治,相继成立了专门机构、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和县、区、乡3级疫情报告网,对传染病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大大减少了发病率、死亡率。天花、回归热分别于1952、1953年绝迹。各种传染病率大多数年份为1%~3%。死亡率较高的炭疽、狂犬病,经过预防注射、菌种接种、处理和扑灭病源等措施,逐年降低了发病率。疟疾,当地称为“摆子”。主要以蚊为媒介进行传播,是危害性较大的传染病。1949年以前,镇宁县以南的13个乡历来恶性疟疾猖獗,当时流传“八月谷子黄,摆子鬼上床,十有九人病,无人送药汤”的民谚。如1930年坝草的坝平寨16户、70多人全部死于疟疾。1949年后,经过对疟疾发病普查,划定片区、重点防治、预防服药及药物灭蚊,大大降低了发病率。1959年6月,经省卫生厅核查批准为“无疟县”。慢性传染病沙眼在镇宁北部区流行,扁担山一带是高发区,沙眼病暴发的1950年,扁担山槽的坡桑、布以郎、红运三个村患沙眼病人数占人口的60%左右,其中85人因久病而倒睫刺眼变盲。1951年,镇宁县人民政府派眼科医疗队赴重病区为当地群众治病,变盲者有28人重见光明。1982年县设眼科门诊,将此作为医疗攻关重点。截至1990年,手术万例无一感染。

1960~1962年为三病(浮肿、闭经、宫脱)发病期,发病21133人,其中浮肿11219人(死亡850人),闭经3832人,宫脱3644人。为加强三病防治,镇宁县成立专项防病治疗机构,深入重病区开展治疗,仅1962年就治愈3029人,占发病的69%,死亡率比前一年的221人减少了84%。

镇宁县地方病主要有地甲病、克汀病和丝虫病等。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地甲病、克汀病多发生在县中、南部区的偏僻山村,为严重的缺碘及近亲婚姻所致。1981年通过定点普查,地甲病患病人数为13360人;1982年抽查6个村2751人,患克汀病者35人,患病率为1.27%。其中,重度16人,占45.7l%;中度9人,占25.71%;轻度10人,占28.57%;患病年龄大多为l~20岁。1982年后,全县统一供应加碘食盐,开展两病的全民预防,并运用碘油胶丸、预防治疗等办法进行就地治疗。1985~1988年,通过4年的预防治疗,克汀病患病率大为下降,地甲病基本得到控制。丝虫病俗称橡皮腿,1958年前在镇宁县流行。1958~1960年,通过查证属马来丝虫病,主要以蚊为载体进行传播,患者带微丝蚴阳性,分布于镇宁县南部的斗糯、甲闹、沙子、乐纪、板乐、板阳、坝草、乐运、喜妹等9个乡村,平均感染率为1.82%~1.91%,个别村寨高达25%。通过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开展灭蚊、预防服药、根治病源后,至1988年,全县普查、抽查、复查、监测累计血检54173人,阳性543例,平均阳性率下降到1%,达到控制标准。经省、地有关部门考核,确认镇宁已基本消灭丝虫病。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1977年镇宁全县开展1973~1975年以肿瘤为主的56种疾病死因回顾调查。调查资料:疾病死亡人数为7545人。其中,传染病死亡1433人,消化系统病死亡830人,肺心病死亡781人,肺炎死亡713人,新生儿破伤风死亡692人,意外死亡406人,脑血管病死亡271人,肺结核病死亡260人,慢性支气管炎死亡252人,诊断不明死亡237人,其他新生儿病死亡175人,其他病死亡172人,内分泌营养缺乏及代谢病死亡162人,肾炎死亡156人,其他呼吸系统病死亡142人,风湿性心脏病死亡127人,恶性肿瘤类死亡112人,其他38种疾病死亡624人。其中,恶性肿瘤死亡112例,占死亡总数的1.48%,死亡排序分别为贵州82个县(市)和安顺地区11个县(市)的第78位和11位。

进入21世纪以来,镇宁县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以提高计划免疫接种率为目标,以降低传染病发病率为目的。2004年,伤寒、副伤寒发病106例,其中伤寒44例,发病率为0.1364‰,副伤寒62例,发病率为0.1922‰。全县报告传染病17种,1436例,发病率为4.4512‰,死亡3例,死亡率为0.0093‰,病死率0.25%。AFP监测报告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麻疹发病率为0.806%。肺结核441例,发病率为1.3670‰。完成四热病人血片1936张,疟疾发病1例,发病率为0.003l%。麻风现症病人10例,其中新发10例。妇女儿童保健服务质量有所提高,2004年,全县共出生3135人,产前检查率73.46%,产后访视率72.44%,住院分娩率为0.9569‰,新法接生率为0.8676%,婴儿死亡率为52.3‰,新生儿死亡率为34.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7.62‰,孕产妇死亡率为0.9569‰,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0.64‰,基本达到两纲的目标要求。

沿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2年4月在松桃县卫生防疫站、县皮肤性病防治所、县结核病防治所基础上组建而成,设办公室、计划财务科、流行病科、慢性病科、监督检验科、健康教育科,有职工56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1人,初级职称33人。疾控中心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以专为主,群专结合,应急为主,平战结合”的方针。2004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官员中国代表Lisa(李丽莎)女士、卫生部官员倪大新带领国家卫生部计划免疫综合评审组来县开展计划免疫综合评审活动,抽查了除后坪乡外21个乡镇30个行政村,对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计划免疫接种工作建卡率、接种率以及共630名儿童的卡痕进行了评审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