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编海心声
49625900000009

第9章 浅论少儿报刊引导少年儿童阅读的意义和途径(1)

摘要倡导少年儿童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少儿报刊义不容辞的责任。少儿报刊引导少年儿童阅读,对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少年儿童阅读状况和特征的深刻分析,阐述了少儿报刊引导少年儿童阅读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少儿报刊引导少年儿童阅读必须“把握读者阅读心理,为未成年人健康阅读创造广阔空间;强化阅读宣传力度,为未成年人健康阅读创造舆论氛围;增强编辑阅读意识,为未成年人健康阅读提供优质服务”的观点。从而指出了引导少年儿童阅读的途径。

关键词少儿报刊;引导;少年儿童;阅读;意义;途径优秀的报刊、书籍犹如开启智慧的钥匙。少年儿童通过阅读报刊、书籍,不仅能开拓视野,开发智力,还能获取知识、提高素养和写作水平。为了强化学生课外阅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部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学生从小学到初中要达到2000万字的阅读量,平均每个学期要阅读100多万字。这个计划要求少年儿童只有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报刊和课外读物方能“达标”。对此,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和全国215家少儿报刊向全国中小学生发起“每天课外阅读10分钟”的倡议,目的就是让全社会都来重视少年儿童的阅读,让少年儿童从小培养每天课外阅读,喜欢和好书、好报、好刊物交朋友的习惯,并通过这些书报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丰富生活,提高素质。那么,当前充分认识“有益阅读”的重大意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引导少年儿童进行健康有益的阅读,就成了摆在少儿报刊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少年儿童阅读的状况和特征

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界已提出多年,倡导阅读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说法。那么少年儿童课外阅读的状况究竟如何呢?

目前,喜忧并存成为少年儿童阅读状况的大形势。喜的是,孩子们对于阅读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兴趣;忧的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孩子们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系统、自由读书的时候更是少之又少。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阅读习惯的培养上看,城市和农村差别大。城市学生有着优厚的经济条件,书店、报刊亭密集,购买书籍、报刊方便,阅读材料多,多数人已经把读书当作一种自觉的行为。而农村学生则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受经济条件和地域条件的限制,致使有相当多的人没有养成阅读习惯。

2、从阅读动机和方式上看,仍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作为首要阅读动机;“娱乐休闲”位居第二;“增强写作能力”位处第三。而在阅读方式上,大部分人则采取随便翻翻的应付方式,目的只是为了完成老师或家长的任务。只有很少的人能做到做读书笔记。

3、从阅读时间上看,紧张的功课,成堆的作业,双休日不是补课就是在校外活动机构学习“专业”,偶尔有空闲则用来享用一顿电视大餐,可怜的一点阅读时间被挤占得七零八落。

4、从阅读内容涉猎范围上看,有小说、散文、诗歌、科普、童话、侦探故事、幽默笑话、作文辅导、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等,内容相当广泛。

5、从购书情况上看,父母在给孩子选购书、订阅报刊时往往带有一定的功利性,总希望读物中富含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将阅读作为提高孩子课内成绩的唯一工具,过早地强调将孩子的阅读活动作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工具,而不是注重读原著、读经典和丰富品种,培养孩子辩证的思维能力。

6、从阅读目的上看,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功利阅读”现象严重。许多学校老师对课外阅读持“有分寸的限制”态度,即除了推荐一些教辅书、报刊和课业练习之类的读物,一般的课外书和综合性报刊都被列入“禁读名单”,影响了少年儿童阅读兴趣。

7、从老师和家长的态度上看,一些老师和家长重视孩子阅读,但他们一味地强调“读书学知识”、“写读后感”,提高某种能力等,这些就偷梁换柱地成了少年儿童阅读的主要目的。当前少年儿童阅读状况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但其阅读生态也不容忽视。一方面,原创儿童文学数量严重不足,质量更是有待提高。琳琅满目的卡通读物中,虽然不乏表现聪明机智、惩恶扬善、幽默搞笑的内容,但也充斥着大量的魔幻怪异、凶杀暴力、甚至色情的东西。低俗的文学改编或创作也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学校,连一向神圣纯洁的中小学课堂,也出现了“另类”语文:什么孔乙己因偷光盘被人打断了腿;朱自清先生《背影》中的父亲因横爬铁轨,被“红袖章”抓住罚了款;鲁迅先生《一件小事》里的车夫竟然垂涎路边的美女而故意把她绊倒……这无疑是对少年儿童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破坏,严重影响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常常令家长和老师担忧。另一方面,少年儿童学业过重,深层阅读的时间很少,购书订报刊自主性差,多数都是在家长和老师授意下订购的。学校图书馆缺书现象严重,教师无暇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

当代少年儿童具有显著的阅读特征。一是信息渠道多,选择性强。少年儿童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强,求知欲强,好学上进,为选择性阅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是年龄等结构差异导致阅读差异。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影响,家庭教育、家长素质的差异,学校教育指导的不同,导致少年儿童存在着阅读能力的差异。三是追求时尚,喜欢模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代少年儿童越来越受社会潮流的影响,对时尚的追求,对明星的崇拜,对娱乐文化的模仿,不可避免地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四是渴望倾诉,寻求交流。少年儿童置身于色彩缤纷的世界中,面对复杂的人际网、沉重的升学压力,他们常有所思、所想、所悟、所感。他们渴望与书报刊交朋友,渴望与编辑记者进行心灵的交流沟通。

以上是对我国少年儿童的阅读现状及其阅读特征的简要分析。了解这些情况,有助于少儿报刊工作者明确自身职责与工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