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编海心声
49625900000008

第8章 论少儿报刊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实践(2)

1.教育引导

少儿报刊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担负着对广大少年儿童的教育引导作用,这是由少儿报刊特殊的读者对象和其鲜明的政治属性所决定的。其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先进文化的传播,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少年儿童,引导他们胸怀远大志向,不断积极进取,把崇高的理想信念作为人生成长进步的动力。少儿报刊以品德教育为主线,贯穿于少年儿童成长中的全面发展。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上,少儿报刊以来自社会发展,来自学校教育,来自家庭生活等多方面鲜活的报道,融会了大量的自然与社会知识,在向少年儿童的传播中,体现了融知识传播、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思想道德观念。少儿报刊以易于引起少年儿童关注的社会新闻,引导他们了解社会的变化,认识社会的发展,激发社会的责任感;以形象生动的体验教育,引导少年儿童接受良好道德习惯的培养和形成;以法制案例的剖析,法制法规的宣传,引导他们增强法律意识,做遵纪守法的公民;以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引导他们进入科学的殿堂;以优美的文学作品,引导他们培养高尚美好的情操;以祖国大好河山、秀美山川和自然风光的报道,引导他们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道德;以轻松活泼,健康幽默的笑林话语,引导他们俱备开阔的胸襟、爽朗的气质和达观的态度,笑迎人生的每一次磨难,每一次挑战;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从小树立社会责任感和未来使命感。

2.文化启蒙

文化是人类的结晶,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先进文化作为一种强大的向上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少儿报刊作为先进文化的载体,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少儿报刊直接面向成长中的亿万少年儿童,承担着先进文化的启蒙熏陶重任。少儿报刊要以先进文化为指导,精心编辑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并使其占领报刊阵地,要把新时代的进步文化,属于孩子们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用科学的、亲切的视角展示给少年儿童,为弘扬和发展民族精神营造氛围,使孩子们受到先进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正像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赵勇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倡议的那样,把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少儿报刊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应把传统文化教育纳入传播内容中的重中之重,形成浓厚的氛围,让广大少年儿童在潜移默化中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大胸怀,培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操守,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人生境界。

3.艺术熏陶

艺术包括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雕塑等,它们各自通过色彩线条、造型、节奏等来表现生活和世界,因此可以帮助少年儿童体会它们所包含的情调和哲理。少儿报刊作为文化艺术的宣传阵地,要运用艺术作品对少年儿童进行美的教育,使孩子们的心灵得到净化。艺术的作用是很大的,它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美育可以陶冶情操,使人心灵日趋高尚纯洁,去私忘我,使人的心灵日趋和谐、平等;发展个性、使人提高创造精神;美化人生,忘却忧患,去掉生活恶习,代替不良消遣,使人的性灵寄托予美的享受;丰富科学知识,充实人和使人增长勇敢活泼的进取精神。”众所周知,与一般的思想教育相比较,文学作品的教育作用具有具体形象,以情感人,潜移默化等显著特点。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是高度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的和谐统一。少儿报刊通过刊登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少年儿童去欣赏、热爱、追求美的事物,憎恨、痛恶、鄙弃丑的事物,从而提高孩子们对于美、丑的判断能力和感受能力,培养孩子们健康的艺术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念,让孩子们在作品中得到种种有益的教育,特别是优秀作品中所闪烁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反映的坚持正义、艰苦奋斗、热爱劳动、无私奉献等等美好的思想感情。对于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起着感染、感化、熏陶的教育作用。另外少儿报刊刊登的一幅幅精美的绘画作品,一幅幅精湛的摄影作品,都会使孩子们陶醉,这些作品对熏陶少年儿童情操起着语言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4.体验教育

体验教育不是一般意义的实践,也不同于一般的认识。体验是在实践中认识周围的事物,既包括实践,又包括认识。它是一个认识过程,是一个实践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良好道德的养成,正确信念的确立仅仅靠知识的灌输和理念的传授是不能完成的,没有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的体验环节,没有符合未成年人特点的实践活动,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的。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谈论中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实践是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德育目标实现的必然过程。一个人理想信念的确立,思想品德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实践来完成。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是少儿报刊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发挥育人作用的根本途径。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顾问赵勇曾提议:全国200多家少儿报刊联手做一件事情,就是怎么在少年儿童当中落实公民道德纲要。要求少儿报刊抓少年儿童的思想,抓全社会的道德建设,引导他们做人做事,要有型化,特体化,就是给孩子们一个体验。这里所说的体验就是实践。有效的实践教育必须符合少年儿童身心的发展的特点和认识规律,仅有形式上的参与是不够的,必须引导他们在实践参与的过程中,通过他们的体验和感悟,把德育的主体和客体统一起来,教育的目的和过程统一起来,认知和行为统一起来,不断增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少儿报刊作为以少年儿童为主体的文化传媒,要充分发挥其体验教育的重要作用。通过“主题征文”、“知识竞赛”、“小记者”、“热线电话”、“夏令营笔会”等创意新颖、亲和力强的活动,引导少年儿童参与报刊实践,不断体会,不断感悟,不断积累,把教育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素质,使少儿报刊育人、引导的功能有形化、具体化。

5.服务育人

少儿报刊作为面向少年儿童的传媒,必须把竭诚服务少年儿童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少儿报刊为孩子们服务,是少儿报刊的优良传统。服务不是体现在报纸上,而是立足于孩子们的全部生活,围绕着孩子们心理需求和生活需求真诚地服务。构建和谐社会,新闻传媒界强化了“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功能。可以说,这种新功能是文化传播界包括少儿报刊界对当今倡导人文精神趋势的一种反馈,要求尊重人、关怀入、爱护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高涨,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深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当前,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少儿报刊要鲜明地体现服务的思想,坚持贴近实际、贴进生活、贴近未成年人,适应孩子们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坚持以正面教育、典型引导为主的服务原则,努力发掘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真善美的亮点,树立孩子们身边的优秀典型,让未成年人感受到社会进步旋律和光明主流。少儿报刊的编辑要树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意识,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塑造以情动人,以美感人的艺术形象,帮助孩子们培养高尚的理想信念,优美的道德情操,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编辑部要加强“编读往来”工作,架一部电话,开通一部沟通热线,建立编辑一日接待机制,从关心爱护孩子们的角度出发,满腔热情地关注、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教育和引导,在耐心细致地解疑释惑中帮助他们辨别是非、美丑、善恶,把思想道德教育做到孩子们的心坎上。在准确把握孩子的脉搏的基础上寓理于情,倡导智慧、轻松、快乐、高品质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感悟出昂扬向上的人生哲理。

一花引来百花开,无边光景一时新。如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唤来了少儿报刊百花园的烂漫春光,犹如不尽春潮,把少儿报刊带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发展境界;犹如春风细雨,引导着孩子们把“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种子深深地埋进心头,期待着结出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