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编海心声
49625900000053

第53章 少儿期刊校对工作浅谈(5)

亲人的鼓励像和煦的春风温暖着小牧莎的心扉,她坚定地点点头,又伸手夹住了筷子……为了学会夹筷子吃饭,小牧莎粉嫩的手掌上植的皮磨烂了一块又一块,鲜血淋淋,再植皮,好了再练,硬是凭着一股坚忍不拔的毅力,日复一日地和残疾斗争,终于学会吃饭、穿衣、梳头、刷牙等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

一天中午,妈妈下班回到家。牧莎对妈妈说:“妈妈,电视里说今天是‘三八’节,这是我送给您的礼物!”说着就把一只精致的小花篮捧到了妈妈的面前。妈妈双手接过花篮,又惊又喜,泪花在眼里一闪一闪。瞧着这只小花篮,谁会相信,它竟会出自我们的小牧莎之“手”呢?!

“我要去上学……”

转眼又到了金风送爽的季节。邻家的孩子又欢天喜地背着书包上学去了。8岁的牧莎仍然只能在家呆着靠想象来猜测学校是什么样子。院子里的小伙伴们的读书声和歌唱声仿佛有神奇魔力,紧紧地攫住她幼小的心灵。

“我也要上学念书!”一天,牧莎终于向妈妈说出了埋在心底里的话。

“上学?”妈妈一愣,心房在震颤。妈妈沉默了很长时间,没有说话。是呀,小牧莎的相貌连大人第一次看见都觉得害怕,何况孩子呢。人家学校肯收吗?她没有了手,怎么能写字?……一连串的问号占满了妈妈的脑子。“好孩子,妈妈给你买书,给你教,在家学吧!”妈妈只好一再安慰着小牧莎。

“不,我要到学校去读书。”小牧莎此时没有理解妈妈的心,执拗地说。

这天晚上,同楼的小伙伴孙淑静来到了家,妈妈让她问老师:“像小牧莎这样的孩子学校收不收?”

后来,孙淑静告诉小牧莎的妈妈说:“可以。”

一个晴朗的日子,妈妈怀着犹豫的心情去了清姜小学,把孩子上学的事告诉了老师和校长。没想到老校长斩钉截铁地回答说:“我们收下她了。”

当天下午,校长还专门召集会议,安排迎接小牧莎的到来。

第二天早晨,妈妈特地为牧莎换上合身的新衣服,领着她走进校园,迎接小牧莎的是校长和班主任李淑琴老师充满热情的目光以及同学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从这一天起,没有同学歧视她,讥笑她,而是以友爱的精神同情她,帮助她,关心她。老师们不止一次给她讲中外残疾人发奋图强、大有作为的故事,鼓励她树立信心,努力成才!谢婉同学每天回家帮她提书包,座位前后左右的同学总是微笑着帮她捡起掉在地上的学习用具……老师慈爱的目光和同学们友善的笑脸,使牧莎懂得了很多道理,她暗下决心:一定好好学习,报答老师和同学们给我的爱!

写字,是牧莎学习上最大的困难。光秃秃的残掌夹住细细的圆圆滑滑的铅笔,怎么也把不住这笔的方向,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对一般同学来说毫不费事,可小牧莎像夹着千斤铁棒!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手掌的皮肉磨破了,作业本划去了几本,可连一个字也没写好。焦急、苦恼……她赌气地把铅笔狠狠地摔在地上,瞪着眼皮发愣。

“别灰心,慢慢写,坚持就会成功。”妈妈和老师不止一次地这样鼓励她说。

小牧莎抬起头,她看到了妈妈和老师、同学期待的目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化作了战胜困难的力量。

一笔笔、一划划,她咬紧牙关反复练,终于写成了第一个汉字“人”!

攻破了第一关,就会攻破第二关。对于她来说,要想学好知识,没有别的捷径,唯独苦练。以后的日子里,她硬是一笔一画,一丝不苟地写完作业,纸上留下了她斑斑血迹,恰似朵朵红花,映照着她向知识宫殿迈进的艰难征程。

“我要做个有用的人……”

“宝剑锋从磨砺出。”牧莎几年的顽强拼搏和辛勤努力,结出了硕果。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居全班前茅,参加学校语、数单科竞赛中,还夺得了名次哩。绘画,这是一门艺术。即使四肢健全的人也难以掌握,但牧莎决心闯入这块艺术殿堂。为了能让她撞开艺术殿堂的大门,学校艺术班的老师免费收了她。

牧莎通过刻苦地钻研,反复地执笔挥洒,直到掌握了绘画技能技巧。去年,她用嘴和双掌并用创作的美术作品,获得了“东方少儿美术、书法、摄影国际小星星杯”铜奖。此后,牧莎成了远近闻名的“残疾小画家”。

超常的磨难,造就了牧莎顽强的意志,一个又一个难关的攻克,增强了她的自信心。现在牧莎已完全融入到集体中。在这个温暖而友爱的集体中,她享受着别人的关心和照顾,也学会了关心和帮助别人。学校召开运动会,她积极报名参加,给班集体拿回了名次;少先队搞“手拉手”互助活动,她硬要把妈妈给她买的新棉衣捐给最困难的小伙伴;她担任值日员,和同学一样地扫地、抹桌子、擦黑板;她还积极参加学雷锋活动,她家楼上住着80多岁的老妈妈,女儿在外,儿子常不在家,牧莎便经常登门,帮老人扫地、整理房间,扶老人上厕所……小牧莎的行动,赢得了周围入的交口称赞。

今年“六一”前夕。省“十佳少年”表彰会在西安举行。休息室里,省儿童少年协调委员会主任、副省长范肖梅阿姨紧紧搂着牧莎,对在场的人说:“大家应该向牧莎学习,树立起坚强的毅力,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今天,新的奋斗开始了。小牧莎并没有停步,她还在执着地追求……(原载《少年月刊》)1995年10期)谈出版编辑学术论文写作学术论文是一种能充分反映个人创造能力、思辨能力的理论思维形式。“一个民族要想站立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的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学术论文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作为社会发展中坚力量的出版编辑尤其应该重视这种“理论思维形式”。编辑学术论文是其它社会科学论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少儿报刊的科学化、理论化得到了包括编辑在内的出版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并且取得了可喜的理论成果。科学化的必然趋势和必然结果是学科化。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21世纪,特别是出版业转型期,出版业面向“知识经济”时代,进入市场竞争,有许多新情况需要我们出版工作者去研究,有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编辑去解决,有许多新认识需要我们主编去认识,有许多新经验需要我们出版主管部门去总结。因此,现今的编辑不仅有能力撰写学术论文,而且还非常有必要撰写学术论文。通过撰写学术论文,来传播学术信息,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术活动的发展与繁荣,为政府制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进先进文化的传播,推进出版事业的繁荣。可以说,撰写学术论文是新时期对我们新闻出版编辑提出的新要求。

近年来,我在工作岗位上,善于思考,研究问题,写了不少论文。其中有10多篇在学术报刊上发表。由此,身边的许多同志在对我的所作所为表示肯定的同时,也询问一些写论文的常识,希望得到具体的帮助。为此,我结合个人的认识和体会,参阅有关资料来谈谈撰写编辑学术论文的基本方法和写作要求。

一、出版编辑撰写学术论文的必要性

1.撰写学术论文,有助于提高编辑的理论水平科学的理论,可以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解决社会活动中所出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和情况;可以帮助人们深刻地、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自觉地、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可以提高人们探索解决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本问题的本领。人们的行动如果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必然陷入盲目。正像列宁所说的那样:“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主义政党,因为革命理论能使一切社会主义者团结起来。他们从革命理论中能取得一切信念,他们能运用革命理论来确定斗争方法和活动方式。”因此,我们认识到理论是实践的向导和指南,理论作为一种揭示、反映客观事物规律的科学体系,与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来源于实践又对实践起着指导作用。我们编辑要充分发挥在出版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就需要明确了解出版的本质和规律。广大编辑同志经过长期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从理论上加以概括、总结,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然后再过来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理论,不断充实、提高,使出版编辑理论逐步完善起来。撰写研究论文,有助于编辑和出版工作者掌握出版编辑规律性,把编辑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撰写学术论文,有助于培养编辑的创新能力。

新的时代赋予编辑新的使命。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出版单位要创新,编辑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当是题中之议。出版创新贯穿出版的全过程,编辑作为出版的主体,其创新能力的影响很大。我们知道,一篇编辑学术论文的产生,是一种艰苦的智力、心力和劳力相互综合的结晶。这种“综合”说起来简单,实际做起来难。它是一项非常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它需要研究者具有独特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具有敢于探索的勇气,具有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具有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的精神:而这些,正是出版编辑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因此,通过撰写学术论文,可以逐步培养编辑的这些素质,从而使他们进入创新思维之中。

3.撰写学术论文,有助于培养编辑科学素养

人类社会已经步入到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编辑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多方面的,但科学素养则是一种重要的素养。如何培养编辑的科学素养?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通过撰写学术论文来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则是一种重要的方法。科学研究实际上就是揭示客观事物内在规律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是人类探索未知真理的行为。现在许多编辑工作热情很高,在实践中已经积累了许多很好的经验,而且不断地有所创造。但是,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只是停留在一般化。要提高编辑水平,提高编辑质量,就要力图掌握出版内在规律及其特点,更好地体现出自己的编辑“立体化”。何谓“立体化”?辞书上讲:“在同一画面上,同时表现某事物的几个不同方面。比方,把人像的正侧面同时表现。”运用这一形式,使编辑发挥主体功能,在策划、编稿、审稿和定稿过程中达到游刃有余、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学术论文的概念

学术论文,又称为科技论文、科学论文,或简称论文,是较为系统地、专门深入地讨论和研究某种学问的文章,是对自然和社会现象进行科学探索的书面成果,是科学研究成果的总结、记录和描述,是进行成果推广和学术交流的有力手段,是融议论与科研为一体的一种论说性文体,也是衡量和考核研究者学识水平、研究能力和工作成绩的公正标尺。它的体裁多种多样,内容广泛而驳杂,宏观微观,古今中外。在辽阔的领域里分析问题,总结规律,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它与一般的评论、杂感、随笔不同,不是仅就某一具体事件议论得失,也不是就只言片语,枝枝节节生发开去发表感想,而是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观察和分析带有重要价值的现象,进而阐发一定的道理。论文要直接运用有关的基本原理,剖析客观事物的前因后果,现状历史,提出观点,指导实际。学术论文同一般议论文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专门对科学领域中的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的文章,而后者是对科学领域外的某些现象(或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或主张,并加以论述的文章,将二者作以比较,学术论文可以说是整个论说性文章中比较重性的武器。

因此,论文写作必须有周密的过程,写作过程也比较长。真正称得上论文的,至少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能揭示某些事物的内在联系,从经验中概括出一些规律来,使它具有普遍意义;二是作者要有自己的创见。一篇论文的价值,往往体现在这两个方面,没有论文的题材,没有成熟的论点和充分的论据,是写不出论文来的,必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某些观点和见解。为写论文而写,肯定是写不好的。文章如果是重复别人的观点,从现代的东西借取一部分来作为材料而写,这种论点就谈不上什么价值,如能发现一些新问题,但缺乏较深的创见,这种属于中等。较好的论文是在实践经验中,提炼出独到的见解,在分析、综合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知识,好像蜜蜂采花酿成蜜。这种论文的难度比较大,要求开发创造性的思维。我们的编辑在自己的工作中会有许多很好的实践经验,同时也闪耀着许多创造性的火花,我们选择论文的题材,首先应着眼于这些方面。由创造性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观点和见解必然也富于创造性。

三、学术论文的必备条件

学术论文同一般议论文不同。它要求这样一些必备条件:科学性、客观性、创见性和平易性。

1.科学性

科学性就是要求论文的作者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并揭示它的规律。这就要求作者的论述是系统的,而不是零碎的;是完整的,而不是片面的;是首尾一致的,而不是前后矛盾的;是科学假说或经过实践检验的,而不是主观臆断的。总之,是科学的。科学性最基本的要求是立论的观点正确和表达的知识准确。

2.客观性

客观性与科学性是密切相关的。科学要求实事求是,客观性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性要求对事物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然后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写学术论文常见的毛病就是带着先人为主的框框去找材料。这是写学术论文最大的忌讳;因为客观事物是极其复杂的,不能主观臆断,面壁虚构,而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