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编海心声
49625900000044

第44章 论现代期刊主编综合能力结构(2)

二、创新谋划的能力

一个优秀的期刊编辑要足智多谋。如果主编一人安于现状,没有创新谋划的自觉意识和能力,这样的期刊是不会有大的发展前途的。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前进的动力。创新作为把握规律和富于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发展。尤其在当前期刊业强手如林,竞争异常激烈的新形势下,期刊能否争得一席之地,关键在于创新,而能否创新,关键在于谋划。一切创新都在不断谋划中进行,一切发展都是在不断创新中追求。这样,期刊才能创造出一条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之路。因此,提高主编的创新谋划能力,对期刊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那么,期刊主编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谋划能力呢?原北京青年报社社长崔恩卿讲了一段很好的“谋计”——凡事先谋则后事则昌,先事后谋则亡,这也是一个相对真理。要干事,但不能盲目,也要有所筹划,做到筹划完美不可能,但没有筹划,多数会导致失败。有目标、有计划,先谋后事,这两项要明确。刘备、张飞兵伐东吴而败,概因只事而无谋,报仇心切和盲目用兵,统雄兵压境,反遭覆没恶果。赤壁之战,火烧曹兵,周郎可谓谋事俱佳。周公谨面对曹营百万雄兵,被迫应战,但精心用兵,不计前嫌,求助孔明,联合破曹,可见周公谨用兵之精到,此为谋也。刘备、张飞处于强势因不谋(非无谋)而败,周公谨处于劣势因多谋而胜。办刊也是这个道理,成事在人贵谋略,多谋而善事,这就是胸有成竹。

“谋”包含着谋事和谋机。不谋事,则无大目标,使胸无成竹,盲目行动必败;不谋机,则是教条主义,是心中无“术”,错过时机,仍将一事无成。孔明的草船借箭和火烧赤壁同样有谋机的问题。如果那个时候没有东风,何以促成赤壁之胜。反之,东风即降,而无火攻之谋,机会也会错过。机会是天时、地利、人和的自然组合,作为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其必然性,作为具体的社会、事业和人来讲,则有相当大的偶然性。人的能动性包括谋事能力,是否能及时捕捉住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机遇,正如借风行船,事半功倍,随机而动,但不能做机会主义。因为机会对于具体的事和人是一种含有必然性的偶然性,并非常规,故不能“守株待兔”,不能寄希望于机会,要立足于自己的实力,立足于谋。

期刊主编有了“谋”的认识,那么就要增强自主创新素质的培养,它主要体现三种能力的培养:一是探索能力,它是一种坚持对知识再发现再探索的精神状态的培养,强调的是对已有知识传统经验的怀疑与挑战,它需要在个人创造意识、创造欲望、创造动机以及教育程度等方面长时期地加强修养建设。二是综合能力,这是一种智力品质,是将现有知识重新组合的能力。它要求创新者胆识兼备,不仅有打破旧知旧经验的勇气,更要有辨伪鉴真革故鼎新的眼光,要善于打散重构、擅长杂交出新,能把握并跨越各种知识的相关度,眼光独特地抢边缘结合地带。三是创造能力,这是一种综合素质,它包含着探索精神和综合能力,更是一种含有理想远大、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等心理素质在内的人格特征。知识经济本质就是一种创新经济。因此,作为现代期刊主编必须不断提高创新谋划能力。这是办好期刊谋求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科学决策的能力

决策是管理的核心,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决定整个管理的成败。在期刊管理中,决策成功是最大的成功,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因此,努力推进主编决策科学民主化,提高科学决策能力,事关期刊在市场经济中的成败,是主编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

主编作为刊社领导,是一种实践活动,有诸多职能,包括决策、组织经营管理、栏目策划、选才用才、指挥激励和协调沟通等,而决策则渗透在主编职能的各个方面,渗透在领导活动的全过程,主编期刊活动的自始至终都是围绕决策目标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主编就是决策”。决策的重要性对决策的正确性、准确性、及时性提出了很高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政治、经济、科技、社会问题日趋复杂,使决策难度加大,单靠一般的“经验决策”方法,或者将希望寄托在决策者的个人智慧上,显然是不行的。仍以《三国演义》为例:

《三国演义》第48回中,曹操与周瑜交战,正为己方不善水战而心急火燎,难免一败涂地。他听信了庞统的连环计,以为良策,于是“以大船小船各皆配搭,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阔板”,欲使“人可渡,马亦可走”,从而船只能够稳如平地,“大小水军,并无疾病,安稳成功”。

第二天,观看大军的排练后,曹操心中大喜,认为打败周瑜指日可待。于是,他升帐召集手下开会,说道:“铁索连舟,果然渡江如履平地”,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众将都随声附和。此时,头脑清醒的程昱站出来说,把船连在一起,平稳是平稳,但如果周瑜他们“用火攻,难以回避”,因此不可不防啊。程昱的忧虑却遭到了曹操的耻笑。曹操断定冬天只有西北风,没有东南风,因此按照双方的地势,火攻是不可能的。众将“皆拜伏”,齐赞丞相的高见就是妙啊,我等万万比不上的。

熟悉《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这个决策最终导致了曹操败走华容道,兵力大减,士气也受到了严重打击。

曹操足智多谋,手下多是能人谋士,这个决策团队应该说是相当高质量的。为什么会犯如此的错误呢?从心理学角度看,曹操及其团队所犯的这种决策错误被称为“群体盲思”。

首先,曹操求胜心切,因此庞统一来献计,曹操便如获至宝。有了此计之后,整个团队对成功普遍抱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期望。

其次,过于自信,听不进任何异议。“若非天命助吾,安得凤雏妙计”。程昱的精明见解反而被认为是谬论。

第三,由于大敌当前,因此这个团队同仇敌忾,凝聚力很高,思维也高度一致。

第四,团队的领袖人物曹操,具有很高的威望,使得其他人轻易盲从。在庞统献计的当夜,曹操志得意满,召集众人饮酒作乐。席间,曹操诗兴大发,作了那首著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只因为一个不识相的扬州刺史刘馥认为此诗不吉,曹操大怒,“手起一槊”,把刘馥刺死了,“众皆惊骇”。在这种情势下,谁还会吃了豹子胆,去评论连环计的是非呢?最后,决策团队与外界相隔绝,没有去搜集更多的信息以辨别目前的方案。

“谋之以众,断之以独”。由此可见,主编在期刊工作决策中处于核心地位。这就对决策者自身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其基本素质可以归纳为“无私无畏,有识有胆”。“无私”是我们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在决策中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愿望的一个基本要求,只有摒弃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才能使正确决策有一个基本前提;“无畏”,只有无私,才能无畏,才能为了大家的利益敢冒风险;“有识”,就是有预测预见能力,有渊博的学识,有决策所需的知识,眼界开阔,思维活跃,信息丰富;“有胆”,就要有判断决策能力,而不是无知者最无畏式的冒险,缺乏胆略,优柔寡断,不仅会丧失发展机遇,也是对“有识”的浪费。“无私无畏,有识有胆”是期刊主编的主体表现,这种主体表现有个人性和理想性的一面,又有理性原则引导的一面。这是期刊主编科学决策能力的基础。

所谓科学决策就是要尊重客观事物的规律,尊重群众实际,运用科学知识,发挥集体智慧,作出正确的决策。要做到这一点,其主要途径是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指出:“没有正确的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江泽民同志也说过:“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可以这样说,坚持做好调查研究这篇文章,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作为在期刊中有决策权的主编,提高决策能力,必须时时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当前,在期刊市场竞争中,要注重市场调查,了解市场风向,注意读者调查,看读者需求,注重内部编辑思想状况调查,及时把握动向。调查工作不能只停留在思想上、口头上,必须真正落实在行动上。一是要坚持走得出。要从丢掉客观上事务太多、没时间等原因,挤时间,走出去。一个人如果形成单纯强调客观原因,而不重视主观原因的习惯,将会一事无成。二是坚持走得深,就某一问题要做深入细致、全面、周密的调查,把真实情况搞到手、弄清楚。三是坚持走得实。不搞形式主义,不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做到实实在在、真正深入到读者中去、市场中去。期刊主编一定要把调查的过程作为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过程,作为联系读者的重要途径。

除以上三种综合能力以外,现代期刊主编还应具备较强的与人共事的能力,讲求团队精神,人际关系好,交际能力强,还必须善于展示自己的优势,把能力体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在主编工作岗位上做到游刃有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永远立不于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