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编海心声
49625900000011

第11章 浅论少儿报刊推进素质教育的作用与途径(1)

摘要推进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作为少儿报刊,以其特殊的教育功能,担负着培养和提高未来人才素质的重要任务,在推进素质教育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促进少年儿童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现代教育理念为依托,从文化、教育与少儿报刊,素质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出发,探讨少儿报刊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阐述了“发挥舆论先导,运用报刊自身功能发挥报刊育人作用,推进素质教育”的观点。

关键词少儿报刊;素质教育;文化;作用;途径素质教育是面向21世纪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时代课题。基础教育作为培养全民发展人才的奠基工程,其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由此看到,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关系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长远未来。自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决定》颁布以来,少儿报刊为推进素质教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少儿报刊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在哪里?本文以新的教育理念,从文化、教育与少儿报刊、素质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出发,探讨少儿报刊推进素质教育的作用与途径。

一、文化、教育与少儿报刊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基本功能是培育人。从起源上说,文化是“人化”,人的主体的对象化;从功能上说,文化是“化人”,教化人,熏陶人,塑造人。文化、文化,根本在“化”,这个“化”就是内化,融合、升华和超越,把正确的做人做事之道渗透到灵魂里。少儿报刊作为先进文化的基础文化载体,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教育是人类社会延续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工具,是联系人类社会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纽带。教育的两大功能即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指通过对人的培养,来满足社会需要和发展。教育的个体功能是指人通过受教育来获得知识,从而达到个体发展。

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一个因素,一般认为,教育是指“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少年儿童、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教育一词,“一般指学校教育,但也用来泛指社会上一切有教育作用的活动。如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从人类的生产活动而言,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活动,它是以传递、传播人类文化为宗旨的。教育不仅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教育对文化产生作用。社会的前进依赖于人类文化的积累、传递和传播,而教育是实现文化传递和传播的重要机制,它把人类积累的文化内化到学习者的头脑中,使学习者具有接受、理解、掌握、享受、运用各种已有文化的能力,以及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文化的能力。

少儿报刊,顾名思义是以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的报纸和刊物,因其读者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兼具教育的特殊功能。少儿报刊的任务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本质上是一个教育单位。少儿报刊从出现到现在都一直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和补充。因此,少儿报刊从某种角度来说,应属于文化与教育的范畴。少儿报刊的发展和变化既与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又必然服务于教育。目前,我国教育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无论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还是课程标准、教育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均有跨越式、创新性的发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伟大实践,又进一步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同时给少儿报刊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我们只有认清我国基础教育的形势,才能抓住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二、素质与素质教育

素质一词本是生理学和心理学的概念,原意是指人的先天的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是“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特别是人的大脑结构和机能上的某些先天的特点”。这些年来,随着人们新的教育理念的确立,素质一词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素质既指先天固有的禀赋条件,又指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人的品德、才干和智能的内在机制,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学习实践的结合,是人的各种发展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的总和。”由此可见,素质概念既强调了素质的自然本性和稳定性(即先天性),又进一步吸纳了后天形成的生理和心理品质。素质具有可塑性、全面性和个体化的特点。一般而言,素质指学生在从事各项活动前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的品质和素养。主要涵盖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和生理素质等等。这些素质是在先天的基础上,经过后天发展与培养形成的。它是由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意识三个纵向层面,品德、智能和审美等几个横向结构,以及它的统帅——自主性素质组成的统一体。

素质教育就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精神和主动精神为特征,特别是以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分层次的,但无论什么层次的素质教育都有共同的要求,即都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发掘。同时,素质教育始终是个性发展的教育。既要求重视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得以充分的发展,同时使他们获得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品质。

素质就是品格,素质就是做人。素质一定要包括知识和能力,但是更强调做人的根本,强调入的“内在素养”。世界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一段精彩的论述,用在素质教育含义上恰如其分。他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就是素质教育的全过程。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素质教育是通过提高学生的国民素质和基本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开发潜能的国民教育。少儿报刊作为以育人为本的文化传媒,始终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坚持把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把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放在首位。

三、少儿报刊推进素质教育的作用和途径

少儿报刊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少儿报刊担负着素质教育的重要使命,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发挥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1.发挥舆论先导作用,推进素质教育

少儿报刊是以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的媒体,是我国基础教育和文化启蒙的载体,是中小学宣传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和领域。作为一贯以围绕我国基础教育为办报办刊宗旨的少儿报刊,在素质教育这一重大主题上理应发挥其先导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地配合我国现代教育理念的兴起,大造舆论声势,形成浓厚氛围,让素质教育观念在少年儿童的头脑中扎根。

首先,大力宣传现代教育观念。宣传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思想;宣传“三个面向”的思想,宣传培养“四有”新人,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劳动者的素质的思想;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版面来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其次,紧扣党的教育方针,宣传素质教育的成果和经验,积极介绍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做法和经验,以引导思路,增强紧迫感,积极创造有较大影响的宣传氛围。

再次,紧贴少年儿童生活,精心策划“素质教育”专题栏目,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娓娓动听的故事,令人信服的言论等形式。寓理于事,寓理于乐,寓理于形,寓理于趣,使素质教育走进孩子们的心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