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慢旅行
49541700000007

第7章 奇琴伊察:玛雅文化的奇迹之城

从坎昆到奇琴伊察的长途汽车一大早就开出城了,离大海越来越远的时候,墨西哥葱郁的丛林和低矮的山丘才扑进视野。借助现代交通工具,从浪漫的度假胜地到遥远的玛雅遗址,不过是两个小时的车程。

奇琴伊察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比中国长城还要大,给它带来声誉的主要是几座美轮美奂的宏伟建筑:玛雅神庙最杰出的代表作--库库尔坎金字塔、武士神庙,天文观象台以及玛雅最大的球场等。

进了奇琴伊察遗址大门,没走几步,库库尔坎金字塔就扑进我的眼帘。墨西哥人不玩戏剧情节,一开始就给你高潮,给你看你最想看的东西。

库库尔坎金字塔为石砌结构,塔的表面上布满了非常精致的雕刻和装饰建筑。塔高30米,底周长59米,底座呈四方形,有9层平台,塔身逐层缩小呈梯形。塔的四面各有91级宽阔的石台阶直通塔顶,加上通到神庙的一级,总共有365级,正好与一年的天数相等。神奇吧?自人类诞生以来,奇迹是层出不穷的,玛雅人的奇迹更多一些。历史学家告诉我们,玛雅人在数学、天文、历法、医学、绘画、雕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水平。更让我们肃然起敬的是,玛雅人培育出玉米、甘薯、辣椒等许多农作物(玉米起源于墨西哥,是否为玛雅人始创待考证,不过玛雅人在培育改良玉米上功不可没)。往大处说,是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往小处说,我们至今仍然享受着玛雅人的创造成果。

库库尔坎金字塔石阶两边,配有雕刻成巨蛇形的石砌栏杆。台阶最下端的栏杆是一对大蛇头,从蛇口内伸出一条巨舌。每年春分、秋分那天,夕阳西下,阳光投射在巨大金字塔石阶上的阴影出现“羽蛇”向下爬行的自然奇观。这样的奇观或许只是一种巧合,未必是事先设计好的,然而,人们还是将这样的神奇归功于玛雅人的智慧。

塔顶上的羽蛇神庙高6米,内部使用了羽蛇形状的石柱装饰,布满了飞檐、精美的壁画。庙门上两个圆形浮雕上刻满了象形文字和装饰图案。玛雅人最重要的祭祀仪式都在这里进行,他们供奉的羽蛇神,就像中国的玉皇大帝,把他伺候好了,就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离金字塔不远就是没有屋顶的四层武士神庙,犹如英雄被砍了头,依然英勇挺立。武士神庙三层平台上最醒目的是神使恰克摩尔雕像和长方形石桌,表明这是举行重大祭祀活动的场所。石桌是解剖活人祭品的祭台,而恰克摩尔雕像中央的圆盘则用来盛放心脏。

玛雅祭司将活人祭品放到平台上,用玉石刀剖开其胸膛,并迅速取出心脏,放到神使恰克摩尔手中的圆盘上,由恰克摩尔把它献给玛雅太阳神。恰克摩尔身体半躺,上身仰起,双膝向上,头转向一侧,目视天空中的太阳。这种血腥祭祀的最后一个场面通常是,残阳之下,一颗鲜红的心脏在恰克摩尔手中跳动。野蛮与文明、愚昧与智慧从来就与人类须臾不离,犹如痛苦与欢乐、灾难与幸运从来就是我们的宿命。

与武士神庙遥遥相对的是古球场,长150米、宽60米,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规模最大的玛雅球场。玛雅的球赛是一项极为庄严的祭祀前奏:要将一个实心橡胶球踢进球场两侧高墙上小小的石环状“球门”,比现代足球的难度还要高出许多,为此,这场生死较量常常要连续数日才能分出胜负。获胜球队的全体队员将作为献给神灵的祭品,其荣耀至高无上。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也是可怕的力量!古人能将一场球赛弄成争相赴死的盛会,今人能将无知少儿弄成人体炸弹制造恐慌……我真不明白,一种信仰为什么要与血腥紧紧相连?好的信仰,善的信仰不仅要给信徒带来精神的丰美,也应该给信仰外的民众带来生命的愉悦。

顺着一条古道,走十多分钟,奇琴伊察的旧城区就到了。这片建于公元5世纪的建筑群,以蜗形塔最为著名,它是玛雅人的古观象台,也是他们天才智慧的另一证明。蜗形塔上至今还能找到3个天文观测窗口,南窗口朝向子午线,西南窗口可以看到月落的最北线,西窗口的不同角度可以分别观测春分、秋分。玛雅人正是通过这个建筑物用肉眼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制作出准确度惊人的历法。

在奇琴伊察逛了两个多小时,我开始感到口渴,买了一支冰棍坐在路旁品尝着沁人心脾的冰凉。我突然感到纳闷:在偌大的丛林中居然没有发现河流的痕迹,玛雅人的生命水源在哪里?我环顾四周,没有人能回答我。因为在墨西哥没有人听得懂中文,甚至连英文也听不懂,尽管墨西哥紧挨着美国,却有95%以上的国民不学英语。这样的牛脾气是否也是从玛雅人那里继承来的呢?我取出厚厚的旅行指南,寻找着奇琴伊察岁月背后的神秘。出行前所做的功课是非常容易忘记的,而在历史现场的阅读才能永远铭记心扉。

“神圣天然井”,我找到了。从遥远的文字到真实的现场,只要几分钟。这种感觉是非常奇妙的。奇琴伊察的“神圣天然井”像一个能容纳数十人游泳的大水池。考古学家告诉我们,奇琴伊察的兴盛全靠“神圣天然井”持续不断的恩泽。这个话听起来有点不可信,一口井能供应上万人每天对水的无尽需求么?总有干涸的时候吧!后来查了地质资料才知道,它确是取之不尽的生命之泉。奇琴伊察所处的尤卡坦半岛少有河流,却丛林密布,满目青翠,说明这里不缺水。只是大自然跟人类玩了一次迷藏,让地表的水都跑到石灰岩层下躲了起来。然而,玛雅人对这样的迷藏是心怀敬畏的。当他们发现了这口天然井之后,就认定这是神灵的恩赐,而且担心神灵一不高兴,就会将水收走。所以,他们定期以祭祀的方式取悦水神,不仅往水井里抛撒金银珠宝,而且让可爱的少女少男到水里伺奉神灵。考古学家从“神圣天然井”里挖掘出数十具骸骨和无数翡翠珠宝等,都证明了古人在敬畏的心态下都干了什么傻事。

在玛雅语中,奇琴伊察意即“伊察人的井口”,城市因之而得名,史册因之而有了夺目的辉煌。

回国后,我得到一组关于奇琴伊察的兴衰记录:公元5世纪至公元7世纪兴盛,公元7世纪被遗弃;在10世纪复兴,11世纪到13世纪达到文明顶峰,15世纪被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