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慢旅行
49541700000006

第6章 葡萄牙:你看你看葡萄牙的太阳

走过都城,走过美丽

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是一个让人呼吸舒畅的花园城市,它虽然不靠海,却有一条与海近距离接触的大河。我想要是大西洋涨潮了,潮水该涌到里斯本脚下的,而湿润的海风也一定能从六公里外吹拂着城市洁净的脸庞。一直以来,这里就是水手的都会。临河的科梅尔西奥广场总有些许鱼腥味在飘荡着,长年呼吸着海风的是一座锈迹斑斑的青铜塑像,那是一个葡萄牙帝王骑马的英姿。与铜像享受同等待遇的是凯旋门上的女神,因为是石雕,她显得光亮如新。神比人更能保持生命的活力,在这儿再次得到了证明。

穿过凯旋门,就是拜克萨商业步行街了。据说这里的鞋类与皮革制品最负盛名,铜制器皿、柳条制品等当地手工艺品也不赖。呵呵,还没步入商店,就让漂亮的橱窗展示弄得心猿意马,不禁捂紧装着欧元的口袋,告诫自己里斯本才是我南欧之旅的第一站!还是专心看看免费的街景吧。

一个艺术家模样的哥们儿将他的画作支撑在地上,便翻开报纸在那里享受阳光了,做生意做到这种如入无人之境,所谓“阳春白雪”大概指的就是这类人了。卖画的跟卖鱼的绝对有别。倘若你早起,特茹河畔总有渔民与鱼贩吵吵嚷嚷地讨价还价,接着大街小巷就响起鱼贩富有韵律的叫卖声了。

佩德罗四世广场的人气更旺,四处弥漫着古老的味道。据说这里是早期里斯本的市中心,从广场辐射出去的老街巷都有专业化的街名,比如金街、银街、裁缝街之类的。再往北走,就是宽阔的自由大道了。这条大道更了不得,两旁都是名店,类似于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如果你经不起诱惑,就别再往前走了。

从佩德罗四世广场向东,就拐进了阿尔法玛区。这个街区历史悠久,狭窄的街道铺着鹅卵石,已经被岁月磨得锃亮。有数不清的岔路,宛若迷宫。不时会与牵着爱犬的老夫或老妇相遇,这倒是问路的绝好时刻。如果你的视力够好,或许可以看到情侣在阳台上调情,别不好意思,现学几招回国实现“洋为中用”吧。走累了,可以就近找一家咖啡馆,与里面或高声或低语的食客一起享受慵懒如猫的休闲时光。

在阿尔法玛区,唯一可以当作“航标”的就是圣乔治城堡。这座城堡俯瞰着整个里斯本老城,富于层次和色彩变化的建筑就在眼底漫延开来。古堡里有几门铁炮,遥指特茹河岸,容易让人想到葡萄牙战乱频仍的过去。

一天走下来,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站在爱德华七世公园的绿色斜坡上向南眺望。先是看到庞巴尔侯爵广场上的群雕,接着是宽阔繁华的自由大道,然后又是另一个广场……还有更远的河流、桥梁。一座城市富有变化的生命力就这样无限地延伸着。

一切辉煌与航海家有关

一望无际的大海,曾经与凶险、恐惧、茫然紧紧连在一起。千万年间,居住在不同大陆上的人类彼此之间老死不相往来,他们根本不知道在波涛汹涌的彼岸还有更灿烂的文明。这样的蒙昧状态,是由葡萄牙航海探险家率先打破的,是他们冒着生命的代价画出了世界主要大洲的轮廓图。

有一条连接着大西洋的特茹河流过里斯本城区,岸边有一幢精美奇异的建筑物,总让旅行者过目不忘。那就是贝伦塔。

这座修建于500年前的塔有点“四不像”,它超越了我们对塔这一建筑形式的所有想象。贝伦塔的主体是葡萄牙曼奴埃尔风格,塔身的窗花是伊斯兰风格,螺旋形的小尖塔则是印度风格。随处可见绳索、蚌壳等与航海有关的雕刻图案。它形象地告诉我们,当时位于欧洲最西端的葡萄牙已经与亚洲的印度有了文化纽带和经济联系,曾经山重水复的印度对于葡萄牙人来说再也不是天方夜谭的传说。

贝伦塔的所在区域曾经是里斯本最繁华的码头,出现过包括哥伦布、达·伽马在内的许多著名航海家的身影,他们从这儿出发归来,或者出发却没归来。正是因为他们的冒险生涯给葡萄牙人带来了东方的香料、丝绸、金银珠宝等让人眼花缭乱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又以数十倍或上百倍的价格卖给了欧洲王室、贵族或平民,不知成就了多少人间美事!当然,对于葡萄牙这个小国来说,航海家带来的远不止是物质财富,还有土地、黑奴……为整个帝国飞黄腾达奠定了厚实的经济基础。

阿里巴巴的故事在15世纪的葡萄牙成了真实。新的发现,新的土地,新的生活。当葡萄牙在1494年与西班牙共同瓜分世界版图时,那种骄傲、惬意,连今日的美国都无法望其项背。

如今的贝伦塔周围清静得不可思议,送走了一代又一代的为财富冒险、忙碌的人,送走了葡萄牙风光不再的鼎盛,它就像童颜鹤发的长者澄明而睿智。站在贝伦塔顶上向北望去,色调深浅不一的红瓦顶房屋和浓淡不同的绿色树丛交相辉映,里斯本诱人的景色尽收眼底。

离贝伦塔不远,有一座伟岸的航海纪念碑,外形像一艘大帆船,刻有精美绝伦的群雕,也是500年前的壮丽画面。唐·恩里克王子手捧三桅船模型站立船头,后面紧紧追随的是传教士、天文学家和航海家等。葡萄牙不会忘记那段扬眉吐气的开心岁月,也不会忘记给国家带来富强的功臣。他们至今还陶醉在那段历史中:“我们给世界一个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