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慢旅行
49541700000004

第4章 琅勃拉邦:亚洲最诗意的小城

老挝古都Luang Prabang,无论怎么念,都很有弹性,好像美味在你的口腔里转了一圈,溜了出去,念完后,空留下了一缕挥之不去的惆怅。中国大陆将Luang Prabang译成琅勃拉邦,港台多叫龙坡邦。在老挝与当地人沟通时,才发现“龙帕邦”更接近原声。如果抛开音译的束缚,琅勃拉邦是最悦耳的,多了一个音节,绕梁的效果也好了许多。

令人着迷的古都和圣地

南康河与湄公河像两只臂弯拥抱着琅勃拉邦,这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老挝古都,一点也不像沧桑的老者,而像生性浪漫的青年。琅勃拉邦除了被两条河流拥抱,还被层峦叠翠的山野绿色包围着,36座古老佛寺和上百幢法式殖民建筑将它点缀得风姿绰约。没有红绿灯的街道上,行走的似乎只有两类人:一是披着橘红色僧袍的和尚;二是背着包的旅行者。从我住的圣南康旅馆出来,左拐20米就进入琅勃拉邦最具风情的西萨旺冯大街上,行走其间,我想到那句形容中国泉州古城的俗语:“此处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琅勃拉邦有很多骄人的历史遗迹。不过,我更多的是把这些遗迹作为唯美细腻的背景,享受着弥漫在这座古城中闲适怡人的生命气息。尤为难忘的是在普西山,这是雨后的黄昏,河流蜿蜒于群山之间,花树隐约于云雾轻移中,佛寺钟声如丝如缕从耳畔飘过,天际一架飞机由远及近,缓缓地在满目美景中降落……恍若昨夜的我,当时是谁看见了我对这片土地的渴望?

在琅勃拉邦玩了两天,心里就冒出这样的疑问:1353年澜沧王国法昂王为什么选琅勃拉邦建都?在这样水月悠云的美景中,君王和将领哪有轻裘长剑,烈马狂歌的斗志啊?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以小乘佛教为国教的王国,竟然在老挝统治了540年之久,比中国的哪个王朝都长。看来以德服人,以佛理服人,也是治国的一种成功方式。

时至今日,琅勃拉邦这座人口不过五万的小城,却生活着数千僧侣,而且每天清晨“上演”着和尚列队化缘的古老仪式。倘若不是人人心中有佛,这份互相施予的博爱又怎能700年风雨无阻地保持下来!

布施与化缘,彼此感知心中的喜悦

每个来琅勃拉邦的人必定心存一个心愿,那就是早起看一场佛教古老的布施和化缘仪式。

个体的布施与化缘是常见的,比如一个人从自己所拥有的财富中拿一些来供养僧人,行善积德;或者和尚外出化缘,募集资金用于佛寺建造或修葺。然而,琅勃拉邦的清晨布施和化缘却是春风化雨式的集体行动,飘忽而来,迅即而去。待到晚起的人醒来,一切仿佛都没有发生过。

我是一个贪心的人,我觉得世上如果有美景,而只给我三四天时间,我必定天天去看的。因为这样的贪婪,也因为天公作美,所以我看了三场仪式:雨中伞下、晨雾弥漫、蓝天白云下的布施和化缘。

早晨六点,每座寺院都会准时走出一队化缘的和尚,年长的在前,年少的断后,赤足沿着固定的轨迹缓缓前行。他们就像橘红色的飘带,向西萨旺冯大街会聚,绵亘二三里的化缘队伍极有视觉冲击力,惊艳、震撼……即使麻木的人也会为之动容。

不论寒暑阴晴,布施者总是跪在路边,将一撮撮糯米团虔诚地放进和尚肩挎的竹篮铜钵中,然后双手合十,目送化缘队伍远去。和尚们则一手托钵,一手施礼,给予布施者以无声的祝福。整个布施活动大约持续半小时,在一所小学校门前结束。

依我的三日观察,原本纯净的布施与化缘,如今也面临着新的冲击。越来越多的旅行者加入到布施行列中来,他们带来了比糯米团更贵的食物,比如饼干、方便面,甚至有的人直接往和尚的竹篮铜钵里塞老挝币,他们给老和尚布施得多,给小和尚布施得少,功利之心昭然若揭。佛经上说:“布施诚心,才得佛陀亲引。”他们知道么?

琅勃拉邦的布施和化缘,是老挝最令人惊叹的人文景观。我相信自己被尘染的心灵已经分享到布施者与化缘人的喜悦,并从中得到些许的净化。

香通寺,有信仰的生活是美好的

朝阳恰好投射在寺院一角,香通寺主殿三层重叠的屋檐低低地斜垂下来,肃穆低调的外表却透着骨子里的华美。主殿的背面墙上“生长”着一棵“生命之树”,它由五彩斑斓的玻璃拼贴而成。自上而下展示着佛祖法器、孔雀飞禽、人类走兽,这样的排列隐藏着生命的玄机。

此时,我在香通寺中等候阳光一寸寸抚摸过那些妖娆的枝蔓,点燃灿烂的佛光。恰巧有一个小和尚从我身旁走过,我请求他抖开自己橘红色的僧袍,从我的镜头前飘过。我想捕捉住自己的灵魂,不让它迷醉于佛界中。

与主殿相邻的两座佛殿外墙流光溢彩,琅勃拉邦古老的民俗风情就在玻璃镶嵌画中展开,狩猎、捕鱼、舞蹈、礼佛……纯静安逸、和谐快乐的日子,似乎千年不变,琅勃拉邦人一直享受着大自然和佛教的甘霖。谁能否认有信仰的生活是美好的呢?

1560年建造的香通寺,全称是“国王之家香通寺”,一看就明白它是琅勃拉邦的皇家寺院,不知在这里举行过多少次隆重的仪式?从资料中得知,国王生前来这里祈愿,表达自己对佛祖的虔诚,死后也将遗骨留在寺里,留在佛祖身旁。在香通寺的一座古殿里,我甚至看到了国王使用过的灵车,仍然金碧辉煌。每次看到完好如初的古物,我都觉得时光并没有走远,它一直停留在原地。有时永恒并不是奢望,请别告诉我那是一种幻觉。

古意盎然的香通寺很适合漫步和冥想。主殿侧面有千年老榕,顺着榕树的虬根就望见了潺潺流淌的湄公河,宽长的阶梯连接着寺院与河流,有两只白色灵兽守护着,这就是香通寺的专用码头。湄公河听得见香通寺的晨钟暮鼓,听得见和尚们的早课晚祷。我相信,生命不仅仅是一棵树,而且是一条河流,因为生生不息,所以日日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