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癌症不可怕——30年肿瘤诊疗手记
49379100000005

第5章 时间就是生命——早期诊断意义重大(1)

我曾经质疑过《黄帝内经》“治未病”、“治未乱”的思想,认为那是神话。一个肿瘤专业的外科医生,更容易接受“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的哲学。然而,数十年来的实践,使我越来越深刻地理解了《黄帝内经》这一思想对癌症治疗的意义,以至于可以用刻骨铭心来形容,因为这是无数癌症患者用他们的生命佐证的真理。

谁都知道早期治疗对癌症患者的特殊价值,但遗憾的是绝大多数的诊治都是“乱已成而后治之”。固然,种种条件限制着我们不能“治未病”,“治未乱”,但治“小病”、治“小乱”是完全可能的。讳疾的天性、式微的医德、落后的技术成为我们不能及时挽救生命的羁绊。很多生命本不该匆匆逝去的,只要我们早一些、再早一些采取对策。

一、为什么“一发现就是晚期”?

有个普遍的现象:无论是肺癌、胃癌、食管癌、肠癌等,癌症一经发现基本已属中晚期,而且20%~30%以上的癌细胞已经发生了转移。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癌症的早期与很多普通疾病有着相同的症状表现,直到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就是说要到中晚期才有与普通疾病不同的特殊症状出现,这时人们才会想到会不会是患了癌症。例如,肺癌早期症状与普通的感冒、上呼吸系统炎症及肺部的轻度炎症相类似,胃癌的早期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症状相似,食管癌早期与食管炎症状相似,肠癌与肠炎、慢性腹泻、痔疮类似等等,因此在早期均难以发现。目前在诊治中,早期发现的癌症仅占10%~25%。

癌症难以早期发现固然与普通疾病难区别有关,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有相当多的患者“讳疾”心理比较重,也是贻误癌症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的重要原因。2004年底,有一位干部在例行体检中发现胸部X片上右肺疑有1.5cm大小的阴影,医生建议进一步行CT复查,但是因为全身没有不舒服的症状,他来征求我的意见,我建议检查一下,但他还是认为没有必要去进一步检查。他说,不查倒不要紧,万一查到是癌怎么办?我这么好的身体不会有事的。就这样一拖半年,感冒总是不好,而且干咳不止。

再次找我后,我仍然建议他马上去做一个CT检查,结果CT检查发现右肺阴影约2cm大,诊断为肺癌,后经病理穿刺活检证实是肺腺癌,虽经手术切除,但术后的病理切片化验已发现有4个淋巴结发生转移。同样,在1999年时有一位长期有胃病的患者,经过内科多次治疗无明显效果,要求他做胃镜检查,但是他就是惧怕做胃镜的痛苦和害怕真的检查出来是癌怎么办,一拖一年半。因为实在是胃部不舒服只好去做胃镜检查,结果胃镜发现胃窦部有3.5cm×3cm大小的肿块,经病理检查证实是胃窦部腺癌。“讳疾”怕癌的心理不是个别人的表现,可以说在患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讳疾”心理不仅存在于患者中,就连我本人有时也存在着那么一种思想。亲朋好友有一点不舒服来找我,我总是讲没有问题的,是小病。然而恰恰是这种讳疾的思想给了我不可挽回的教训。一位黄先生,55岁,在医院后勤部门工作,我们经常见面。他一直没有明显的肺部不适症状。

黄在半年前曾说肩背部有酸痛感,呈阵痛性,没有外伤也没有红肿,感觉总是时好时坏,没有明显咳嗽、咳痰症状。当时我们都认为是肩周炎或者是风湿性关节炎之类的疾病,他本人也没有当回事,照常抽烟1.5包/天,就这样一晃半年过去了。有一天他突然剧烈咳嗽,但是仍没有出现痰中带血,感觉主要是肩背部酸胀,并且越来越明显。这时我建议他去做X线胸片检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左胸中央型肺癌,肿块约3.5cm×4cm大小,伴胸椎第四脊椎骨转移,肿瘤转移灶已经浸润了整个第四胸椎,手术是没有可能了,考虑是否采用化疗加放射治疗。他也知道了自己的病情,背部疼痛在加剧,这时只能采取止痛措施。化疗仅仅采用了一个疗程,下半身就瘫痪了,大小便失禁,这样过了仅两个月他就去世了,走得那么痛苦,那么不甘心。同样,这病例在我们大家的心里也留下了阴影:半年前的症状为什么没有考虑肺癌的可能?在肿瘤医院工作,为什么却恰恰忽视了癌症的可能?我反复思考得出了结论,不管是医生还是病人,同样都有“讳疾”心理,尤其是对自己的亲友。

癌细胞增长繁殖的速度是惊人的,一个正常细胞变异成癌细胞通常需要5~15年甚至更长时间,但一旦变异成癌细胞后就会成倍繁殖生长,这是癌细胞的特点。对肺癌肿块在CT中的变化研究发现:一个直径为5mm的肿块倍增时间为30天,14天可增大为5.5mm,21天可增大为5.88mm,28天可增大为6.20mm,可见癌细胞发展速度之快。从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分析,癌细胞倍增时间平均为90天,如在临床诊断前能发现肿块,肿瘤的隐匿阶段平均为12年(6~20年)。显然,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效果肯定比较好。

约有40%的患者从发现肿块到检查确诊,耗时在半年左右。如果按照25天为早期乳腺癌的倍增时间计算,半年时间足可以使肿瘤体积增长5~6倍,从而为肿瘤的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提供了足够的时间。

二、早期发现是癌症治疗的“重中之重”

除了增长速度快以外,当癌细胞增长到一定程度,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它就会从血管或者淋巴管向其他脏器转移,例如肠癌发生肝转移比例高,乳腺癌骨转移,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等等。这时候的癌症患者已经失去了早期治疗的优势,通常称这类患者为晚期病人。任何一种肿瘤只要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就会取得好的效果。我们曾对癌症治疗后的情况做过统计:早期乳腺癌20年生存率达33.6%,甲状腺癌20年生存率达60.33%,胃癌5年生存率达52%以上,大肠癌5年生存率达57%以上,就是早期肝癌和肺癌的5年生存率也可达到50%以上。可见,就目前治疗癌症而言,越早期治疗效果越好。

据国外专家报告:乳腺癌肿瘤大于1cm,10年复发率低于10%;肿瘤大于2cm,5年复发率是11%;肿瘤直径在2~5cm和大于5cm时,其复发率则分别为22%和24%。同样在另一组文献资料报告中发现:乳腺癌肿瘤直径在4.5cm时远处转移率为50%;直径在2.5cm时,远处转移率为32%;直径在1.2cm时,远处转移率为10%;直径小于1cm时,远处转移率为4%。据国外专家报道:对1244例乳腺癌分析,肿瘤直径小于0.4cm者未见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小于2cm时淋巴结转移率为21%~35%。可见,早期发现以及肿瘤大小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对生存有直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