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学
49312400000040

第40章 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1)

8.1 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

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经历了萌芽、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它对高等教育以及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9世纪初,着名的哲学家费希特针对当时德国高等学校办学中的弊端,鲜明地提出了举办高等学校的“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两条原则。这些思想得到了德国教育大臣威廉·冯·洪堡的支持。于是在1810年,洪堡按照这两条原则创办了柏林大学。柏林大学强调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要求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这被认为是科学研究成为高等学校的主要社会职能之一的标志,对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8.1.1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任务与意义

1.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任务

科学研究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探求未知的事物,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和理论的过程。当今,开展科学研究已成为一所高等学校发展和成熟的标志。

科学研究活动作为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不同于科研院所,它的科学研究主要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发展科学,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服务于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同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进程中,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任务主要有:第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创新体系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全面的人才支持。第二,发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相结合的优势,推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基础和支撑作用。第三,提升全民族科学素质,建设有利于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文化环境,推动有利于创新文化的大学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高等学校正逐步成为所在区域的科学中心和文化中心,在区域科学传播和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意义

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既是国家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不同于专门研究机构的科研特点,即通过科研和教学结合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1)高等学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和人才资源已成为国家综合实力发展的推动力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世界各国都把高等学校作为国家振兴的基础力量。高等学校作为学术机构本身就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任务。美国高等学校里拥有全国60%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全国基础科学研究的3/5在高等学校里进行,美国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90%是在高等学校工作的。近几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课题数,国内外发表的论文数以及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数,均占全国60%左右,承担国家高科技研究专题数、获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比例,分别占全国的1/3、1/4以上。

(2)科学研究是提高高等学校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现代科技的发展,向高等学校教师提出了两方面的挑战;一是本学科领域专业知识的更新;二是新兴学科不断产生。为了应对挑战,教师必须通过参加科研补充新知识。通过科研,教师能充分了解本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及时掌握最新发展动向,敏锐地觉察当前社会对高等学校的动态要求,并把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反映到教学中来,使教学水平更高。世界各知名大学,都要求教师既从事教学又从事科研,不存在不讲课的教授或不搞科研的教授。教师边教学边研究,已是世界各国一流大学的通则。

(3)科学研究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首先,高等学校通过科学研究提供探寻真理的氛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其次,学生直接参加科研活动,可以基本掌握研究的程序和提高研究的能力。第三,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可以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第四,科研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实践表明,把科研引入教学过程,能在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总之,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4)科学研究是新学科产生的基础。随着社会产业的不断分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在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社会需要的交叉点上诞生了众多新学科,由此出现了一批新兴的学科和专业。不论是已有学科的发展,还是新学科的创建,其基本途径离不开科学研究。牛顿在前人基础上进行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光学、力学和微积分。我国许多新学科在形成和建立的过程中,广大教师和研究人员同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即使建立了新专业,如果不开展科学研究,开拓新的研究领域,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也是很难办出高水平专业的。

5.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直接服务于社会的主要渠道。高等学校是通过出人才、出成果为社会经济服务的。高等学校的应用和开发研究的课题常常来自社会生产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其研究成果也要求很快应用于实际领域。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斯坦福大学周围的“硅谷”的成功和美国政府科技政策的影响,许多大学相继与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各种形式的“科学园区”纷纷涌现。麻省理工学院与300家公司建立了“大学-工业联合计划”,学校为公司提供各种科技服务。我国大学通过技术开发,采用“科研-生产联合体”等方式,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

8.1.2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点与原则

1.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点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点是在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并成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优势。这些特点表现在:

(1)学科齐全,适宜进行重大的综合性课题和跨学科研究,容易发展新的学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学科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方面,学科愈分愈细,愈分愈多;另一方面,重要的科学研究领域和课题更带有综合性,必须经由许多学科研究人员的共同的协作和努力,才能顺利解决这些问题。高等学校是一个由许多不同学科组成的综合体,具有学科多、专业多因而综合性强的特点,可以为重大的综合性课题的研究创造良好条件。因此,新的学科分支、边缘科学、交叉学科最容易在高等学校突破和发展。

(2)人才集中,设备较全,机构灵活,投资少,见效快。高等学校有较好的图书资料设备,汇集了古今中外精萃的科学文化知识,便于利用前人知识和外国经验。高等学校既有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老专家,又有一批经过教学工作锻炼和具备一定科学研究能力的中青年教师,还有人数众多思想活跃、受条条框框的束缚较少、敢于发明和创新、敢于实践和探索的研究生和高年级大学生。这有利于组成一支在老专家领导和指导下科学攻坚的梯队,使科学研究中的各种力量能够更好地相互配合和发挥作用。高等学校办研究所,投资不多,系所结合,效果显着。世界各国一般都将本国重点学科点和重点实验室大部分设置在高等学校,以增强高等学校的科研能力,其设备既可以用于教学,又可用于科研,利用率也可大大提高。同时在高等学校进行综合性和跨学科的研究,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比较容易,科研任务完成后,或回原单位,或作为新专业的基础,比较灵活。

(3)科研和教学结合是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最显着的特点,也是高等学校区别于科研机构的特征。高等学校教师不仅是“输出知识”,在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年轻大学生、研究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很强,常常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新见解、新问题,促使教师去思考或组织力量进行研究,为科学研究提供新的生长点。高等学校不仅传授知识,还要创造新知识、发展科学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人才,以适应并促进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要达到这个目的,高等学校教师要不间断地进行创造性劳动,站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以培养优秀人才的要求为动力,以众多学科的知识为基础,特别有源源不断的富有朝气的新生力量,这些特点往往是其他专门研究机构所不及的。

高职高专院校已经成为我国大众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它们是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开展科研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但高职高专院校的科研是有自己特点的。首先,它们主要从事实用研究、技术推广和教育教学研究;其次,它们将科学研究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紧密结合起来。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特别是从中专升格上来的高职学院,还有许多现实问题有待探索和解决。因此,要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产学研结合方式等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和探索,也要重视将所办专业与相关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和推广结合起来,使科研成果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

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是高等学校进行科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它们是根据高等学校科研任务的特点以及科研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出来的。

(1)学术责任与学术自由相结合的原则。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中要把握两点:即学术责任与学术自由。追求真知,修正谬误,坚持真理,反对愚昧,是高等学校的学术责任。学术自由的意义在于学者们可以更好地探索真理,它是大学生机与活力的象征。因为自由的学术空气能激发学者追求真理的灵感与勇气,是高等学校献身学术事业的先决条件。洪堡认为,学术开阔了学者的视野,增强了学者的判断能力和责任感,并且,它能为国家和社会保存一支校正力量,以便能去校正那些在政治和社会上形成了优势力量的东西,并能将社会引向一个绝对健康的方向上去。同时,高等学校的学术自由和国家的利益实际上是一致的。因为,学术自由能促进高等学校的繁荣,而繁荣的高等学校和发达的科学正是国家的利益所在。总之,高等学校为了履行学术责任,需要学术自由;学术自由需要学术责任的规范。

(2)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原则。教学与科研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两个相辅相成的轮子,缺一不可。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师。只有这样的研究者才能带领人们接触真正的求知过程,乃至于科学的精神。只有他才是活学问的本身,跟他来往之后,科学的本来面目才得以呈现。通过他的循循善诱,在学生心中引发出同样的动机。只有自己从事研究的人才有东西教别人,而一般教书匠只能传授僵硬的东西。”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既是发展科学的要求,也是搞好教学的要求。

着名数学家丘成桐说:教学与科研是分不开的,一个好的名教授,不单科研重要,好的教学一样重要。我们发现假如教学教得不好的话,对他们研究也没有什么好处。我们注重教学,不单是为了培养下一代,也是为了提高自己。年轻学生有很多想法,他们的活力对于教授有很大的好处。

(3)社会效益和学术水平相统一原则。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为首,社会效益和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学术水平是高等学校实施人才评价、衡量科学研究水平、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水平及能力的重要指标。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社会效益往往以毕业生的质量、教授的知名度、学科的影响力、科研力量与水平、办学特色、国际化程度等为表征。科研工作解决社会问题,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为企业攻关服务、为民生解决日常难题,关注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应该的,但在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学术水平的提升是基本要求。教师在科研中应该兼顾二者的要求,一方面重视科研自身的“含金量”及对学科理论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另一方向,要注重科研成果所包涵巨大的社会效益。

(4)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协调发展原则。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相互促进,使高等学校成为我国学术研究中心、决策咨询中心、先进文化孵化中心。把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应用研究促进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研究,是高等学校繁荣发展科学的重要任务。基础研究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往往都会引发经济和社会的重大变革。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对基础研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都迫切需要通过基础研究从深层次上探求解决办法。高等学校的科研工作者还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目标,开展应用研究,推出一批有理论性、前瞻性、指导性的成果,有效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与政策问题,更好地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