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转折年代邓小平在1975-1982
49267700000018

第18章 上篇邓小平领导各方面整顿(17)

在同资产阶级派性斗争中,邓小平一方面强调抓紧落实党的政策,纠正清理阶级队伍中的冤假错案,消除两派对立,发动群众;另一方面,强调对资产阶级派性要广泛发动群众坚决斗争。要把思想教育、政治攻势和行政措施、法律手段结合起来。对闹资产阶级派性的人,该调的调,该批的批,该斗的斗,限期改正,过时不改,不发工资,有的下放劳动;对个别坚持搞资产阶级派性的坏头头,予以逮捕,集中打击。还要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结合起来。在铁路整顿中,对违法犯罪分子批斗了一批(1.17万名)、逮捕了一批(3000多名),还处决了少数罪大恶极者(130名)。治乱用重典。没有这样的强硬措施,铁路运输秩序混乱的局面也是难于迅速改变的。

与此同时,着力解决领导班子问题。邓小平指出:“整党主要放在整顿各级领导班子上。”“一个县、一个工厂不把班子弄好,谁执行政策。你落实,他就落虚了。归根到底是领导班子问题。”对“老大难”单位领导班子的问题,分别情况,采取果断措施。南昌铁路局的问题,根子在江西省军区司令员。邓小平听取万里汇报后,当场决定把这位司令员调离南昌,到武汉军区任职。邓小平指出:“领导班子就是作战指挥部。搞生产也好,搞科研也好,反派性也好,都是作战。指挥部不强,作战就没有力量。”“领导班子问题,是关系到党的路线能不能贯彻执行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不要说带领群众前进,就是开步走都困难。因此,我们首先强调要把领导班子的问题解决好。”他要求建立起敢字当头的、坚强的领导班子。他强调:“要找那些敢于坚持党的原则、有不怕个人被打倒的精神、敢于负责、敢于斗争的人进领导班子。”邓小平要求“要在整党的基础上挑选干部”,指出:“解决领导班子问题,主要是配备好一、二把手,一、二把手敢字当头,就可以把队伍带起来。”邓小平又指明:解决党的领导削弱的问题,“关键是建立省委一级的领导”。“省委坚强了,敢于领导,就能帮助地委、县委。这样,我们党就能够实现自己的领导了。”邓小平还指出:“特别要抓好县委一级,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县委可是重要啊!”邓小平强调要发挥老干部、中年干部的作用,提拔青年干部讲“台阶”论,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上。按照邓小平的要求,工交系统所属冶金、煤炭、石油、化肥、电力、一机、森工、水产、建材、纺织、交通、铁道、邮电等13个部门,对1439个重点企业进行了考察,确定领导班子需要调整的单位有379个,占26.3%。到1975年7月底,已经调整了133个,其中58个调整后已经有了显著变化。

二是突出重点。采用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在工交系统中选择铁路作为整顿的突破口,在铁路整顿中又确定以徐州为重点。重点突破取得经验后,立即在面上推广。运用徐州铁路整顿的经验不仅指导铁路系统整顿,而且指导整个工交系统的整顿。又运用徐海地区整顿的经验指导全国各地方的整顿。钢铁整顿首先抓八大钢的整顿,在八大钢整顿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太钢的经验,在整个钢铁系统推广。集中力量解决老大难问题,又用解决老大难问题的经验来指导全局,使整顿很快在面上推开,取得成效。

三是掌握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对地方和各部门、各行业,提出解决软、懒、散的问题;对军队,则提出要解决五个字:肿、散、骄、奢、惰。铁路整顿,强调铁路与地方要脱钩;钢铁整顿,则强调企业和地方要结合。

第四,建立各种章程。不仅有总的路线、任务、方针,还有具体的目标、任务和方针、政策、措施。目标明确,方针正确,措施得力。

邓小平强调:党的基本路线一定要有一套具体路线和具体政策,不然路线就是空的。他要求用符合实际的中央文件来发动群众,领导整顿。同时又十分注意制定具体的目标、任务和方针、政策、措施。

邓小平指导制定三个层次的章程。

(1)指导全局的文件。邓小平支持起草《论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总纲》,用来统一思想,指导即将开展的全面整顿。指导起草《加快发展工业的若干问题》和《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用以分别指导经济部门和意识形态部门的整顿。“四人帮”也不能不佩服邓小平的英明决策和领导艺术,在后来的一篇批判文章中说,《工业二十条》和《汇报提纲》就像围棋上的两只“眼”,邓小平做了这两只“眼”,全局都活起来了。

(2)制定某一方面整顿的中央文件。这类中央文件,通过走群众路线的办法制定。采取召开专门会议,中央与地方、部门相结合的方法形成。所提目标、任务和方针、政策、措施,既体现了总体要求、吸收了既有经验,又从部门、地方以至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切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以中央决定或中央批示转发的方式,集中统一号令,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在当时无政府主义猖獗、资产阶级派性横行的情况下是十分必要也是极为有效的。如著名的指导铁路整顿的9号文件,指导钢铁整顿的13号文件,指导地方整顿的12号文件和16号文件,指导军队整顿的18号文件等。

(3)地区、企业或单位做出整顿的具体计划。在钢铁整顿中,大中型钢铁企业都由企业、企业所在省市、冶金部三方联合签署了完成生产任务的“保证书”。

邓小平亲自在立章程上下功夫。为部署铁路整顿、写好9号文件,邓小平在1975年1月28日、2月6日两次召见铁道部长万里后,又于2月11日(农历年初一)第三次召见万里,口授了《关于加强铁路工作的决定》这个文件的主要内容。文件起草出来后,邓小平又亲自审改。其中“对于少数资产阶级派性严重、经过批评和教育仍不改正的领导干部和头头,应该及时调离,不宜拖延不决,妨害大局。对严重违法乱纪的要给予处分”这段话,就是他审改时增写的。对《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邓小平看过初稿后提出修改意见:稿子涉及问题太多,不必要地太锋利,站不稳。要加强思想性,多说道理,但不要太尖锐。道理要站得住,攻不倒。他要胡乔木亲自动手修改,指出全文要缩短,原则都保留,棱角磨掉一些,写得平稳一些。稿子修改后,邓小平又主持召开国务院会议讨论。会前布置胡乔木准备毛主席和马、恩、列的有关论述,会上发表许多重要意见,并要求会后再作修改。邓小平不仅要用这个文件发动科技战线的群众,把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搞上去,还要用它来推动整个文化教育战线的整顿。

第五,大刀阔斧,雷厉风行,坚决果断,敢于碰硬。邓小平的这种工作作风和战斗风格,是1975年整顿迅速见效的重要原因。

关于铁路整顿,万里原准备3月份召开以解决铁路问题为重点的全国工业书记会议,邓小平说,不行!要在2月25日开。也就是不等过完年,在农历正月半开。3月5日会议结束那天,邓小平接见与会人员,一反常规,不同大家握手,说:不拉手了,现在工业情况还不好,等你们工业上去了,再拉手。邓小平讲话强调:“要从大局出发,解决问题不能拖。”对闹派性坚持不改的,“只等他一个月,等到3月底。如果再不转变,顽固地同无产阶级对立,那样性质就变了。”主管交通的副总理王震当场立下“军令状”:保证一个月内见效。徐州铁路整顿只12天,面貌焕然一新。邓小平即于3月25日主持国务院全体会议听取万里汇报,推广徐州经验。邓小平不断插话,指出:平反工作要一批一批搞,不要一个一个搞。弄错了就要立即平反。对支持搞派性的干部,属于军队的,军委下命令调走;属于铁路系统的,铁道部赶快调走。中央、国务院下决心,从4月1日开始行动。邓小平充分肯定“限期改正”这条好经验。对国防科技系统派性的整顿,邓小平也提出一个月的期限。他说:过去我们对铁道部说,只等一个月。结果很快扭转过来。现在我们对七机部也提出只等一个月,到6月30日为止。从7月1日起,要搞成一个七一派。七机部的派性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两派团结起来,创造了“三星高照”的优异业绩。

邓小平提倡敢字当头,横下一条心,不怕再次被打倒;提倡老虎屁股偏要摸。这种义无反顾、敢于碰硬的大无畏精神,是整顿制胜的法宝。

邓小平访问法国回到北京的第二天,就听取张爱萍、钱学森等汇报国防科委工作和七机部整顿情况。邓小平说:你们要勇敢地干工作,不要怕说错话。只要你们大胆工作,错了我们负责!对那些继续搞派性的人不能等了。我们决不能拿党和国家的利益去等那么几个人。不管你是“915”、“916”,不管你是四五十年的老资格,还是年轻的新干部,凡是继续搞派性的,老虎屁股都得摸!在整顿过程中,邓小平自己也正是这样身体力行的。在1975年5月21日国务院会议上,邓小平讲到反对派性时提出:如果闹派性严重而又不改正的就坚决调开。张春桥当场非难:再出来怎么办?邓小平立即反驳:凡是严重闹派性的,有一个调开一个,再出一个再调一个,一天调一个,一年调三百六十五个。5月29日晚,邓小平在接见出席钢铁会议全体人员时讲话,当着主持人王洪文的面说:上一次,我讲了话,就有人说是“复辟纲领”。这种人是有的,你不要怕。他搞资产阶级派性活动,你就搞群众运动。在1975年4月27日的政治局会议上,邓小平和叶剑英严词批评了江青、张春桥等大反经验主义的错误,并对江青在1973年12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所谓“第十一次路线斗争”、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以个人名义送材料和进行“四人帮”宗派活动的问题,提出尖锐质问。迫使江青不得不在会上作了检讨。1975年9月15日,邓小平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开幕式上作报告,在全体代表面前,针锋相对地驳斥了江青。10月4日,邓小平在农村工作座谈会上,运用国务院政研室提供的“四人帮”掌握的报刊上砍掉“百花齐放”的材料揭露“四人帮”割裂毛泽东思想的严重问题。指出:“割裂毛泽东思想这个问题,现在实际上并没有解决。比如文艺方针,毛泽东同志说,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这是很完整的。可是,现在百花齐放不提了,没有了,这就是割裂。”没有邓小平这种与“四人帮”无私无畏地针锋相对作斗争的精神,1975年整顿的顺利发展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