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新农民闯市场指南
49260400000021

第21章 农民工返乡创业 成功开办制衣厂

2009年2月10日,农历正月十六。浙江省开化县池淮镇航头村的陈桂英一大早就往村里已经废弃的航头小学跑,附近的邻居约她说,中午打牌不?陈桂英头也不回地回答,没得空,我现在上班了。

陈桂英的工厂就在航头小学教学主楼的三楼。2008年10月17日,同村的汪成在这里开办了村里第一家制衣厂――开化华成制衣厂,同时招聘了村里近30名妇女到厂里上班。去年上半年还在外地打工的汪成一跃成为村里有名的汪老板,30名农妇也成了产业工人。汪成介绍了他的办厂经历:

1.投资

要完成订单,必须扩大企业的规模,但是现在他已经把自己20多万元积蓄全部投进去了,买了套结机、双针机、拷边机和30台二手平车缝纫机。要想进一步扩大生产,只能等待信用社的批复。按照县里2008年12月新制定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标准,他可以凭借自己的信誉得到5万元的低息贷款,不用实物担保。

2.招聘

三成是打工返乡的同村人。目前华成制衣厂有30多名员工,其中有10名是曾在外地制衣厂打过工的熟练工。华成制衣厂的工资是计件的:装一条拉链2毛钱,做一个裤子前袋3毛5分钱。汪成说,熟练工和新手之间的差别很大,多的一个月能赚到1200元左右,新手一个月只能赚500元左右。另外,汪成还请了一个技术老手做厂长,月薪900元加提成。

3.经营

依靠之前在外地打工时积累的渠道资源,汪成对工厂的业务量并不担心,2008年11月份以来,华成制衣厂已经接了4个订单,加工了3000多件服装。衢州柯城区可利儿服饰厂提供的订单业务,足可以组织30个工人开工,而且业务量一直能保证到2009年底。

汪成打工时做的外贸,从工作量来说,办工厂和做外贸相差很多:以前汪成只要工作4个小时,上班也只要打打电话看看文件。现在他要和工人们一起做,辛苦了许多。打工和创业哪个更合适?汪成说他自己也考虑了很久,毕竟外出打工的投入更少,风险更低,平时更轻松,而且收入也不见得少。最终,汪成得出的结论:在家乡创业是他更好的选择――创业和打工的心态不一样,创业还肩负着一直以来的理想,同时让同村的妇女有工作做,很有成就感。

案例点评:

城市工业是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孵化器,企业、市场是培养、锻炼农民的大熔炉。打工的收获不仅在于获得一定劳动报酬,更重要的是打工者本人的成长:在工业化、城镇化先导地区经风雨、见世面,掌握从事工商服务业的技能,积累务工经商的经验等。农民工回乡创业,增加了自身收入,解决了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也顺应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区域转移的趋势,成为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基本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