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小心理大道理
49196200000017

第17章 困难是阻碍,也是价值

苦难不是阻碍,是成功的财富

困难的价值在于,轻易得到的东西我们不会珍惜;

困难是阻碍,因为它延长了成功的时间。

所以我们离不开困难。

苦难是我们每个人都害怕,但是又不得不面对的东西。佛家说:“苦是人生最真切的感受。”那么我们能不能从苦难中获取什么呢?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年轻的时候,被一位姑娘的美丽、聪慧所吸引,并深深爱上了她。

他们经常在一起谈论人生和文学。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多,罗兰再也无法掩藏内心的情感,于是就向这位姑娘倾吐了爱慕之情。但是却得到了姑娘婉言拒绝。对于暗恋已久的罗兰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于是他沉浸在这样的痛苦中,无法自拔,对生活和学习都失去了兴趣。

直到某一天,罗兰突然醒悟了,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堕落下去:“我不能就这样一蹶不振,我可以支配一切,包括那些痛苦和忧伤。我要做痛苦的主人。”

就这样,他重新振作起来,并创作了巨著《约翰·克里斯朵夫》。

在面对困难的时候,罗兰将体验到的苦难转化成一种精神力量,创作出作品,从沉沦走向振作。这本是我们每个人在面对苦难的时候,都要经历的路,但是很多人却一直沉陷在苦难、挫折中,被苦难打倒。

罗兰的这种转化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升华”,也就是将负面的情绪进行转移,变成比较崇高的思想或者行为。

佛说:“苦是人生最真切的感受。”我们的一生会面对很多苦,如果能将这些苦,这些感受升华成精神力量,那就是我们无穷的财富。

和明天比起来,现在经历的挫折算不上什么

在我们的思维中,似乎周围的人都比我们幸运,都比我们过得好。我们常常夸大自己遇到的问题,总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似乎自己很需要这样的挫败感。而有的人也会自我激励,这样的激励让那些人更享受自己当下的生活、更富有创造力。

其实我们也有这样的经验,当一件事情过去之后,过一段时间再回头看,这件事情已经不算什么了。所以笔者也就给这一小节取名叫“和明天比起来,现在经历的挫折算不上什么”。这在心理学中,叫“盲目乐观原理”。这是由布克和奥斯古德提出来的。他们将这种普遍的认知提升到了原理的高度。

1978年,玛特琳和斯当列举的“盲目乐观原理”的证据中就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被回忆起来的事情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所以当你在遭遇挫折和不悦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前后看看,而不是盯住当下这一点。要明白,一切都可以过去,明天会到来。

谁让我们丢了梦想

当我们从学生变成社会人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溜走,都会感慨自己没有了梦想。是的,很多人都没有了梦想。埋怨一阵之后,我们也就和很多人一样忘记了梦想。因为社会残酷,所以我们不得不遗忘梦想。

但是,真的是现实让我们丢了梦想吗?

迪斯尼乐园和迪斯尼的影片举世闻名,而且迪斯尼的梦幻色彩,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但是有多少人想过,迪斯尼创始人鲜为人知的坎坷故事呢?

创始人沃尔特·迪斯尼年轻时,梦想着当一名艺术家,于是就带着作品到《明星报社》去应聘。然而,报社主编觉得他的作品没有思想,拒绝聘用他。迪斯尼知道面试结果后,非常沮丧。身无分文的他,不得不流落街头。

迪斯尼为了养活自己,找了一份临时工作,报酬很少,但是他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仍然坚持创作。

后来迪斯尼获得了去好莱坞摄制卡通片的机会,可是他还是没有得到对方的认可,他再次变得一无所有,但是他仍然坚持创作。

后来,迪斯尼再次鼓起勇气将自己米老鼠的作品,给好莱坞的一位导演看。导演看后,非常欣赏他的作品,立即录用了他。就这样,迪斯尼走上了卡通道路,最终获得了成功。

试问,我们的梦想真的是因为现实原因而失去的吗?过去的人经历的挫折就不是挫折了吗?事实上,任何时代都有它的现实性,但现实不是磨灭梦想的理由,磨灭梦想的是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会遭遇挫折,能够从挫折中走出来的人很少。而那些能从挫折中走出来的人,逆商都比较高。逆商是指在逆境中的反应方式,体现了一个人应对挫折、逆境的能力。

逆境是馅饼,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从逆境中尝出甜头。因此,尝不到的人丢了梦想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此,想要获得成功,就要提升自己的逆境情商,其中一个办法就是体验逆境。

提升意志力,与惰性作斗争

从某个角度来说,懒惰是有利的,因为懒惰可以让我们享受生活。但是懒惰是我们成功的阻碍。有的时候,就差那么一点点就可以成功,如果我们能再努力一点就好了,然而我们却选择了懒惰。

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她的成长之路非常曲折,因为她在19个月大的时候因为猩红热失去了视觉、听觉。不久,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这意味着她以后的生活将在无法看、无法听、无法说的情况下度过。

可以想象,这样的生活对一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但是她的家庭教师沙利文教她学习盲文,通过盲文就可以与外界进行交流。尽管这样,想要坚持下来却很难,然而最终她还是坚持了下来,并在1900年秋,被哈佛大学雷帝克里夫学院录取。1904年,海伦·凯勒取得了哈佛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她最终写出了优美深刻的文字,并被世人熟悉。

这是一个靠坚强意志克服困难的故事,海伦·凯勒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有的时候,要克服我们的惰性,还需要与我们的习惯斗争。

一位商人在面对比较烦人的情况时,都会喝上一点小酒,这样才能放松自己的心情。但是每次喝完酒,他并没有因为心情放松了就立即去处理问题,而是去睡觉。后来他意识到这是懒惰的表现,于是下决心改。每次想喝又不能喝,这让他很难受。于是他就鼓励自己,不喝会有更大的收获。就这样坚持下来,而往后的事实证明,不喝酒,他的工作劲头越大。

心理上的麻木和接受危害都是意志力薄弱的表象。

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意志力薄弱的表现,但是极其隐蔽,比如有的时候会以放松的借口出现。因此,在生活中,要注意觉察,如果它成了你克服困难的借口,就一定要想办法改正自己的这个习惯。

懒惰是我们的本性。因此,要克服懒惰,需要我们提升自己的意志力,并付出极大的努力。

我们比困难强大

一个人想要取得别人无法取得的成就,就必须克服和面对比别人更大的困难。反过来说就是,一个人克服和面对的困难的大小决定了他未来的成就。

一位名叫阿费烈德的外科医生在解剖尸体时,发现那些病变的器官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糟糕,反而比正常器官的机能要强。因为这些器官在抵御病变的过程中,要与疾病抗争。

他最早是在肾病患者的遗体中发现的,当他从死者的身体中取出肾脏时,发现这个肾要比正常的大得多,而且另外的一只也很大。在多年的解剖工作中,他在心脏、肺等人体器官中,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

于是他从医学的角度分析认为,患病器官在和病毒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功能不断增强。他在艺术院校的调研中,发现那些有生理缺陷的教授,在艺术领域却颇有成就,这些生理缺陷根本就没有妨碍到他们。

由此,阿费烈德将这种现象称为“跨栏定律”,即一个人的成就取决于他遇到的困难的程度。树立在你面前的障碍越高,意味着你将取得的成就也越高。因此,在你面对困难的时候,勇敢面对,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不要让沮丧夺去你的功劳

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要努力,但是有的时候努力了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有的人会一蹶不振,而有的人还是继续努力,而不同的选择造就不同的人生。

大家都知道美洲豹是速度和力量的象征,它拥有强大的狩猎能力,在这方面甚至比狮子还强。

它们的狩猎并不是每次都能够得手,所以当它们在一天的捕猎活动中,连续七次失手的话,就会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它们会死去。研究者发现,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原因是体力的消耗,另外一个原因是心理上受到的打击。因为它们会为在努力之后仍然得不到应有的成果而沮丧、失落。

鳄鱼就表现出和美洲豹不一样的特质,相比之下,鳄鱼的失败率更高,有的时候一年半载也没有收获,但是它们并不会沮丧,也不气馁,而是安静地等待下一次机会的到来。等到有机会的时候,就一跃而起,就算有失败的时候,它们也并不气馁,而是继续等待。

美洲豹和鳄鱼的例子,就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例子。每个人都会面临困境,在面临困境的时候,你是选择沮丧还是选择养精蓄锐、择机而动,全在于自己,选择带来的后果不仅仅可能关乎生死,而可能让你拥有不同的人生。

有时候,失败只是提醒你方向错了,并不是对你的付出进行全盘否定。美国联邦快递的创始人史密斯提出的“史密斯论断”就指出:一件事情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结果失败,并不可耻。

我们都不会珍惜轻易得到的东西

“物以稀为贵”、“奇货可居”这些情况都让我们在获得一些东西上存在难度,所以这些东西在我们心中就显得更珍贵,当我们得到的时候,就更有成就感。

A女士喜欢收藏旧家具,所以只要有时间,她就会去逛家具市场或者古董市场。有一次在逛街的时候,她就看上了古董店的一个旧式衣橱,衣橱上的雕刻特别精致。但是衣橱的要价是一万元,这个价钱用来买一个旧式衣橱显然是有些贵了。她觉得3000元买下来应该差不多了。于是她向营业员还价到1500元,这个营业员爽快地答应了。可是这位女士并不高兴,因为这么爽快的回答,让她觉得这件衣橱值不了1500元钱,自己在价钱上吃了亏。所以最后不是很心甘地拿下了衣橱。

事实上,她的确买了一件好衣橱。因为来到她家里看见这件衣橱的人都夸她有眼光。可是因为营业员给了她衣橱不值那个价钱的印象,所以她一直有被欺骗的感受。

我们遇到和这位女士一样情况的时候,也会有被骗和吃亏的感觉。生活中这样的心理到处都存在。我们往往不珍惜容易得到的东西。

心理学的研究者在做关于目标和成就的研究时发现,艰难的目标比容易的目标更具有激励性。也就是说,目标实现起来越有难度,我们体验到的成就感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