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李嘉诚的处世之道
49007800000006

第6章 立德:厚道是品德,更是利益(2)

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说一个管理者如果能够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那么不用他下命令,下属也会行动起来。如果管理者自身行为不端,即使制定各种制度,员工们也不会服从。“自我管理”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永远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因为其中包含着一个企业家成功的要诀。

作为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曹操一直以治军严明而著称。有一次,曹操带领人马经过一片即将收割的麦地,突然有一群小鸟飞出,使曹操的战马受到了惊吓,等曹操把战马驯服后,才发现一大片麦田已经被战马践踏了。

因为曹操曾经下令,凡是践踏麦田者,一律斩首,所以他立刻对执法官说:“我的战马践踏了麦田,请你按照军法治罪吧。”

执法官闻听大惊,急忙说:“丞相身系天下安危,不应该被治罪。”

曹操怒斥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何况是我,身为丞相不能以身作则,以后我还怎么服众。”说完之后,他执意让执法官按照军法处置自己。

这时,将士们纷纷跪倒在地,请曹操暂时先为天下的黎民百姓着想,从轻处罚自己。

曹操思考片刻,对将士们说:“也好,但是死罪能免,活罪难逃,我自割一段头发,以示惩罚,如果再有下次,一定按照军法处置。”说完之后,曹操就拿起宝剑割了一把头发,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割发守法”的佳话。

曹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将士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以身作则的目的,就是通过管理者的示范作用,来让公司的其他员工完全遵从公司的规章制度。

荀子曾说过:“官人守法,君子养源,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这句话的意思是,官吏要遵纪守法,君主要修养本源(仁德),源头清澈,支流必然清澈,源头浑浊,支流一定浑浊。越王勾践喜好勇士,所以越国的老百姓大多能在战场上不怕牺牲,奋勇杀敌;楚灵王喜好腰细的宫女,楚国的好多女子为追求瘦身而饿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我管理是一名管理者让属下信服,成大事的基本因素。

应该给员工机会去改正错误

职工平时马马虎虎,我一定会批评,但有时做错事你应该给他机会去改正。

—李嘉诚

李嘉诚待自己的下属谦和平易,对待员工非常体贴,员工有什么苦难,李嘉诚知道的话,都会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在李嘉诚看来,自己做企业也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能够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作为一名企业的经营者,如何和自己的员工、合作者相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在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企业的领导者对待员工的态度常常会不尽如人意,他们一旦发现员工在工作中犯了错误,令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失时,时常会给予责骂或者批评,或者干脆开除,一点儿情面也不讲。

李嘉诚深知,经营企业绝非易事,犯错是时常有的事。对于公司里那些犯错的员工,李嘉诚在命令其改正的同时,他也会带头检讨,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尽量不给部下留下失败的阴影。就像他说过的那样:“凡事都留个余地,因为人是人,人不是神,不免有错处,可以原谅人的地方,就原谅人。”

当然,李嘉诚善待下属也不是盲目的,在为下属的利益考虑的同时,李嘉诚会严格要求他们的自身素质,有的时候,一些新来的员工工作效率比较低,做事情不够专心,李嘉诚会立刻提醒他们注意改正:“我很不喜欢人说些无聊的话,开会之前,我曾预先几天通知各人准备有关的材料。到开会时,他们已经预备了所有的问题,而我自己也准备妥当。所以在大家对答时,不会浪费时间,因为如果你想精简,而你的下属知道你的想法,也就能够做出好的配合,从而提高办事效率。”

在长实公司,越是被李嘉诚重用的员工,所挨的批评也就越多,但是被李嘉诚批评后,这些员工并不会被扫地出门,也不会受到严厉的责罚,李嘉诚会给他们改正的机会。李嘉诚认为,谁都不会希望自己经常犯错,只有经历过失误,并且能够从中学会新的东西,以后才不会在同样的路上摔倒第二次,企业为员工的错误埋单也就值得了。正如李嘉诚预想的那样,经过了这样的锤炼,那些犯错的员工果然大多会有所作为。

一次,李嘉诚公司里的一个年轻的经理去与外商谈判,由于外商的态度蛮横,不仅对这位经理颐指气使,还对合同指手画脚,提出了许多无理的要求。这位经理一忍再忍,最终因为忍受不了外商的咄咄逼人,而和他大吵了一架,两个人不欢而散,合同自然也没有谈成。

李嘉诚知道这件事后,叫人把这位经理叫到自己的办公室,这位经理心想:“损失掉这么大一笔生意,肯定会被老板骂一顿,开除自己也是理所当然的。”当他战战兢兢地站在李嘉诚面前时,李嘉诚却一反常态地没有责骂他,而是和他讲了许多在谈判时应该注意的细节和技巧,并说自己已经和那位外商沟通过了,对方承认是自己有错在先,愿意就合同的条款重新谈判。因为这位年轻的经理已经和那位外商打过交道,对于具体事务比较了解,所以还是由他去谈判。这次,年轻的经理吸取上次的教训,把合同签了下来。

对于员工的犯错,李嘉诚始终持包容的态度,他认为一个人会犯错误,就意味着他不是一个循规蹈矩、安于现状的人,而是一个具备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精神的人。身为这种员工的领导者,就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鼓励他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误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能够在错误中学会成长。

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在面对员工犯错时,要学会包容他们,并且帮他们改正,这样的话,员工会越来越和企业一条心,能够和企业一起成长,这样的员工自然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允许手下人犯错,这不仅仅是一种大度的体现,更是凝聚人心的立德方法。

基辛格是20世纪最有威望的外交家之一,他之所以如此有魅力,受到大家的喜爱,正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一位曾经在基辛格手下工作过的员工说:“他作为一个领导者,很少发怒,即使在部下犯下很大的错误时也是这样,给予合理引导,以便从失败中更快地走出来,而不是大声责骂。”

在基辛格担任美国国务卿的时候,每天都很忙,有很多工作要等着他去处理,而作为他的秘书,自然也是义不容辞地要为基辛格处理各种事务,十分劳累,常常从早忙到晚,没有休息的时间。有一天,基辛格告诉他的秘书在下班前要准备好第二天的会议报告,一定要在明天开会之前给他。秘书虽然答应了,但当时他已经累得头昏脑涨,很快就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

第二天,基辛格向秘书要这份报告时,秘书才想起来自己根本没有准备,秘书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一个巨大的错误。秘书心想这一次自己肯定会丢了工作,被基辛格开除。但基辛格当时什么也没说,等基辛格忙完会议的事情,秘书走进他的办公室,主动递上了自己的辞职报告。基辛格看到秘书的辞职报告,大吃一惊,他问秘书是不是因为今天的事情选择辞职。秘书说是。基辛格对秘书说不要一犯下错误就想到辞职,如果人人一犯错误就辞职,那大家都待在家里好了,因为人人都会辞职。

然后当着秘书的面,基辛格将辞职信扔进了垃圾桶里。基辛格对秘书说:“犯错不要紧,关键是从中接受教训,我允许我的部下犯错误,但不允许犯同样的错误。”这句话影响了秘书的一生,也由此可以看出基辛格的人格魅力和良好品德。

在中国,大多数企业都只是激励成功,而不包容失败。其实,对于员工来说,管理者在其失败时向他伸出的一只手,比在他成功时管理者用两只手拍出的掌声,更容易让他感动。其实,对于管理者来说,容许员工犯错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是领导者处理好与下属关系不可缺少的品质,而且也能够给企业带来诸多好处。

领导者对于下属的非原则性错误,不要穷追猛打,在批评时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教育人,而不是以一种近乎刻薄的方式去挖苦打击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下属的拥戴,推动企业的发展。

多为员工考虑,让他们得到应得的利益

虽然老板受压力较大,但是做老板所赚的钱,已经多过员工很多,所以我事事总不忘提醒自己,要多为员工考虑,让他们得到应得的利益。

—李嘉诚

现在的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商业竞争更是激烈异常,很多经商者在经过奋斗之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就开始目中无人起来,认为自己能够有所成就是因为自己聪明能干,全然没有将当初和自己一起打拼的人放在心上。

这种思想是最要不得的,古语有云:“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最怕的就是在有所成就后便心浮气躁,趾高气扬,将当初和自己一同奋斗创业的元老一脚踢开,这样做非常让企业员工寒心,大家便会对这家企业失去信任,久而久之,这家企业也会随着人心的流失而关门大吉。

人力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是靠员工,现如今的世界正迈向一个知识与科技并驾齐驱的崭新时代,企业想要长远发展,就要依靠员工作为知识与科技的载体,令企业良好运作。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所以,作为企业的经营者,不能一味地考虑企业获得的利润,而去盘剥员工的利益。

只有多为员工考虑,让员工得到他们应得的利益,员工才能安心在企业工作,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能力。李嘉诚对待员工的态度就非常好,他常说:“一家企业就像一个家庭,他们是企业的功臣,理应得到这样的待遇。现在他们老了。作为晚一辈,就该负起照顾他们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