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怎能不懂博弈学
48974200000019

第19章 先下手不一定强(3)

义熙六年春,卢循和徐道覆趁刘裕北伐南燕,后方空虚之机,实施北征。他们率军在始兴会合,然后分东西二路北上,进入湘州与江州诸郡,一路势如破竹,声威大震。徐道覆力主东进,卢循犹豫数日才勉强同意,遂自桑落洲进抵淮口,逼近兵力不过数千的建康。

徐道覆建议从新亭进军白石,然后烧掉战船登陆,分几路进攻刘裕。

卢循打算采取尽可能保险的策略,对徐道覆说:“根据敌军的慌乱程度来看,他们自会在几天内崩溃散乱。现在,决定胜负也就是一个早上的事,一味凭侥幸在战场上投机取利,既不是一定能战胜敌人的办法,又会损兵折将,不如按兵不动。”

刘裕登上石头城,遥望卢循的部队。最初看见他们向新亭方向移动,刘裕脸色稍变,恐怕卢循发动突然袭击。后来他看见敌军船只回到蔡州停泊下来,马上调动各路军队转移集中,砍伐树木在石头城和秦淮河口等地全部立起栅栏。同时,他命人尽快整修越城,兴筑查浦、药园、廷尉三座堡垒,派兵在那里把守。结果,卢循兵临建康近两月,兵疲粮乏,被迫于七月初退还寻阳,最后兵败投水自杀。

卢循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不应该受到对方状态的影响,而应一鼓作气,渡过长江,这是他的最优策略。作为进攻的一方,无论对方是已经调集了人马还是没有调来人马,他的策略都可以保证自己的锐气不被挫伤,并且制造最大的压力。

除了同时出招之外,还有一种方式是参与者的行动相继发生,轮流出招。每个参与者在轮到自己的时候,必须展望一下他的这一步行动将会给其他人以后的行动造成什么影响,反过来又会对自己以后的行动造成什么影响。也就是说,相继出招的博弈中,每一个参与者必须预计其他参与者接下来会有什么反应,据此盘算自己的最佳招数。这种向前展望、倒后推理的方法非常重要,是确定策略时的一个基本准则。我们同样可以用发生在两大媒体之间的一场战争作为案例来说明,不过这一次是价格成为双方交火的炮弹。

1994年夏天,《纽约邮报》试验性地把报纸零售价降到了25美分,不久,其主要对手《每日新闻》做出反应:把价格从40美分提高到50美分。

这件事看起来颇有些耐人寻味,其实不过是一连串博弈行动的结果而已。

原来,两份报最早的价格都是40美分,但《纽约邮报》认为报纸的零售价应该涨到50美分才更合适,于是率先采取了行动。而《每日新闻》则借机把价格停留在40美分上,结果《纽约邮报》失去了一些订户以及由此带来的广告收入。当时《纽约邮报》认为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但《每日新闻》的价格却一直按兵不动,《纽约邮报》颇为恼火,认为需要告诉《每日新闻》:如果有必要,它有能力发动一场报复性的价格战。

当然,最可信的证明就是真的发动一场价格战,但那也会对自己造成损失,形成两败俱伤的局面。因此,《纽约邮报》的目标是既要让《每日新闻》感到威胁的可信性,又不投入真正战斗的费用,于是它设计了一种让《每日新闻》提价的战术,进行了一次试探性的力量显示,就是把价格降到了25美分。销量立竿见影地上升了,而《每日新闻》也认识到了其用意,放弃了投机心理,采取了明智的妥协策略,也将报价提高了10美分,它既不敢也不愿激怒《纽约邮报》,再者涨价对它来讲也并不吃亏。从双方的支付情况来看,这也正是双方的优势策略下的结果。

博弈学专家告诉你

假如你有一个优势策略,请照办,不要考虑你的对手会怎么做。

假如你没有一个优势策略,但你的对手有,那么就假定他会采用这个优势策略,相应选择你自己最好的做法。

警惕危险的第三方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故事。东吴大将陆逊火烧连营,战败了蜀军,然后率数万大军追击。吴军一直追到鱼腹浦,忽见前面的一个乱石堆挡住去路,一阵杀气冲天而起,却不见一兵一卒。陆逊询问当地的人,一位老者告诉他们:“这里叫鱼腹浦。诸葛亮入川的时候,用石头排成阵势列于沙滩之上。”陆逊心中诧异,于是带了人马去阵中观看,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遮天盖地。陆逊回寨,叹了口气:“孔明真‘卧龙’也!我比不上他啊!”急忙下令班师。

今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段故事,只能把它作为一段美丽的传说。实际上,当时使陆逊放弃追击蜀军的,并不是诸葛亮,而是曹丕。

在当时,魏、蜀、吴三国就像三个实力各不相同的枪手,在两两火并之前,必须同时小心第三方。当时,西蜀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成为相对弱小的一方,面临被吴国入侵及至吞并的危险。假如当时没有曹魏的存在,两个国家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与外界隔绝的,那么,要想阻止吴军长驱直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尽管蜀国面临灭亡的危险,但曹魏的存在构成了必要的制约。

在吴蜀大战的过程中,这一原理就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正因如此,尽管刘备和诸葛亮一直口口声声把北伐曹魏作为自己的主要战略目标,但是真实情况又怎样呢?当大将黄权归蜀之路被切断而被迫投降曹魏后,刘备并没表现出多大的愤恨,甚至说:“黄权被吴兵隔断在江北岸,欲归无路,不得已而降魏。是朕负权,非权负朕也,何必罪其家属?这些话已经把他当时的内心真实想法暴露无遗。

假如吴军真要长驱直人攻打蜀国,那么,它就必须从北部与曹魏接壤的边境抽调兵力。曹魏虽然不会贸然入侵一个全副武装的吴国,不过,如果陆逊率大军深入蜀地之后,曹丕也必定难以抗拒这种诱惑。对于一举干掉这个曾经让他父亲从赤壁狼狈逃窜的麻烦邻居的大好机会,他绝不会放过。陆逊正是通过倒后推理,预计到一旦他们进攻蜀国,曹魏军必然大举南下,因此才迅速回兵。不久,他果然听说了曹魏调兵遣将的消息。

在相继出招的动态博弈中,每一位参与者的策略都必须基于对另一方策略的预测。可是在现实世界的博弈中,参与者往往并非两个,这时候,除了预测对手的行动之外,还必须对第三方的策略有清醒的估计。这一类故事对于我们的启示意义在于,博弈中可以通过放弃自己的攻击机会,而取得更好的结果。你的幸存机会不仅取决于你自己的本事,还要看你威胁到的人。一个没有威胁到任何人的参与者,可能由于较强的对手相互残杀而幸存下来。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其中就包含着深刻的博弈论智慧。

博弈学专家告诉你

博弈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者的人数。参与的人越多越好,参与的人越少越糟,即便声同一个博弈里也是如此。但是,两个敌对国家难以和平共处、三个敌对国家就能恢复稳定局面的结论,并不意味着若有四个敌对国家就更和平。

选准进攻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