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成长手册——交际篇
48965300000066

第66章 正确区分友情与爱情

不少青少年在与异性交往时常常会遭到种种非议,甚至被老师、父母所误解,以至于痛苦万分。因此,正确区分爱情和友情,不仅对当事人自己,而且对家长、老师及周围的人都是有益的。那么,究竟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友情呢?

所谓的爱情是男女之间发自内心的相互爱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强烈的、忠贞的、专一的感情。它建立在男女友谊的基础上,但比友谊更深,即有着特殊的内容—以要求彼此结合为目标。爱情的特征表现为:

1.对等性。以互爱为前提,双方的情投意合、感情的共鸣是不可强求的。

2.专一性和排他性。是一个男子与一个女子的爱慕关系,具体是指个体一旦与特定异性发生爱情时,只爱恋这一异性,而对其余异性都予以排斥,同时还会本能地抗拒任何同性对自己的恋人过分亲近,把恋人视为自己“独有”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对象。

3.冲动性和持久性。爱恋的双方由于相互亲近引起性意识的敏感反应,出现了强烈的情感冲动。外国心理学家甚至把冲动性作为判断爱情的一个重要标志。而爱情的持久性是指爱情经得起时间的延续、空间分离和人生道路上的种种考验。如意大利有一对恋人,38年前因一场大火而彼此断了音讯,他们整整寻找了38年才重逢,喜结良缘。

除了爱情,还有一种美好的情感那就是友情。所谓友情就是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和目标之上,以真诚、信任为基础的同志或朋友间的深厚感情。它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同情、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等,具有广泛性、公开性的特点。友情在青少年眼中显得尤为珍贵,无论同性或异性,由于朝夕相处,他们共同探讨学习、工作、娱乐、人生等问题,共同分享着喜悦、激动、苦闷和烦恼。正如俄国大诗人普希金所说:“不论是多情的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亲密的友情。”

据上所谈,我们不难看出,爱情与友情两者的根本区别,其中专一性、排他性`、冲动性是区分爱情与友情的重要标志。爱情具有专一性和排他性,而友情具有广泛性、公开性和非排他性。爱情具有强烈的冲动性,而这在异性的友情中却很难看到。爱情可以在友情的基础上产生,但爱情并非友情,我们必须划清爱情和友情两者的界限,特别要正确对待男女同学之间的友情。

有一事例可使我们从中得到启示:某校一语文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男生小李的簿子上写满了“我爱胡××”的句子。原来男生小李和女生小胡都是班干部,平时工作中接触较多,小李渐渐对小胡有了好感,并产生了爱慕之情,甚至情不自禁地将这一情感流露在作业本上。在语文老师的耐心疏导下,小李决心用理智来调节自己的感情,不让男女同学间的事情超越友情的范围。这以后,小李和小胡仍然保持着男女同学之间纯真的友情。这一事例告诉我们,与异性同学交往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提倡男孩女孩之间的广泛接触、友好相处。在相互交往中,不管男孩还是女孩,不要先把性别作为是否可以接触的前提,更不能人为地设置影响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心理障碍,因为男孩女孩之间的正常交往,对于培养我们健全的心理状态是大有益处的。

2.要掌握好交往的尺寸。少男少女交往宜广不宜专,宜疏不宜密,即交往面尽可能广泛一些,交往频率尽可能稀疏一些,不要过于频繁。

3.要理智处理。珍惜少男少女之间纯真的友谊,要将少男少女之间的感情控制在友情的范围内,切莫因感情冲动,影响和破坏了少男少女之间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