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成长手册——交际篇
48965300000017

第17章 别忘了握手的“规矩”

握手是人们见面时最常用的一种礼节。关于握手的起源,有一些有趣的传说。其中流传甚广的一种说法为:在古时候,人们见面时,为了表示友善,先要伸出右手表明自己未拿武器,然后再两手紧握。以后握手相沿成习,成为一种表示友好的礼节。握手最早流行于欧美,现已遍及世界各地。貌似简单的握手,却蕴含着复杂的礼仪细则,是显示一个人有无教养的重要标志。握手不仅仅是一种见面的礼节,它还承载着丰富的交际信息。比如:与成功者握手,表示祝贺;与失败者握手,表示理解;与同盟者握手,表示期待;与对立者握手,表示和解;与悲伤者握手,表示慰问;与欢送者握手,表示告别。能在各种场合轻松自如地与各式各样的人握手,是人与人交往必备的基本功。

1.标准的握手姿势是什么?

A.伸出右手,手掌与地面垂直

B.伸出左手

C.伸出右手,掌心向上

2.晚辈拜见长辈宜用哪种握手方式?

A.控制式

B.扣手式

C.抓尖式

3、贾先生与曾小姐相遇,握手时该谁先伸手呢?

A.曾小姐

B.贾先生

C.同时伸手

4、同时要与许多人握手,该按什么顺序呢?

A.先晚辈后长辈

B.先客人后主人

C.先女士后男士

5.握手的力度以多大为宜?

A.很轻

B.很重

C.稍稍用力

6.老友重逢,握手的时间以多长为宜?

A.长久

B.尽量短

C.持续1~3秒

7.与人握手的一刹那,应怎样看着对方?

A.和颜悦色

B.眼睑低垂

C.左顾右盼

8.握手时四目交投的时间以多长为宜?

A.6秒以上

B.2秒以内

C.4~6秒

9.与陌生人握手时应怎样问候?

A.How are you

B.How do you do

C.Hello!

答案:1—A、2—B、3—A、4—C、5—C、6—A、7—A、8—C、9—B

分析:握手不是随随便便地伸手就握,而是要讲求一定的姿势的。不同的握手姿势传递着不同的语意。错误的姿势非但不能传递友好的信息,反而会影响相互间的友谊。握手的姿势主要有如下几种:

1.平等式。右手手掌和手指全面地接触对方的手,手掌与地面垂直,手指微微内屈,掌心凹陷,然后稍稍用力一握。这是一种礼节性的握手方式,是亲切、友好的表示。社交场合多采用这种方式握手。

2.乞讨式。握手时掌心向上,好似乞丐在乞讨。这样握手并非是谦恭的表示,而是可怜,在对方的眼里无异于你在告诉他:“我很顺从,乐意受你支配,乐于效劳。”在社交场合切忌用这种软弱顺从的姿势与人握手。虽然在一般情况下乞讨式握手是低三下四的表示,但有时也会出现例外。

3.控制式。握手时掌心向下,显出一副傲慢的样子,仿佛自己绝对地高人一等,而且似乎还有时刻想控制他人的欲望,据有关人士研究证明,那些地位显赫的权贵,一般是不主动与人握手的,到了万不得已非要把手伸出来时,他们便会采用这种方式与人相握,以使对方处于受支配地位,时刻不忘向他人表现自己的不可一世。

4.扣手式。双手紧握对方的手并上下轻轻摇动,好似给对方戴了只温暖的手套。这样握手比用一只手相握更显得真挚而热情。如果你为了表示热情的欢迎、诚挚的感谢,用这种方式就比较恰当。这种握手方式在西方被称为“政治家的握手”。政治家们为了笼络人心,一般都是用这种方式与人相握,以表示他的热情。扣手式握手主要适用于下级对上级,或者晚辈对长辈。如果是初次见面就不宜采用,否则,你如此的热情,对方还以为你是有求于他呢。在桌上代表企业握手,也不宜采用这种方式,因为扣手式握手还包含着肯定契约的语意,假如你根本不想与对方达成任何协议的话,你如此这般地一握,多半会把事情全都给弄砸了的。

5.抓尖式。握手时不是用手握住对方的整个手掌,而是轻轻地触一下对方的几个指尖。用这种方式与人握手,不管你的脸笑得多么灿烂,你的嘴讲得多么甜蜜,但你那高傲的一握却凉透了人的心脾,让人觉得你是那么不可亲近。

6.死鱼式。握手时把右手全部交给对方,摊着手掌一动不动,任由对方摆布。对方握你一握,你也是半死不活地没有一点儿反应,对方握着你的手活像握着一条死鱼。这样的握手让对方在刹那间就会领略到你的冷酷无情,同时还会觉出你做人的软弱与消极。

7.虎钳式。握手时用拇指和食指紧紧地攥住对方右手的四指关节,手像老虎钳般用力抓住对方,握得他手指酸痛。如此粗鲁放肆地握手,是十分令人反感的。若非绿林中来的英雄好汉,一般的斯文人是不宜采用这种方式握手的。

8.木棒式,握手时大老远地就伸出一支木棒似的胳臂,直挺挺地抓住对方的手不停地摇晃。这种握手方式会使双方的距离无形间被拉大,因为这样握手实际上等于是在告诉对方:“咱们彼此井水不犯河水,我不想侵犯你的势力范围,同样我也不希望他人入侵自己的领地,咱们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为好。”

在以上几种握手姿势中,除平等式和扣手式外,其他几种方式都是不礼貌的,在社交场合能避免则尽可能地避免。

在社交场合,标准的握手姿势应该是平等式,即大方地伸出右手,用手掌和手指稍稍用力握住对方的手掌,微微地掂一掂,向对方传递出诚挚友好的情意。因此,题1应选择答案A。答案B,伸出左手与别人相握是严重的失礼,这比该握不握更糟糕。握手一定要用右手,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右手受伤或是太脏了不能使用,应该主动道歉并加以说明。答案C,是乞讨式握手,它说明握手人不但极其软弱,温顺得像只绵羊,而且还有严重的自卑,老觉得自己比人矮了一大截,在社交场合总是处于受人摆布的地位。

题2应选择答案B。晚辈拜见长辈用扣手方式握手,晚辈那充满阳光的双手,那谦恭备至的神情,使长辈倍感温暖。答案A,选用控制方式握手,晚辈一伸手立刻就让长辈觉察出了这后生小子的可畏,不由得要提高警惕:“这个人想凌驾于我之上,我最好当心点儿。”答案C,用抓尖方式握手,长辈握着那冰冷的指尖,好像握住了凛冽的北风。如此自视清高的年轻人,一伸手就拒人于千里之外,让人不可接近。因此,控制式和抓尖式两种方式都不宜采用。

既然握手是一种公认的见面礼节,那么,握手就自有一套握手的规矩。一般来说,在上下级之间,上级伸手后,下级才能伸手相握。在长辈与晚辈之间,长辈伸手后,晚辈才能伸手相握。在男女之间,女士伸手后,男士才能伸手相握。在主客之间,主人伸手后,客人才能伸手相握。双方见面时,作为下级、晚辈、男士以及客人应先问候,待对方伸手后再与之相握。如果你不懂得握手的规矩,不顾对方的身份地位,就贸然伸手,若碰到对方根本就无意与你握手的话,那会让自己十分狼狈的。不过话又说回来,规矩是死的,而人是活的,谁先谁后不能教条似的照搬。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不必如此的死板。比如两人中说是上下级关系,但相互间的私交更源远流长,你说这两人见面还用分什么谁先谁后吗?按照握手的一般礼则,题3应选择答案A,即由曾小姐先伸手,贾先生应先向曾小姐问候,等曾小姐伸手后再同她相握。贾先生先伸手或是两人同时伸手都不太合适。当然如果贾先生先伸出手来了,曾小姐就应拿出点儿风度来,大大方方地与贾先生握手;视而不见,或者扭身离去,都是失礼的行为。

当一个人同时要与许多人握手的时候,他该先与谁相握呢?这得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假如有值得尊敬的人在场,那他就应该先与被尊敬的人相握,然后再挨个握去,假如大家的身份地位彼此彼此,那就再简单不过了,他要么从左到右,要么从右到左,顺序握下去就行了。所以,题4选择答案C是正确的,因为长辈、主人、女士等都属于被尊敬之列,先与女士握手符合握手的基本礼则。而其他两个答案恰好把顺序弄反了,会让长者和主人觉得你不尊重他。

握手的力度要适当,过重或过轻都不适宜。题5选答案A,握手的力度过轻,握手人好像几天没吃饭似的,要死不活地伸出其中一只软绵绵的手,手是放在对方的手中了,可给人的感觉却好像他根本不曾触及对方一样,对方一定会在心里犯嘀咕:“这人不是冷血动物,就一定是瞧不起我。”而答案B则用力过重,一伸手就像伸出了一把老虎钳,夹得对方疼痛难当,实在让人难以忍受;尽管他可能是出于一番好意想表示自己的热情,但对方还是会以为他是位大老粗。答案C最恰当,稍稍用力握住对方的手,不轻不重,恰到好处,他这么优雅地一握,一股暖流霎时就涌遍了被握者的全身。

握手时间也有讲究。握手一般是以手紧握持续1秒至3秒。匆匆握一下就松手,会让人觉得你是在敷衍。而长久握着对方的手,他又会认为你放肆,尤其是对女士和初次相识者,切忌长久握着别人的手不放。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又当别论,比如老友重逢、会见嘉宾等,握手时间就可以稍稍长一些。因此题6的正确答案是A。老友久别重逢,两双手长久地紧紧相握,千言万语就尽在这不言的一握中了。答案B匆匆地握一下就把手拿开,老友还以为你不高兴见到他哩。答案C适用于一般的社交场合,用于老友就显得有些见外了。不管对方美若天仙还是奇丑无比,你跟他握手的一刹那,都应该面带微笑,双目注视着他。这四目交投的几秒钟,实际上你就把一些信息传递给了对方:你非常有诚意,懂礼貌,而且充满了自信。题7的答案B,握手者双眼低垂,你像待字闺中的大姑娘般害羞拘谨。答案C握手时左顾右盼,不管你握得多么热情,可你的目光已经告诉对方你对他没一点儿兴趣,你根本不屑与他握手。因此题7应选择答案A,与人握手时应当和颜悦色。

握手时目光注视对方的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应过短。题8的答案A,长时间地盯着人看,仿佛对方是天外来客似的盯得他浑身不自在。可以长久地盯视小猫小狗小树什么的却不能如此这般地盯视他人。若是这样盯着一位漂亮小姐,别人一定会以为你起了什么邪念哩。即使人有羞花闭月、沉鱼落雁之貌,注视的时间也不应超过6秒。答案B那位握手者像是与什么不堪入目的丑八怪握手似的,向对方匆匆一瞥就把目光移开了,让人看不到一丁点儿握手的诚意。答案C注视对方的时间为4~6秒,这是最有礼貌的社交注视时间,就在这几秒钟里,你的热忱、你的友好、你的自信等,都通过眼睛这扇窗户传递给了对方,故题8应选择答案C。

双方握后的时候免不了要相互问候。在西方,问候语因场合的不同而不同。与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相见,相互交流的第一句客套话是:“How do you do?”。相当于中国人说声:“您好!”可是当他们第二次相见时就不能说“How do you do?”了,而应该说:“How are you?”,好比用中文说声:“怎么样,你还好吧?”比较熟悉的朋友之间的问候就比较随便,说一声“Hello!”即可,这就像在中国老朋友碰面时说声“喂!”一样。三种问候语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不可乱了方寸。题9的答案A向陌生人问声“How are you?”,对方会被你弄得莫名其妙:不知何年何月何日在何地见过你。称案C说声“Hello!”更是不合时宜,对方会在心里犯嘀咕:“没人跟你套近乎,何必如此热情,如此随便。”因此题9选择答案B较恰当,向陌生的朋友说声“How do you do?”,既客气又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