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国策报告(2013-2014)
48868900000021

第21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3)

五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要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就必须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完善推动城镇化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机制、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资源环境产权交易机制。实行最严格的环境监管制度,建立区域间环境联防联控机制,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

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新型城镇化规划公布后,也引来诸多专家学者的好评。普遍认为这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规划体现了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本质;同时,也将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机遇。尤其是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大、中、小城市建设将需要修建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以及电力、燃气、自来水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将创造大量投资需求和就业机会。同时,亿万农民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收入,通过转为市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这也会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总体来看,这是一部指导中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纲领性文件,内容全面丰富,总结并吸取了国内外城镇化工作的经验教训。同时,为了避免走弯路,规划认真总结了中国近年来城镇化的经验教训,包括: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等。尤其是对一些城市“摊大饼”式扩张,过分追求宽马路、大广场,新城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占地过大,建成区人口密度偏低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对一些地方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推进城镇建设,加剧土地粗放利用,浪费大量耕地资源,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加大地方政府性债务等财政金融风险的问题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和警告,并对日益严重的“城市病”如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不足以及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围绕以人为本,规划提出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等一系列举措,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并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有利于解决城乡二元分割、“土地城镇化”等一系列问题。

为确保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规划突出城镇化要体现生态文明、绿色、低碳、节约集约等要求。接下来,各地在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时,就要避免“伪低碳”,即: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计划建超高层大楼,但把每吨水从地面提升到几百米高的楼层,需要消耗大量化石能源,这是虚假的集约、低碳。真正的低碳城市应该是良好的环境质量和生态、便捷舒适的交通系统、适合居住的绿色建筑、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

总之,城镇化是现代化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城乡一体化解决流动人口融入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口的大规模流动是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庞大的流动人口的产生和存在不仅作为最活跃的生产要素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且还引发了最为深刻的社会变迁,劳动力的行业和职业构成、人口的城乡分布、社会的阶层结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都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解决好流动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持续良性运行的重要课题。

同时,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人口的大规模流动是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流动人口的概念在国际上被称为“国内移民”(internalmigration)。在中国主要是指在户籍制度条件下产生的,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的人口。其主体就是农业转移人口,但目前尚无明确、准确和统一的统计口径。曾有学者用六个“最”来评价中国的流动人口,“一个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群体,在最短的时间内,涌入最没有准备的城市,承托起规模最大的制造业,创造出数量最多的廉价商品,用最低廉的成本改写了世界经济版图。可见,流动人口的产生和存在不仅作为最活跃的生产要素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还引发了最为深刻的社会变迁。”围绕这一庞大的特殊的社会人群有序融入城市的问题,新发布的国家城镇化规划强调,要在加快改革户籍制度的同时,创新和完善人口服务和管理制度,逐步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

流动人口问题是中国城镇化不能承受之痛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2年中国城镇人口达到7.1亿人,城镇化率达到52.57%,已超过世界52.08%的平均水平。但包括李克强总理在一次谈话中所谈到的数据,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化率被高估,理由是超过2亿未获得城镇完整公共服务的农民工不应被计入城镇人口。35%的城镇户籍人口比重更能代表中国城镇化的真实水平。

国家统计局2013年5月27日发布的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农民工总数已经达到26261万人。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镇人口将达8亿,预计流动人口将达3亿多,2030年将有近4亿。如果再不着手解决城市外来人口的身份转换问题,将对经济发展形成制约和阻碍。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新型城镇化要在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方面实现打开突破口。其中关键是放开户籍管理体制,从解决长期举家迁徙的外来人口入手,给予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平等参与城镇开发的权利。对于全国人大在城镇化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脱离实际盲目造城的问题,则有必要重新研讨城镇化政策的设计,明确改革的思路,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引导城镇发展重点解决人的问题和城镇发展模式问题。

流动人口总体数量庞大,比例明显增长

总体数量庞大,比例明显增长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迁移,是中国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最为显着的人口现象之一。目前,中国的城市化仅实现了“地”的城市化,尚没有实现“人”的城市化。流动人口虽然进入城市工作生活,但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仅从上述监测调查报告中农民工的居住情况看,就有近4成农民工既无宿舍也无住房补贴。其中在工地或工棚居住的占10.4%,在生产经营场所居住的占6.1%,仅有0.6%的外出农民工在务工地自购房。住房问题仅仅是个缩影,更重要的是,制度的隔离客观上强化了流动人口的地缘、乡缘、亲缘关系,加剧了社会分化,在城市内部出现了新的二元结构现象。进入21世纪,中国流动人口总量继续增加,流动广度和跨度日益扩大,组织形式和流动方式日趋复杂,在保持其流动性等基本特征的同时,还呈现出更多复杂的特点和动向。

另据国家人口计生委2013年9月10日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中国流动人口数量已由1982年的687万增长到2012年的2.36亿,其中近80%是农村户籍流动人口,流动人口规模在短短20多年时间内增长了21倍。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迁移日趋活跃,并出现一些新的变动趋向。

流动人口总量持续增加,新生代流动人口逐步成为主体

近几年来,中国流动人口规模以每年1千万的速度增长。未来30年,还将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在劳动年龄人口中,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流动人口已占主体。

新生代流动人口成为主体。2012年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约为28岁,近一半的流动人口出生于1980年及以后。由于户籍制度的制约,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具有鲜明的年龄替代特征,即年轻的劳动力进城不断补充替换年长的劳动力回乡,形成了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以2009年与2006年的数据相比,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由13181万人增长到14533万人,增加了1352万人。其中,30岁以下年龄组由6933万人增长到8952万人,增加了2019万人;31-40岁年龄组由3888万人减少到3241万人,减少了647万人;40岁以上年龄组由2359万人,减少到2340万人;减少了19万人。如今40岁以上年龄组的农民工有2340万人,而10年前30岁以上年龄组的同批农民工有2931万人,净减少591万人。31-40岁年龄组的农民工有3241万人,而10年前21-30岁年龄组的同批农民工有3603万人,净减少362万人。可见,新增的城市农民工主要来自1980年后出生的农村劳动力的补充,而30岁特别是40岁以上的农民工在逐步退出城市劳动力市场,回流农村。这部分人不太可能再次外出,不再形成城市劳动力的供给来源。

融入城市的愿望更加迫切。当以“独生子女”为主的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流动人口主体时,他们进城打工的诉求也发生了变化,双向流动将被进城定居逐步取代。其中占据主体的新生代农村户籍流动人口,大多数在城市成长,基本不懂农业生产,即使就业形势恶化,也不大可能返乡务农。与上一代流动人口相比,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与城市居民更为接近,注重体面就业机会,利益诉求更加明确,维权意识更强,渴望公平的生存发展机会。同时,流动人口内部已形成不同的社会阶层。

其中的低收入人群往往形成新的城市贫困人口,受到歧视和排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与流入地居民有较大差异,社会融合状况值得关注。

流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大幅度提高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流动人口数量达2.21亿人,占全国人口总量的16.5%,其中农村户籍流动人口约占80%。

1982年,流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只有0.66%的时候,人们基本上感觉不到流动人口的存在。1990年流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提高到1.89%,当时部分城市中流动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例也提高到10%以上,人们对于流动人口的存在已有了很明显的感觉,整个社会对于流动人口的关注也逐渐显露出来。进入新世纪以后流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已达到10%以上(2000年为7.9%,2005年为11.27%),而在部分城市这个比例已高达20%甚至30%以上。近年来流动人口问题的凸显,也是与其在总人口中比例的大幅度上升密切相关的。

流动人口流向四面八方,依据2005年的调查资料,14735万流动人口分布在全国所有的省、市、区,几乎找不到没有流动人口的地方。在各个省市区中,河南省是流入人口占当地总人口中比例最低的地区,尽管如此,流动人口在河南省常住人口中所占比例也达到了2.52%。在部分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集中了大部分流动人口,上海、广东、北京、浙江、福建等省市,平均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流动人口。

人口继续向沿海、沿江、沿线聚集,城市群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

人口流向由东南沿海单向集中向多向集中转变,新增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国家重点培育的城市群和城镇化地区。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主要集中流向东部地区,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和福建六省市集中了全国八成以上跨省流入人口。但这种单向集中的态势正在发生转变,由于东部地区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加快,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出现人口回流。未来10年,国家重点培育的城市群和城镇化地区将是城镇新增人口的重要吸纳地,预计将吸纳一半左右的城镇新增人口。

人口流动迁移日趋活跃,流向由东南沿海单向集中向多向集中转变,这是中国人口流动的基本趋势。目前,沿海轴线、欧亚大陆桥与黄河轴线、长江轴线、珠江轴线和京哈——京广铁路这五大轴线地区,集中了全国85%以上的城市,集聚人口已达10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多。

中国13个较大的城市群聚集了全国65%左右的流动人口。“十二五”时期,每年有超过1000万的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预计未来20年,还将有3亿多农村人口进入城镇。

集聚速度很快,服务需求超载

流动人口是一个复杂的群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迅速积聚。随着流动人口的素质的不断提升,流动人口思想和行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群体内部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人口成分、流动目的、个体诉求多元化的新特点,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有较大差异,对城市吸纳人口造成不小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