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舆情报告(2013-2014)
48868600000022

第22章 社会大舆情(1)

感受最美,传递正能量

2012年,在对“小悦悦事件”空前讨论和集体反思之后,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高扬文化发展大旗、将道德建设提到新的高度。随着主流媒体的集中报道,我们身边“最美的人”越来越多,极大地激发了更多的人释放出“正能量”。“最美”成为年度最热词汇之一,“正能量”走红中国传遍大江南北,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最美”激发主流正能量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时代进步离不开道德风尚的引领,社会发展少不了道德这股“正能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既要有物质的丰富,又要有精神的富足。近年来,一批发现于网络的“最美人物”,中央及时给予了充分肯定,让他们的美德传诵于全社会,让他们的精神感染每个人,促使社会正能量不断壮大。我们在此对部分人物典型事迹进行梳理。

“最美教师”张丽莉:用爱和责任成就美丽人生

事件回放:2012年5月8日20时38分,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倒车下,造成双腿截肢,另有4名学生受伤。

2012年5月14日,教育部授予张丽莉“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5月15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张丽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5月16日,全国妇联授予张丽莉“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教师节前夕,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张丽莉同志“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10月16日,张丽莉被增补为黑龙江省残联第五届主席团委员、副主席。

点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张丽莉把一点一滴的教育积累、细致入微的管理服务、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融进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历程,更在千钧一发之际,以勇于牺牲的行动演绎了师者父母心的全部真谛,把师爱师德师魂诠释到了极致。张丽莉用无言的英雄之举有力回击了当下社会某些道德滑坡、私欲膨胀的现象,立起了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精神旗帜、道德标杆,让太阳底下光辉的职业更加灿烂。

“最美司机”吴斌:用自己的生命保全乘客的生命安全

事件回放:2012年5月29日中午时分,在杭州通往无锡的高速公路上,不知从何而来的铁片击穿大巴驾驶室玻璃,击中驾驶员吴斌,导致其肝脏破碎。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吴斌用惊人的毅力完成了靠边停车、拉手刹等一系列动作。

2012年6月4日,中华全国总工会追授吴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吴斌为革命烈士,并追授为省劳模。12月25日,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追授吴斌同志“全国十大见义勇为英雄司机”荣誉称号。

点评:职业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自律加他律,自我约束,不断纠偏,并借助完善的制度和有效的监督,才能培养起来。

而我们自己,不光要赞美,更需要学习,不管自己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恪守本分有良心。向吴斌同志学习,关键就是要学习其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多年如一日的敬业坚持,出车规范,严于律己,责随职走,心随责走,才成就了吴斌瞬间迸发出的伟大。向吴斌同志学习,关键就是要学习其视乘客安全为第一的职业信仰。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军人的天职是保家卫国,司机的天职是保护乘客生命安全,吴斌做到了,用尽生命最后的气力做到了。向吴斌同志学习,还要学习他平凡工作岗位中的坚守。人不可能一辈子伟大,大多数人是平凡度日,平凡工作,默默无闻,但长期修养,践行职业准则,就必定能将习惯变成自然,将理想变成本能。

“最美战士”高铁成:三进火场履行战士保家为民的军人责任

事件回放:2012年5月18日18时30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春申街4号的一家餐馆后厨发生煤气泄漏爆燃事故。在事发现场,回家探亲的北京市卫戍区某部一级士官高铁成正在这里吃饭,混乱中,高铁成不顾危险,快速往相反方向的厨房跑去,关闭泄漏阀门,防止了更大悲剧的发生。高铁成先后3次返回火灾现场,在已经受伤的情况下,与工作人员共同关闭阀门,避免了危险再度发生。最终,他因烧伤及煤气中毒,被送往哈尔滨市第五医院急救。

2012年5月25日,哈尔滨市授予高铁成为见义勇为先进分子。6月13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在北京召开学习时代楷模座谈会,中宣部部长、中央文明委副主任刘云山宣读了中央文明委《关于广泛开展向张丽莉、吴斌、高铁成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8月27日,高铁成被黑龙江综治委、黑龙江省见义勇为基金会评定为“黑龙江见义勇为英雄”。

点评:高铁成作为一名普通的警卫战士,为了人民的利益,义无反顾地三闯火场,他的这一举动,塑造了当代革命军人的高大形象:为国为民,奋不顾身。英雄能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人于危难,除了个人品质的积淀与进发,更多的是把人民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更多的是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融入血脉,把忠诚这个神圣的字眼置于心中崇高地位。

“最美富二代”周江疆:用行动赋予“高富帅”新的含义

事件回放:2012年7月2日凌晨,江苏通州建筑总公司第十分公司烟台驻地发生火灾。27岁的分公司副总经理周江疆,为救出熟睡中的员工两次冲进火海,结果10名员工获救,自己却不幸遇难。周江疆的义举引发了网民对“高富帅”的大讨论。

2012年7月5日,山东省烟台市追授周江疆同志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江苏南通团市委追授周江疆“南通青年五四奖章”。7月16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决定追授周江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8月3日,中宣部下发《关于深化周江疆同志先进事迹宣传报道的通知》,要求新闻媒体进一步发掘和宣传周江疆先进事迹,引导人们树立正确道德取向,增强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感和践行力。

点评:“富二代”一直是一个网络热词。曾几何时,“富二代”被用作骂人的贬义词,雷人雷语、坏人坏事只要一沾上“富二代”的标签就更容易被聚焦、被热炒、被拍砖、被狂骂。久而久之,人们似乎已经产生了一个思维定式,“富二代”虽然有钱,但精神是贫穷的。而周江疆用自己的生命重新阐释了“高富帅”——高尚的品格,富有的精神,帅气的行为。他用自己的道德力量向人们昭示,“富二代”既有纨绔子弟败家类,也有知识成功型,更有道德高尚者。“最美高帅富”周江疆不仅是“富二代”,而且是一名货真价实的“富二代”,值得人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歼-15总负责人罗阳:殉职在岗位上的“航空工业英模”

事件回放:2012年11月25日12时48分,歼-15总负责人罗阳在大连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在工作岗位上殉职。国务院决定追授罗阳同志“航空工业英模”荣誉称号。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决定授予罗阳“航空报国英模”称号。中华全国总工会2012年11月27日决定,追授罗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1月26日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党员学习罗阳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

点评: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以罗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工业精英,对于工作岗位有着一种近乎本能的坚守精神,正是他们的敬业,筑起了中国工业振兴的牢固基石;仰之弥高、持之弥坚,以罗阳同志为代表的专家型知识分子和科技工作者,对于攀登科技高峰有着坚强的毅力,是他们的攻坚克难,托起了中国科技的进步;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以罗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家,对强国富民有着迫切的事业心和使命感,正是他们追求卓越、管理创新的理念,助推了经济发展的不断提升;审时度势、锐意进取,以罗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党和国家的事业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是他们的鞠躬尽瘁,书写了中国越来越强大的奇迹。

“最美”草根也英雄

“最美妈妈”“最美爷爷”“最美奶奶”“最美护士”“最美教师”“最美司机”……这一个个“最美”来自民间,传播于网络,最后汇聚成全国上下的主旋律。“最美”是群众命名的,发现和传播“最美人物”的过程,是一次全社会的道德确认的过程。在此我们根据媒体关注热度,对2012年来自民间、红于网络的部分草根模范人物事迹进行梳理。

“最美老板”杜光华:亿万富豪舍己救员工

事件回放:杜光华,在浙江永康做五金制品生意,身价过亿。2012年12月21日为救助落水员工赵希圣,不幸身亡。他的见义勇为事迹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被人们誉为“最美老板”“富者的表率、义者的典范”“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杜光华相继获得了河北省安平县“舍己救人好青年”、衡水市五四青年奖章、河北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浙江永康市授予他“见义勇为勇士”称号。由河北省委宣传部、省工商业联合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善行河北·最美老板——杜光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先后在各地巡回报告。

点评:“富不是尊敬的理由,但富不忘本,富不忘助人,甚至连生命都可以毫不犹豫地奉献,才最令人敬佩。”杜光华用他震撼人心的英勇事迹告诉我们,仅仅拥有物质和金钱上的富裕,那绝对不是富足的人生,只有精神上富足才是富足人生的最高境界。杜光华身价过亿,却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拥有堕落的资本,却守着精神殿堂里的纯净。救人之举,与财富无关,与人品有关。

“最诚实中学生”徐砺寒:阐释“90后”的诚信观

事件回放:徐砺寒,男,扬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一(2)班学生、副班长,在2012年11月2日撞坏停在路边的宝马车之后,没有选择逃走,而是在原处等待了近半小时后,并留下了一张附有联系方式的纸条。令车主“无比感动”和“极度震惊”,并引来一连串感人的后续:被撞车主感动之余主动不让徐砺寒赔偿;一家修车行表态愿意免费为受损车主修车……2012年11月26日,由新华社发起的“中国网事·感动2012”第四季度网络人物评选结果揭晓,徐砺寒以第一名的得票率成功入选“年度感动”。

点评:在经济急剧增长、城市不断扩张中,曾经倚仗熟人社会道德压力来规制行为的文化传统正遭受挑战,诚信危机在不断挑战国人的承受极限,也弥漫到我们身边的所有领域:从学术腐败到食品安全,从能不能扶摔倒的老人到小学生的家庭作业是否家长代劳……在情感约束越来越少的“陌生人社会”里重建道德规范,虽然艰难但势在必行。徐砺寒的诚信举止,更大的意义是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下一代正在告诉我们,“诚信”二字有重塑的可能。新华社总编室主任、高级记者刘思扬对他说:“你可以引以为自豪,但不能引以为骄傲,因为这确实本就是你应该做的事情。”刘思扬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希望在5年后、10年后,或者若干年之后,仍能看到有关你正能量的报道,期待你能有更加出色的成绩!”

“最美新娘”李成环:公益青年的楷模

事件回放:2012年国庆节,龚大锬和兰州市24中的临时聘用教师李成环结婚。为纪念人生的特殊时刻,他们商议去玉树,给那些孤儿送棉鞋。当地一些爱心人士也帮着四处筹集爱心款,加上部分新婚礼金,他们买了700双棉鞋以及电脑等物品。11月25日,李成环等驱车返回兰州,途经青海玛多县时突遇大雪,在花石峡路段,汽车发生侧滑,翻下两级共4米多高的护坡。李成环被甩出车外四五米,倒在血泊之中。

12月4日,李成环在转往西宁途中病情恶化,不幸去世。

2012年12月7日,兰州市红古区委追授李成环同志为“优秀共产党员”。同一天,青海省慈善总会追授李成环同志为“青海省红十字优秀志愿者”。12月9日,共青团兰州市委追授李成环同志“兰州市杰出青年志愿者”“兰州市优秀青年”。12月10日,兰州市委常委会议通过了《中共兰州市委关于向李成环、龚大锬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市人民向他们学习,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12月13日,共青团甘肃省委、甘肃省青年联合会授予李成环“甘肃青年五四奖章”。2013年1月24日,李成环被授予首届“青海好人”特别荣誉称号。

点评:他们将公益事业视作两人共同的奋斗目标,李成环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这在新一代年轻人当中可谓难能可贵。他们坚守自己的信念和信仰,践行由己及人,这不仅是对我国传统优良道德的弘扬,更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将蜜月之旅选择为灾区孤儿奉献爱心,李成环用自己年轻而美丽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动人诗篇,她和她的新婚丈夫龚大锬一起用博大的爱心和无私的奉献,感动了兰州,感动了中国,感动了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