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深度品鉴葡萄酒
48816500000017

第17章 选购、储藏与侍奉葡萄酒(2)

拥有了葡萄美酒,如何享用它呢?

1. 正确的饮用温度

不同类型的葡萄酒,其风味口感,在不同的温度下表现不同,通常酒体薄、酸度高的葡萄酒需要在相对低的温度下饮用,酒体重、酒度高的葡萄酒需要在相对高的温度下饮用。简单地说按照甜葡萄酒、起泡酒、白葡萄酒、红葡萄酒分,不同类型的葡萄酒最佳饮用温度大致在4~18℃范围依次升高。但是,这只是一般原则,视具体酒的特点可能有些差异,比如:意大利的普洛塞克起泡酒,年份香槟同为起泡酒,但是二者适宜饮用温度差异很大,前者通常6~8℃即可,而后者往往需要在10~12℃下饮用。

常见的葡萄酒适宜饮用温度

从酒窖或者酒柜中刚取出的葡萄酒,一般温度为12~14℃,如果是红葡萄酒,饮用时就不需要再做温度处理——开瓶、醒酒、倒入杯内,经过这些环节后,温度基本在合理范围;但是,如果是白葡萄酒、起泡酒或者甜葡萄酒,还必须置于冰桶内进行降温。利用冰桶冷却葡萄酒,根据冰桶容量,加入适量的冰块,并灌入自来水,将酒瓶正放入冰桶大约5分钟后,再将酒瓶翻转置于冰桶内,2~3分钟后,可以将酒瓶取出开瓶。斟酒后,将盛有剩余酒的酒瓶置于冰桶内,有时需要视环境温度情况以及酒质需要,将酒瓶取出置于室温下。

2. 开启葡萄酒的心扉

1 开瓶器

开启葡萄酒瓶需要专门的开瓶器——有时也被称作酒刀。当然,也有越来越多的葡萄酒使用螺旋盖等新的封堵方式,可以徒手开启。

普通开瓶器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螺旋状锥和手柄——螺旋锥用于钳住软木塞,通常是金属材质,要求坚固,不易变形;手柄与螺旋锥呈垂直,要求具备一定强度。这是最简单的T形开瓶器。有人开玩笑说:葡萄酒本是劳动人民的一种饮料,所以早期的开酒器就这么简单,因为开酒的人力气很大,没有问题。后来,喝酒的人“退化”了——有很多不再是体力劳动者,而是手无缚鸡之力者,所以出现了“侍酒师之友”这样省力气的开瓶器。

其他的开瓶器都是在这种基本结构上演变而成,尤其是增加了借助杠杆原理的支杆,可以使开瓶的动作更为优雅;在这个支杆的对角处,又增加了一个用来割胶帽的小刀片。在各种酒刀中大名鼎鼎的是侍酒师酒刀,但不适合初学者使用,尤其是开启塞子较长的葡萄酒时更为困难。支杆为两节,像两个翅膀的蝴蝶式酒刀使用更为普遍。

根据不同需要,开瓶器也是五花八门,比如大型酒会或品酒会,需要短时间内开启大量酒瓶,使用便捷、省力的酒会用开瓶器是很有必要的。

开启老酒时,既需要技术,更需要适合的工具,因为老年份的葡萄酒,其软木塞可能很脆、失去弹性,容易断塞或掉渣。左图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启老年份葡萄酒的工具。

有些酒不仅酒特殊,开瓶器也很特殊,比如老年份的波特酒开瓶器,更像是一个火钳,烧热后夹在玻璃瓶的颈脖处,然后用湿凉毛巾裹住,瓶颈的玻璃经历短时的热、冷而断裂开来,免去木塞掉渣的苦恼。

2 开瓶步骤(静止葡萄酒开瓶步骤)

① 割胶帽

② 清理瓶口

③ 将酒刀的螺旋锥旋入瓶塞。这是一个重要环节,需要把握两个原则:螺旋锥旋入瓶塞后要保持垂直,并且尽量在瓶塞中央。

④ 拔出瓶塞。利用瓶口为支点,将瓶塞拔出——先用一手将酒刀支杆短节固定在瓶口,另一只手抬升手柄的远端,瓶塞被拔出一截后,松开固定支杆的手,下压已经抬起的酒刀手柄,再次将酒刀支杆的长节固定在瓶口,再次抬升手柄的远端,及至瓶塞即将被完全拔出时,手捏住瓶塞,轻轻拔出,以防止瓶塞掉渣。

⑤ 再次清理瓶口。将瓶塞旋下,置于盘中以备展示给客人,再次用干净口布擦拭瓶口。

⑥ 试酒。侍酒师首先进行品尝,确认酒质完好时,再由主人或主人指定的人进行品尝,以确认。

如果开启的酒是老年份的酒,或者明显出现酒石、色素沉淀物的酒,需要将酒瓶小心地由存放处平移至酒筐内进行上述操作。

3. 醒酒与滗酒

1 醒酒的目的

尽管不是所有的酒都需要进行醒酒,但是很多时候开瓶后,还是需要将葡萄酒转移到专门的醒酒器中,这个操作的目的有两个:有些经年存放的酒可能出现沉淀,将酒由瓶内小心转移至醒酒器内,同时可以滗除这些沉淀;将酒转移至醒酒器内,可以使葡萄酒与空气充分接触,使葡萄酒的香气与口感特点更快地充分展现出来。如果还要找理由的话,那就是美观——装着酒的漂亮醒酒器是很吸引人的,可以给人很好的感官享受。

2 醒酒器

醒酒器的主要作用有两个:滗酒与醒酒,醒酒不用说了,滗酒就是将酒瓶内沉淀物与酒液分离开来。醒酒要透气,滗酒的过程自然也是酒透气的过程。醒酒器往往有个直径很大的“肚子”,这样内存的酒有个很大的表面积以促进酒释放出复杂的香气。

古罗马人就已经开始利用玻璃加工醒酒器了,只是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玻璃加工技术也受到影响,才出现银质、金质以及铜质等其他材料的醒酒器。文艺复兴后,威尼斯人将玻璃醒酒器制作发扬光大,也是在那时,威尼斯人将玻璃质醒酒器细脖口延长,并且主体部分横径加大,那时的醒酒器的形状已经很接近今天的样子。后来英国人又将醒酒器增加了塞子,以防止香气的损失。现在,醒酒器不仅具有上述的两个主要功能,还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

醒酒器使用后应当尽快使用温水冲洗干净,清洗时不要使用清洗剂,因为其形状特殊,很难洗净残留物。如果需要清理或者擦拭内部某个部位,可以使用潮湿的亚麻布卷成细卷塞进瓶颈,转动清理。或者使用专门的尼龙刷(不能使用金属丝刷)清理。如果污垢较多,可以装入专门的不锈钢珠,然后晃动醒酒器来完成。

3 滗酒

将酒开启后,小心地将酒缓慢倒入醒酒器,为了观察沉淀物的位置,可以点燃一根小蜡烛——现在也有使用专用手电筒,将酒瓶置于眼睛与蜡烛的中间位置,透过光源,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瓶内沉淀物的位置,确保沉淀物不会进入醒酒器内。

滗酒与醒酒

为了在倒酒时防止溢酒,也可以使用专用的漏斗以及过滤网。

4 醒酒时间

可以肯定地说,不是所有的酒都需要醒酒。通常,有经验的侍酒师开瓶后经过初步品尝确定需要醒酒的时长,如果可能的话,在醒酒的过程中,还要再次品尝确认确切的醒酒时间。醒酒的原则是“宜短不宜长”,就是说,没有把握时,宁肯醒酒不够,也不能醒酒过头

4. 酒杯

葡萄酒杯由三个部分组成:杯身、杯脚和杯托,通常为透明、无色的玻璃杯或水晶杯。餐桌上用的葡萄酒杯有时会进行雕刻或者装饰,而品酒杯则不允许有这些装饰。

标准品酒杯的标准是由法国标准化协会(AFNOR)制定的,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是NFV09-110号杯,规格如下图所示,标准品酒杯由无色透明的含铅量为9%左右的结晶玻璃制成,不能有任何印痕和气泡;杯口必须平滑、一致,且为圆边;能承受0~100℃的温度变化,容量为210~225毫升。

标准品酒杯是一种通用品酒杯,适合品鉴各种类型葡萄酒。如果条件允许,品酒杯的选择还可因葡萄酒的类型不同而不同。至少可以区分为起泡酒杯(习惯上称香槟杯)、白葡萄酒杯、红葡萄酒杯以及烈酒杯。

1 香槟杯

香槟杯有两种常见类型:细高杯身称为笛形香槟杯(flute)和广口矮身称为香槟碟(coupe或saucer)

因为香槟酒也可以被视为白葡萄酒,所以郁金香形杯身的白葡萄酒杯也适合饮用香槟。

香槟碟由于杯身浅而口广,因此气泡散失很快,对于早期甜型香槟尚可,但是不适合享用干型的香槟,现今多在婚庆搭建香槟塔时使用。这种酒杯最早于1663年出现在英国,而有趣的是,与这款杯子发生很多的故事的法国贵妇们却是出生在大约100年之后。

笛形香槟杯延长了杯身,缩小了杯口,减缓了气泡散失的速度,细长的杯身为饮用者观察连续不断、串串、丝丝的气泡创造了条件。香槟杯虽然美观,但是由于过于细高,在酒会中经常会出意外。新世纪革新不断,笛形香槟杯被做成了双层玻璃杯,一方面基层中的空隙延缓酒液的升温,更重要的是,内层仍然保留原先笛形香槟杯的形状,而外层被加工成圆柱状,拿捏自如。

2 红葡萄酒杯

红葡萄酒杯往往个头比较大,就其自身而言,杯身横径与杯高比较大,是为了有利于葡萄酒接触空气,经过氧化后释放出更为丰富的香气。常见的红葡萄酒杯有两种风格:波尔多型与勃艮第型。后者拥有更为宽广的杯身,而杯口沿外翻。

3 白葡萄酒杯

白葡萄酒香气脆弱,因此品饮白葡萄酒酒杯杯身横径与杯高比介于笛形香槟杯与红酒杯之间,对于那种口感复杂、香气丰腴类型的白葡萄酒,宜选用杯口相对宽的白葡萄酒杯,而对于口感清爽、酸度较高类型的白葡萄酒则相反。

5. 饮用顺序

如果一次品饮多款葡萄酒,那就需要确定先后顺序——当然如果你是整箱饮用,就不需要这么麻烦了,哪怕是拉菲。

给多款葡萄酒排序的基本原则是:由轻到重,就是说香气与口味由轻到重。

如果是不同类型的葡萄酒,往往是按照这样的顺序品饮:起泡酒——白葡萄酒——红葡萄酒——甜葡萄酒,同一类型中,年轻的在先,老酒在后。

酒杯应保持清洁,无任何污物、残酒及水痕。每次使用完酒杯将其清洗干净。清洗顺序如下:洗液中浸泡,流水冲洗,棉布沥干,使用前用干净丝绸擦净。

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老酒,需要醒的时间更长。至少这个观点是部分错误的——对于正处在壮年的一款老年份葡萄酒,或许需要醒酒时间长一些,但是对于一款暮气横秋的老酒,长时间醒酒确是致命的。

品饮老酒,享受着等待与期盼的煎熬。但是开启老年份的酒,却需要勇气、技术和经验,否则,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彻底葬送美酒。我曾经品鉴过一次波尔多Chateau Olivier 1990(红葡萄酒,奥利威堡),尽管不能说是很老的年份,并且庄主也在场(这至少可以佐证酒的来源和酒的本质没有问题),但是酒喝到口中时,感觉已是暮气横秋,多的只有橡木香气,口感中橡木感有些突兀,但是从还好的酸度中,可以想象这瓶酒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这款酒被3个小时的超长醒酒给毁掉了。为了证明这一点,后来拍卖会上又见到这款酒,鼓动朋友拍了一箱,醒酒一个小时后,这款酒便开始彰显出其魅力:仍然可识别的果味,清晰的熟化的酒香,柔软口感,虽算不上饱满却也协调的结构,总之,作为20岁的一款酒,又是漂洋过海来到餐桌上,已经足以为它喝彩了。

毁掉老酒,还有很多例证。经常有朋友问我哪个酒是否到了品饮的最佳时期,我的答案或许他们没有仔细研究,往往是赶快开瓶。1997年的Chateau Brane Contenac(布莱恩·康特纳),应该不算很老,所以那位朋友似乎不情愿拿出来开瓶。在问及餐厅是否有醒酒器,服务生很兴奋地说“有”便开始动手了,在我们还在讨论加贝兰2008与2009的差异时,有人惊呼“惨了!”,原来服务生拿的是那种漏斗式快速醒酒器(很惭愧,我说不出这高科技产品的确切名称),及至酒被转入酒杯,已经是苟延残喘、脉象大乱。

开瓶的过程中注意,起泡酒开启前一定避免摇动,起泡酒瓶内压力很大,如果任塞子自由飞出是很危险的。

1. 割开或者撕开铝帽。

2. 解开金属丝。将瓶塞向外倾斜,指向无人、无易损物品之处。一手拇指按住瓶塞,其余四指握住瓶颈,另一只手小心解开绑扎塞子的金属丝,确认塞子稳定(不会飞出),去除金属丝、金属盖;如果不能确定塞子的状态,也可不去除。

3. 拔塞。一手拇指与中指、食指扣住塞子,无名指与小指抓住瓶颈,另外一只手握住瓶底,双手向相反方向转动,当塞子即将弹出时,握塞子的手轻轻翻转手腕,以降低塞子弹出瓶口造成的响声。

香槟除了经典的徒手开启外,还有观赏性极高的开启方式——使用香槟刀,这种刀其实就是缩小版的马刀,这种方式来源于战争中胜利者用马刀劈开香槟的庆祝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