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怎样当好新妈妈
48686700000044

第44章 婴幼儿早教(3)

活跃孩子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培养孩子广阔、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对开拓孩子的智慧极为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提高感知和观察力。人的思维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积累大量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因此,努力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不断丰富和发展孩子去观察,去认识、去思考、去体会,这样可以扩大孩子的印象范围,使之容易形成对事物正确的概括,以发展思维能力。

启发孩子积极思考。要善于给孩子提出一些小问题,让他积极运用已有的感知经验去独立思考和找出答案。在孩子思考问题遇到困难时,父母可以启发孩子的思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锻炼和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孩子好奇心比较强,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见到新鲜的东西就要摸一摸、问一问、拆一拆、装一装,这些都是孩子喜欢探究和旺盛求知欲的表现。父母切不可随意禁止甚至恐吓他们,以免挫伤孩子思维的积极性。应当因势利导,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培养从小爱科学、勤动手、肯钻研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让孩子畅所欲言。要鼓励孩子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哪怕是错误的也应让他说出来,适时而又恰当地给予指导,在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下成长的孩子,思维比较活跃,分析问题也比较透彻,对某些问题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不容易受暗示。相反,在父母管制气氛下成长的孩子,往往显得思维呆板,不敢畅所欲言,也提不出新的观点,而是看父母的脸色行事,容易受父母的暗示而改变主意,或者动摇于各种见解之间,或是盲从附和随大流,这就影响了思维独立性的发展。

启发孩子“异想天开”。在人们的长期生活过程中,所有的物品都有其常规功能。如传统观念认为,碗是盛饭用的,暖瓶是盛热水用的。如果我们变换一个视角去思考,就可发现碗还可当乐器,暖瓶还可放冰水。这就是“发散思维”或“求异思维”。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发散性的思维模式,孩子在学习知识时就不会盲目听信,解决问题时就会思路开阔,灵活自如。

蓝色灯光能提高孩子的智商

近日美国有研究表明,蓝色灯光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智商。“如果你要用积极的方法开发孩子的智力,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处于蓝光环境下。当眼睛感受到蓝光时,大脑就会受到刺激。即使双眼闭合也是如此。”专家说,在孩子房间内安装蓝色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些研究也显示,蓝光能激发人的情绪,有助于保持旺盛精力和驱除睡意。

颜色对孩子的智力是有影响的,因为不同的色彩通过影响孩子的视觉来影响孩子的智商、情商和性格。长时间接触黑白色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不良影响。

孩子早期的智力开发关键期是1~3岁,智力的开发应该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5个方面入手。比如,喂奶的时候听听舒缓的音乐,高兴的时候听些欢快的音乐,但是不要太吵。5种不同的感官刺激会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刺激神经的网络,这更有利于唤醒和提高孩子智商。

4大坏习惯影响孩子的智力

据研究,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熟视无睹的问题,常能影响孩子智力的发育,值得大家注意。

头发过长

同人体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一样,头发也需要营养,且其所需的营养物质种类有几十种之多。由于头发所需营养全部来自头部的血液循环,所以头发过长,所消耗的营养势必就多,大脑的正常生理活动就会受到影响。

偏食厌食

少食或不食粗纤维蔬菜,这些孩子大便在肠道中的停留时间将会延长,人体就会吸收其中过多的有毒物质。当这些有毒物质的量超过肝脏解毒能力时,多余部分将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大脑侵害中枢神经,造成中枢神经中毒,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等症状,久而久之影响智力发育。

甜食过量

脑部的正常发育离不开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而甜食过量可影响食欲,从而会减少蛋白质以及多种营养物质的摄取。

不吃早餐

美国学者的实验证明,在其余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吃高蛋白早餐的孩子学习成绩优于吃素食早餐者,而不吃早餐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差。长期不吃早餐的孩子不仅对大脑发育有影响,还会引起胃肠系统的代谢紊乱,而引起胃肠疾病的发生。

婴儿的情商教育

在出生的前2年,婴儿的小手变得越来越灵活,小腿越来越有力。在我们的眼中,他的手脚在不停地忙啊忙。可有谁知道,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自信心与个性是如何发展的呢?毫无疑问,他是独一无二的。而且,这种独一无二有很强的先天成分。

0~6个月

新生儿并非白纸一张,他已经带着父母的基因。甚至在子宫中,他就在形成自己的个性了。平静、放松的孕期,顺产的经历,都有助于生出一个健康的婴儿。

婴儿一出生,个性就开始显现。有的兴奋,你都困了,他还不肯闭眼睛;有的安静,整天睡觉,让你觉得没事可做;有的随和,凡事随遇而安;有的“困难”,稍不如意就哭闹不休。但是,你这么评价他,也许反映了你内心的期望。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对婴儿说,他是个好宝宝。因为,你的积极暗示,对他已经开始起作用了。

6~12个月

从6个月起,你的婴儿开始有了独立的意识。他开始有点意识到自己与母亲是不同的个体,知道自己对周围的人和物会产生影响,他甚至知道了自己的名字。

随着记忆力和对周围意识的发展,他的个性也在不断发展。他开始了解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但你却不能从此就期望他是个“完美”婴儿。因为尝试打破你原来预期的“边界”,正是小家伙学习与探索的方式之一。

这个阶段,最亲近的人离开,会令婴儿焦虑不安。尽管这种粘人现象有时令人烦恼,但这正表明婴儿开始意识到你对他有多重要。

一些婴儿天生好交往、更大胆,他们会很快度过分离焦虑期;一些婴儿谨慎、胆小,他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像块母亲身上的“小粘糕”,希望母亲寸步不离。

这个时期,与婴儿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能让婴儿更有自信。有安全感做后盾,婴儿将更乐于探索。

12~18个月

在第一个生日到来时,我们通常会让婴儿“抓周”。婴儿抓什么有偏好,也有偶然性,但由此对妈妈产生的暗示,又会影响妈妈对婴儿行为的理解。其实,就是不“抓周”,你对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也能看出个八九分了。

随着他的活动能力越来越强,婴儿探索的范围也更宽广了,他在神速地发展着。你会觉得他根本坐不住,一刻不停地奔来跑去,因为他渴望通过小脚步证明自己的独立性。

几个孩子同时游戏,你会发现他们的个性各不相同。有的孩子易怒、攻击性强,有的孩子爱说话、好交往,还有的喜欢安安静静地一个人玩。孩子的个性就像父母的一面镜子,不必惊讶。研究表明,我们多数人天生就很像自己的父母。

18个月以上

在第二个生日到来时,你的小家伙已经有了更清晰的自我意识——他是谁,他想要什么,他不惧怕说出自己的愿望。他会时不时大发脾气,这可能是在试探你,同时,这种迹象也在表明他的独立性越来越强了。他知道自己想穿什么、想吃什么、想干什么。所以,当他达不到目的时会有挫折感,也就不奇怪了。

尽管,比起小婴儿的日子,他更像是个“小大人”了,他依然需要你对他注入大量的情感与关注。同时,他还需要有安全感和熟悉感。当习惯的事情发生了改变,或是突然看不见你了,他就会觉得像是天塌下来了。

其实,孩子的个性有多少是先天的,有多少是后天的,不必那么在意。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你是孩子的榜样。所以,如果你快乐而自信,善良而富有爱心,孩子也会模仿你。

关注幼儿才艺的培养

注重婴儿的早期教育,关心婴儿的潜能发展,本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如果父母不适当地对待婴儿的艺术潜能,就有可能把它扼杀在摇篮中。以下3点,是培养婴儿艺术潜能时请父母注意的:

切莫把婴幼儿的艺术潜能简单定位

培养宝宝艺术能力,爸爸妈妈可以的引导宝宝涂鸦,并对宝宝涂鸦始终抱一种赞叹、惊喜、鼓励的态度,这种积极的态度会鼓舞宝宝用积极的心态去探索这个色彩斑斓的纸笔世界。此外,爸爸妈妈还要多带宝宝到大自然中感受现实生活中的色彩、线条、平衡、对称、节奏、韵律等美的要素。

即使婴儿表现出扭扭唱唱或涂涂画画,也不能简单地推断说婴儿的艺术兴趣点就在画画或唱歌上。在婴儿的早期发展中,兴趣点有可能是多方面的,因为“儿童的艺术是儿童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儿童认识世界、表达自我的一种形式。因此,过早地、简单地把婴儿的艺术表现定位在某个方面,往往会造成婴儿的片面发展,对大多数婴儿来说,强烈的某方面的艺术倾向并不很明显。

大多数婴儿在早期的艺术表现是多方面的,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艺术兴趣,这也正是有的父母常常抱怨自己的婴儿的一会儿喜欢画画,一会儿又喜欢弹琴的缘故。父母要仔细观察婴儿的艺术兴趣点,找出他的艺术敏感点,然后创设相应的环境,为婴儿艺术发展的潜在可能向现实转化提供条件。

不要把发展艺术潜能同化为技能技巧的训练,大多数父母希望自己的婴儿有某项艺术才能,或至少有点艺术气质,所以必须给予婴儿艺术方面的刺激,让婴儿的艺术潜能表露出来。这是对儿童潜能不信任的一种表现。著名思想家弗洛姆曾说:“诸如艺术天才等更特殊的潜能,它们是种子,如果给予适当的发展条件,这些种子就会生长、并有所展现;但如果缺乏条件,它们就会夭折。这些条件中,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对婴儿生活有重大意义的人要信任婴儿的这些潜能。”因此,父母切莫追求单纯的技能刺激,盲目地相信运用某种开发教材或某类教具,就能使婴儿的艺术潜能得以发展。与其信任某些毫无根据的发展方案,倒不如信任自己的婴儿具有在一定环境下必将表露的艺术潜能。

幼儿艺术审美的体验

有的父母往往追求幼儿艺术成果的体现,如会弹几首曲子,会画几幅画等;有的甚至过早追求过级考证。这些不仅不利于幼儿艺术潜能的发展,而且使幼儿失去了对艺术的兴趣。

发展幼儿的艺术潜能,关键在于培养幼儿对审美要素的感受力。可以有意识地创设环境,或带幼儿到大自然中感受现实生活中的色彩、线条、平衡、对称、节奏、韵律等美的要素。试想,如果没有生动的、活的审美源泉,何以激发幼儿内在的艺术潜能呢?

父母要审慎对待幼儿的艺术潜能,对幼儿艺术潜能的发展切莫盲目跟风,以免幼儿的艺术幼芽在尚未绽放之前就已经枯萎。

适合幼儿的才艺

幼儿学习一些才艺是件好事,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和动脑得能力,还可以陶冶琴操。但是你知道什么时候最适合幼儿学习才艺吗?幼儿学习才艺的时间也要根据他的年龄和接受力而定。过早得学习,幼儿会很难跟上其他幼儿得学习进度,只有在最适合的时候学习,才能让幼儿学习起来事半功倍。

小提琴

小提琴演奏是单手拿琴站立演奏,这对手及指头尚小、力量不够的3~4岁的幼儿来说过于勉强,所以5~6岁学习比较适当。

钢琴

不适合太早让幼儿学习钢琴,幼儿还不能接受,一般在4~5岁开始学习比较适宜。

绘画

可别小看了婴儿,他们的视觉空间智能在2~3岁时就开始发展了,这时候,他们对形状、颜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从2.5~3岁开始学习绘画,最为适宜。

书法

学习书法,年龄也不要太小,可以让幼儿在上学以后再学习,从小学3年级开始学习书法,让幼儿先学会一些字再学较为适当。

围棋、象棋

比较适合学习围棋和象棋学的年龄是3~4岁,这时只要幼儿能够区分棋子的黑和白,认识棋上的文字就可以开始学习了。

以上的项目应该把握住学习的时间,在正确的学习时间学习,尽早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因为幼儿的接受能力是最强的,同时也学的最快,此时也是开发幼儿大脑得黄金时期。

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

铸就孩子5种好习惯

什么样的孩子比较“好带”?如果把这个问题抛给母亲,她们的答案肯定围绕着吃、喝、拉、撒这些生活细节转,如吃得好,睡得香。没错,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不仅仅让母亲省时、省力、省心,对于孩子来说,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更是会影响到他的成长发育,乃至一生。在众多母亲的点滴意见和宝贵生活经验的“烘焙”下,我们的母亲最希望孩子养成的好习惯排行榜“新鲜出炉”。

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上榜理由

早睡早起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及智力发育都具有重大影响。想让孩子拥有健康快乐、神清气爽的每一天吗?那么,父母快快帮助宝宝调整好生物钟,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吧。

培养守则

“早睡”和“早起”,其实是一对好兄弟,所以,想要孩子起得早,父母首先要在培养孩子早睡这一习惯上下足功夫。

以身作则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如果父母是“夜猫子”,孩子的生物钟势必跟着延后,为了孩子的健康,还是和夜生活说“BYE-BYE”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