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怎样当好新妈妈
48686700000038

第38章 婴幼儿护理常识(7)

客厅

沙发四周、茶几、电视前最容易发生滑倒的地方,因此,应尽量选择柔软、无尖角的家具。如果可能,请为孩子们留一个专用的游戏区,让她们有个安全的活动范围。

安全提示

1.保持客厅整洁,不要让玩具、书籍、杂物散置一地,以防孩子被绊倒。

2.地板不要打蜡,以免滑倒,最好铺设安全地垫(PVC材质),这样即使孩子们不小心跌倒,也不会受伤。

3.铺设地板的材质要避免使用石材,可以选择弹性塑胶地砖。

4.铺设地毯时,下面最好加装止滑垫,以免地毯滑动,造成幼儿跌倒。

5.尽量将高桌子、高椅子收到孩子们不会去的地方,无法避免时,也不要让他单独爬到高桌子、高椅子上。

6.家具的边缘、尖角加装防护设施(圆弧角防护棉垫),以免孩子们跌倒时受伤。

儿童意外撞伤的防范措施

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最高的事件是摔伤,发生率为34.6%,其次是碰伤等意外伤害。

撞伤、坠落

高层楼房逐年增多,有的阳台、门窗、楼梯缺乏保护装置,儿童坠落事故有增多趋势。幼儿好奇心强,喜欢爬高,有的父母没有防护意识,常常让其独自玩耍;还有的父母外出将幼儿反锁在房中,孩子由于恐惧由阳台或窗口翻出造成坠落。幼儿在家中还容易发生的意外伤害就是“碰、撞伤”。

不管是客厅、厨房、楼梯、浴室对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幼儿来说,处处都潜藏着危机。幼儿爬上沙发却不知道如何爬下沙发,扑通一声就滚了下来,若是小小的碰伤还好,但若是不小心撞到头,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最易发生意外的地点

下面我们就来注意一下室内有哪些空间对幼儿来说是存在危险的。

厨房

在厨房危险因素主要有2个方面:

1.父母照顾不周。

2.室内结构和布局不合理。

预防此类意外发生,主要还是靠父母的细心看护。

安全提示

1.厨房门锁作好安全措施,以免婴儿在家长不注意时走进去。

2.随时擦拭水渍、油渍,保持厨房干燥。

3.锅、碗、瓢、盆用完后立即归位,以免造成行走障碍。

4.在洗水池附近,加装有色贴条,告知婴儿不可接近。

5.餐桌、料理台加装防护设施(圆弧角型防护棉垫),以免婴儿跌倒时受伤。

6.在婴儿的鞋底粘贴止滑垫。

卧室

床边与床尾易造成老人与幼儿滑倒、碰撞,家长应多陪伴孩子,协助他熟悉房间的使用。如果婴儿有自己的房间,父母不妨鼓励孩子自己管理房间,引导他为自己设计安全空间。

安全提示

1.不要让婴儿单独留在床上睡觉,以免他醒来时因慌张而跌落床下。

2.经常将房间的家具指给孩子看,让他熟悉环境。

3.床边、床尾放置附有止滑垫的踏脚垫,或是整个房间都铺设布质、塑胶拼装地毯、止滑拼装地毯,可以有效防止滑倒。

4.被单裙摆不要过长,以免孩子绊倒。

5.玩具、衣物要收拾整齐,以免婴儿绊倒。

6.床缘、家具尖角加装防护设施(圆弧角型防护棉垫),以免婴儿跌倒时受伤。

浴室

浴缸及洗脸台前往往会有很多水渍,是最易发生滑倒的场所,家长绝对不可以让婴儿单独上厕所或洗澡。

安全提示

1.使用过浴室之后,立刻擦拭干净。

2.加装抽风机,可以快速将浴室内的水气抽干。

3.肥皂、洗发精尽量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以免婴儿玩耍时溢出,造成地面湿滑。

4.婴儿喜欢玩水的话,可以为他准备小盆子、小椅子,让他坐在椅子上,安全地玩。

5.浴缸、马桶旁加装扶手,让婴儿在起身时,可以扶着,避免跌倒。

6.浴室的地板使用实木止滑地垫或塑胶拼装地垫。

窗台、阳台、楼梯

幼儿喜欢在窗台或阳台上看风景、游戏,如果你的住宅是在一楼以上,就必须防范宝宝失足坠落,而楼梯的设计如果不安全,幼儿很容易会滚落受伤,应该特别留意。

安全提示

1.窗口加装窗栏,窗子平时应拴好,以免婴儿爬出去。

2.不要让婴儿独自上下楼梯,室内的楼梯顶端、底端最好加装栅栏,以防发生意外。

3.楼梯的照明应充足,以免婴儿因视线不良而滚落。

4.阳台栏杆的间隔不可太大,以免婴儿穿过坠落。

5.为防雨水飘入打湿阳台,地面可铺设实木止滑地板、塑胶地砖、防滑板,或是石纹地垫。

6.楼梯台阶上贴止滑条,楼梯口则铺设止滑脚踏垫。

除了上述这几个问题之外,例如,沙发四周、茶几、电视前也是婴幼儿最容易发生滑倒的地方。因此,应尽量选择柔软、无尖角的家具。如果有条件的话,请为婴幼儿留一个他专用的游戏区,让他有个安全的活动范围。

危害婴儿安全的坏习惯

父母的一些坏习惯很可能会危害到婴儿的安全,这些坏习惯父母一定要了解,能避免的就尽量过去避免,不要让这些危险发生。

让婴儿自己爬楼梯

原因分析:现在家庭中楼梯越来越多,一不注意,婴儿就爬到楼梯上,极易造成滚落下来。因此,最好在楼梯处装上安全栏杆,防止婴儿攀爬。

床上婴儿不用看

原因分析:床铺、沙发椅:成长快速的婴儿已会翻身,如让婴儿在沙发或床上睡觉,不要只留下单独一人。最安全的是装好围栏的婴儿床。

忽视使用安全插座

原因分析:如果把手指或物品插入插座,就有触电或短路的危险。市场上有卖安全插座和插座挡板,有婴幼儿的家庭可考虑更换。

未安装安全挡门器

原因分析:手指被门夹住是婴幼儿常见意外之一,在开关门时须先确认婴儿的方位,为保险起见也可安装安全挡门器。

放纵孩子在厨房嬉戏

原因分析:孩子的好奇心很容易在厨房里得到满足。但厨房里的器具样样都危险,在孩子未满3岁前,应尽量避免让孩子进厨房,更不可带着孩子炒菜、做家务。

单独放孩子在阳台玩耍

原因分析:别让孩子单独在阳台玩耍,最好在阳台门口加围栏,使孩子无法通过,此外,绝对不可在阳台上有垫脚的东西,以防万一。

柜子用完不锁

原因分析:孩子很容易被玻璃装饰柜子里的东西所吸引,但如果孩子自己去打开,就很容易被玻璃门夹住手。最好锁上柜子,不让孩子轻松打开。

桌子没有防护

原因分析:现在市面上有出售各种边角防护套,因此可把家里有角的东西套起来,以免孩子撞伤或擦伤。但当孩子想拿到桌子上的东西时,就会去拉桌布,很容易被砸到或被热食烫伤,最好不要在桌上铺桌布。

带婴儿逛街

原因分析:一些父母喜欢带着婴儿一起逛街。用婴儿小推车带婴儿出门很方便,但小推车的高度正好让婴儿处于汽车尾气排放最密集的区域,汽车尾气里含有铅等有害气体。如果经常长时间逛街,婴儿就像一个流动的小“吸尘器”,这无疑会伤害到婴儿的健康。在马路上、商场和大型超市里,人多嘈杂,细菌繁多,婴儿抵抗力本来就弱,很容易感染细菌,导致疾病发生。如婴儿容易患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经常带婴儿出远门

原因分析:有的父母外出旅游会带婴儿同去。在陌生的新环境里,婴儿的适应力很差,他们习惯的生活环境被人为改变,生活规律被打乱,在疲劳、饮食不当或者天气变化的情况下,婴儿生病的机率很高。如腹泻等肠道疾病等。如果在缺医少药、医疗条件差的环境下,情况就更危险,对婴儿健康非常不利。

给婴儿常穿新衣服

原因分析:很多父母喜欢给婴儿穿新衣服,其实新衣物还比不上其他小朋友穿过的旧衣物。首先,旧衣服反而会比较柔软舒适;其次,旧衣服经常洗涤,衣服上可能携带的甲醛等有害的化学物质已经被清除。

没有清洗过就给婴儿穿的新衣服,有可能引起婴儿皮肤过敏。

用一次性纸尿裤

一次性纸尿裤主要由以下几种材料组成:纤维素、聚丙烯酯高性能吸附剂、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少量的弹性物质和粘胶。如果纸尿裤过分潮湿,使婴儿的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时,皮肤的表面保护层受到破坏。当潮湿的皮肤受到纸尿裤摩擦时,它更易受到损伤。轻度的情况下皮肤会发红,严重时,孩子会喊疼痛。在腹部、生殖器的周围、大腿和臀部的皮肤褶皱里面常见到皮疹,出现尿布疹。医生认为,用一次性纸尿裤还不如用全棉制成的尿布,透气,不会得尿布疹。

因为父母晚睡,也带着婴儿晚睡

原因分析:一些父母有晚睡的习惯,很晚喂奶,或者打断婴儿睡眠,这样就使婴儿也养成晚睡的习惯。晚睡可影响体质的发育、情绪、行为和认知能力。睡眠减少不仅对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有影响,而且可降低对感染的抵抗力。重要的是,婴儿体内的生长激素一般在夜间10点至凌晨2点发挥作用,如果晚睡,会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通过观察显示,晚睡的孩子易注意力不集中,难以管教,身高普遍比同龄孩子矮小。

让幼儿和父母一起玩电脑

原因分析:电脑的辐射对幼儿的神经系统和大脑发育不利,对幼儿的视力发育也有不良影响,和大人一起用电脑,因为角度和高度都不对,会影响幼儿的颈椎等骨骼和视力的发育。因此,不能拔苗助长,让幼儿过早接触电脑。

放纵幼儿饮食

原因分析:很多家长在吃的方面对孩子很放纵,听之任之,幼儿要吃巧克力就吃巧克力,爱吃荤菜就吃荤菜,蔬菜碰都不碰也不去管。这样就会造成很多幼儿体重超标。高胆固醇、高血压等症状出现了低龄化。在亚洲一些国家,90%以上的人不知道自己胆固醇升高,他们更不会注意到孩子这方面的异常情况,这就很容易导致一些幼儿也患上高胆固醇、高血脂、高血糖和其他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给婴儿大量补钙

原因分析:除了喝牛奶,一些母亲还买很多钙片、钙粉给婴儿补钙。钙太多,人体消化不了,还会有副作用。引起钙沉积,造成肾结石、胆道和泌尿系统结石。曾经有一个3岁小女孩说肚子疼,到医院做B超后,发现有胆石症。一问之下,才知道是她母亲帮她补钙过量所导致。

小心纽扣电池对幼儿的危害

纽扣电池在儿童玩具、相机和其他电器中越来越常见,可它对儿童安全的威胁很多人却不够重视。

据美国《底特律新闻报》报道,在美国,一年内约有3600枚纽扣电池被误食,其中大多数受害者是儿童。在过去3~4个月里,加利福尼亚州就发生了3起这样的案例,其中1名儿童因此死亡。

加利福尼亚儿童医院医生理查德指出,儿童喜欢把能拿到手的一切东西放进嘴里,而纽扣电池亮晶晶的外表对他们极具诱惑力。

加利福尼亚医生罗伯特表示,电池被吞下后会对儿童的身体造成较大的损伤:卡在喉咙、食管里,泄露出腐蚀性酸性物质,几小时内就可把喉咙或食道烧出个洞来;陷进肺部,堵塞气管,就会引发窒息。如果进入胃部,会相对安全些,因为其酸性物质一般会与胃酸混在一起,使电池可以顺利通过消化系统。

专家强调说,误吞电池最重要的是及时发现。由于电池不会立即给身体造成伤害,通常家长只需尽快将其送到医院即可。

如果父母有一定的经验的话,也可自行给孩子催吐。

全面保证孩子的安全

天气热了,孩子穿衣少了,外出活动多了,安全问题便接踵而来。食品卫生、烫伤、户外场所损伤等等,这些夏天里的安全隐患父母都想到了吗?

杜绝食品隐患

高温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细菌容易滋生的地方,食品同样很容易被污染。

妈妈能做的

选择安全加工的食品

给孩子买食品时一定要细心,除注意保质期外,还需了解储存条件。如买牛奶时,看到保质期没有过,却没留意储藏方法是冷藏于2℃~6℃。牛奶不冷藏是不行的,如果销售和储藏的条件不符合要求,在有可能在有效期内也会变质。

留意易变质的食品

肉、蛋、奶等食品在夏天容易变质,即使在保质期内也要特别注意,买之前一定要先闻闻有无异味,看看有无沉淀等。

食物烹调要得法

不要给宝宝吃凉拌食物,食物要彻底做熟,做好后立即食用。如果图省事,一餐做好一天的菜,也是有害健康的。

买回家的各种食品一定要按要求储存,从冰箱内拿出的食物在食用前一定要加热。冰箱内的熟食与生食要分开放置,以免交叉污染。

当心烫伤孩子

夏天孩子穿得少,外露部位多,特别是刚刚会走路的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很差。在这个烫伤高发季节,母亲稍有疏忽,孩子很容易发生危险。

孩子烫伤了,母亲可别慌

热液烫伤

立即帮孩子轻轻脱去被热液浸透的衣服,或用剪刀剪开覆盖在烫伤处的衣服、鞋袜等。如果衣服和皮肤粘在一起。先将未粘着的衣裤剪去,粘着的部位不要用力拉脱,以免加重局部的创伤面积,去医院后再处理。

手足烫伤

立即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并浸泡在冷开水或干净凉开水中30分钟,能减轻水肿和疼痛。水温越低越好,但不能低于零下6℃。

如果是脸部或额头烫伤,则不能用凉水冲洗,而用几条毛巾轮流湿敷。

不要擅自涂药

母亲不要在创面上自涂一些药物和食品,如酱油、面酱、香油、小苏打等,这些做法会污染创面,造成感染。

也不要在创面上涂紫药水或红药水,否则会遮盖创面,为诊断带来麻烦,而且较大面积涂红药水还会引起汞中毒。

轻度烫伤,只是局部的红肿,可在家中涂上紫草油或烫伤药膏,外用纱布包扎即可。如果伤面上出现了水泡,决不能自行将水泡弄破,以免造成感染。较大的水泡或水泡己破,应到医院消毒处理。

营养是治疗之本

孩子的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为好。对于民间说的“发物”,如虾、鱼、葱、姜、蒜等不在禁忌之列。

降温不可少

烫伤孩子的室内要保持干净、通风,温度不要太高,采用空调、电扇降温,有利于烫伤面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