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怎样当好新妈妈
48686700000036

第36章 婴幼儿护理常识(5)

天气凉不用每天洗澡

点评:婴儿的代谢旺盛,出现不显性出汗,所以皮肤的清洁非常重要,否则容易生痱子、脓包疮,即使是冬天都应每天给婴儿洗澡。洗澡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婴儿的眼、鼻、耳、肚脐等部位入水。

婴儿头顶上的黑垢难看,想方设法把它弄掉

点评:由于婴儿的皮脂分泌旺盛,有些婴儿的头顶会出现一块黑色的皮脂,很多母亲觉得这样太难看,也不卫生,就用手去抠,这样不仅容易扯掉宝宝稀少的头发,还易造成婴儿的皮肤破损。建议母亲给婴儿洗完澡后,把润肤油涂在头垢处,轻轻地按摩,让润肤油逐渐渗入头垢,再慢慢搓掉。

婴儿大便次数多,怀疑是腹泻

点评:通常新生儿1天有7~8次大便,父母就以为婴儿发生腹泻了。其实由于吃母乳,吸收快代谢快,所以才会有这么多次大便,而且大便较稀,出现蛋花样,这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

婴儿生病的护理

新生儿易患哪些疾病

新生儿是指出生后0~28天内的婴儿,这个时候婴儿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就感染疾病。而且新生儿的很多常见疾病是只有在新生儿时期才会有的,年轻的父母要特别对待。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出生后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仅有不规则、间歇性、表浅的微弱呼吸,是分娩过程中产程过长,引起严重缺氧造成的。若胎儿心率每分钟超过160次或低于100次均为缺氧表现。轻者一般经清除呼吸道异物、拍打屁股、弹脚心,呼吸可很快恢复正常。严重者可致脑缺氧细胞坏死或于24小时内死亡。

头颅血肿

头颅血肿和产瘤是新生儿出生数天内,头部出现一圆形肿物,若触之见边缘清楚,不超过骨缝,称为头颅血肿;若触之边缘不清楚,肿块超过骨缝,有波动感,称为头皮水肿,即产瘤。一般血肿可在1~4个月内吸收,而水肿可在出生2~3天后消失,不需治疗,切勿按摩、穿刺抽吸。

颅内出血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头颅内血管破裂出血引起的。有颅内出血者表现为烦躁不安、高声尖叫、呕吐、抽搐、前囟膨隆、头向后仰、两眼凝视、呼吸困难、不吃不喝、嗜睡、肌肉松弛、反射消失。这是一种危重症,抢救不及时容易导致死亡。

肺炎

新生儿肺炎这也是一种严重病症。新生儿患肺炎时很少咳嗽,仅表现为反应迟缓、口吐白沫、烦躁、哭声无力、不吃奶、体温下降、呼吸急促,口唇发青等,应马上送往医院抢救。

溶血症

新生儿溶血症主要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或是婴儿患有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表现为黄疸、贫血、水肿、肝脾肿大等。血型不合常见于母亲为O型,婴儿为A型或B型者。这种血型不合事实上很常见,但引起溶血症者仅2.5%,原因不清。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是一种见于男婴的遗传病。由于体内缺乏这种酶,一旦缺氧、接触樟脑丸、服用磺胺药、注射维生素K等即可诱发溶血。

败血症

新生儿也容易发生败血症,若婴儿在出生前,孕妇就已经有细菌感染,或在分娩时胎膜过早破裂,细菌会经产道上行感染给胎儿,或胎儿出生后发生脐炎,皮肤生疮等,使细菌进入婴儿血液中而发病。此病表现为少吃,哭声低,体温不升,黄疸加重,高热和寒颤等,此为危重病应及时就医。

出生1个月内的新生儿,由于对外界环境尚不适应,免疫功能低下,所以很容易被微生物和细菌感染,发生疾病,如新生儿脐炎、脓疱疮、新生儿肺炎等。但只要做好家庭内预防工作,这些病还是可以避免的。但是这些疾病得不到及时控制就回进一步恶化,变成败血病,当病变成败血病的时候,就很难医治,不仅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会让婴儿遭受很多不必要的痛苦。所以防范于未然,做好卫生和护理工作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新生儿呕吐不止勿小视

新生儿因喂养不当常会发生呕吐,轻微的呕吐家长并不用太在意。但若反复呕吐或呕吐不止,则应考虑是疾病造成的,就应该马上去医院检查。但是父母应该掌握一些常见的呕吐,常见的容易引起新生儿呕吐不止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先天性食管闭锁

本病多发生于早产儿。患儿吃多少吐多少,并流口水。喂乳后有呛咳,面色呈青紫色,可能会出现气喘、呼吸困难、口唇发紫等类似肺炎的症状。治疗本病的唯一方法是采取手术解除闭锁。

先天性肠闭锁

新生儿在胎内时肠管就闭锁不通。怀有这种病婴的孕妇一般腹型过大,有羊水过多现象。肠闭锁包括十二指肠闭锁、小肠闭锁和结肠闭锁;患儿出生后第一天可正常吃奶,1~2天后反复发生呕吐者,多为十二指肠闭锁;生后2~3天出现反复呕吐的多是小肠闭锁,肠闭锁患儿的呕吐物中有胆汁,有时还有胎便;患儿上腹部膨隆,下腹软瘪,在腹部可见到胃肠的形状及蠕动;患儿不排便,而排少许灰白色黏液或是饭粒样便。本病也必需手术治疗。

先天性肛门直肠闭锁

这是由于胚胎发育不良或异常所致的先天性疾病。患儿肛门完全闭锁,有的合并直肠前庭瘘、直肠会阴瘘或直肠阴道瘘,男孩还有直肠膀胱瘘等畸形。如果新生儿进奶3~4天后不排便,出现腹胀和呕吐,开始吐奶汁、胆汁,后为粪便,应检查一下肛门,如为直肠闭锁,需手述治疗。

幽门痉挛

幽门痉挛导致的呕吐与其他呕吐不同,幽门痉挛特点是呕吐时间不规则,呈间歇性,每次呕吐量不多。随着婴儿的发育,呕吐的症状会逐渐减轻,婴儿发育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但是,如果严重的呕吐,或经常呕吐,就应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先天性幽门肥厚

主要由婴儿幽门周围的肌肉肥厚造成的。其特点是生后头2周吃奶不吐,而在生后2~3周时,吃奶不久便呈喷射性呕吐,呕吐物可喷出10厘米,呕吐物中可有隔夜的奶,但无胆汁。呕吐症状可随月龄增长而加重,同时患儿体重逐渐下降。此病也需手术治疗。

先天性巨结肠

病因主要是直肠肌肉间的神经节细胞缺损或发育不良,造成了直肠上部的结肠扩大。患儿先是腹胀,后发生呕吐等。腹胀如鼓,通常不能排便,需灌肠后方可排出。粪便积存时患儿便呕吐,排出后呕吐即消失。此病需经直肠测压或钡灌肠X线检测才能确定诊断,然后根据具体病情决定采取保守疗法还是手术治疗。

能引起新生儿呕吐的疾病还有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环状胰腺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但较少见。总之,新生儿呕吐,尤其是反复频繁呕吐切不可等闲视之。

婴儿疹子的病状表现及家庭护理

幼儿急疹、风疹、麻疹,是孩子最常见的几种传染病。它们有共同的临床特征,即在孩子中间易传染,好发病年龄为学龄前儿童;发病急、病程短;以出皮疹为最主要体征。但在病状表现及家庭护理上,这几种“疹子”却略有差异:

急疹

体温高精神好

发病年龄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孩子被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8~14天。起病急,无任何诱因突然发热,体温在39℃~41℃,不过,即使发着高热,多数孩子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以及食欲等仍然良好,嬉戏如常。

热退疹出

大多数患儿在高热持续3天后,突然降下来,体温降至正常时,皮疹开始出现,表现为不规则的玫瑰色小斑点,开始出现在颈部、躯干,很快遍布全身,但1~2天内会完全褪尽,不留色素,不脱屑。

护理要点

1.患病期间,可让孩子多吃一些豆浆、牛奶、米汤、粥等容易消化的食物。

2.注意休息,让孩子卧床至皮疹完全消退。

3.及时补充水分以防脱水。

4.高热时可用解热剂,若高热不退,头部可以冷湿敷,必要时用镇静剂防止高热惊厥。

风疹

发热时出疹

6个月至学龄前儿童是易感人群。孩子被传染后,发病初期有轻微的全身不适、咽痛、流鼻涕、咳嗽、发热等上呼吸道症状,通常体温不太高,发热当天或第二天身上就出现疹子。

三日内消退

皮疹往往从面、颈部开始,很快布满全身,四肢较少。第二天即逐渐消退,第三天基本退完,俗称“三日疹”。

淋巴结肿大

皮疹为淡红色丘疹,并伴有耳后或枕后的淋巴结肿大。随着皮疹消退,全身症状也相应减轻,但淋巴结要持续肿大1周或数周后才完全消退。

护理要点

1.出疹后5日,必须隔离孩子。

2.如孩子咽痛,可用温热盐水漱口。

3.如体温较高,要卧床休息。

麻疹

出现黏膜斑

患病初期发热可达38℃~39℃,伴有怕光、流泪、流鼻涕和咳嗽等症状。经过3~4天,鼻炎、咳嗽加重,眼结膜充血,同时在口腔颊黏膜上有白色斑点,大小不等。2~3天后此斑随着全身皮疹的出现而消失。

皮疹消退顺序同于出疹

幼儿最开始会出现发热的现象,发热3~4天后全身出现皮疹,一般会先从耳部、前额、发际处开始,2~3天后会到躯干及四肢,出现稠密的疹子,但是并没有水泡。发疹可能会持续3~4天,顺利出齐后就回开始消退,此时皮疹颜色由淡红转为暗红,全身的不适也会逐渐减退,体温慢慢降至正常体温。

有脱屑

皮疹退后留有棕色色素沉着,并有糠麸样脱屑。

护理要点:

1.卧床休息,居室空气保持流通,但注意不要让孩子受凉。

2.多喝水,吃易消化食物。

3.每天用温开水将毛巾浸湿,擦净鼻腔和眼睛分泌物。

4.退热不能用冷敷和酒精擦浴。

5.预防的最好方法是接种麻疹疫苗。

另外,急性湿疹也是常见的一种病状,是由多种内外因导致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疾病。病程短,病情发展快,患儿的局部皮肤开始出现红斑,继而在红斑基础上出现丘疹或水泡。湿疹最主要的症状是搔痒难忍,尤其是婴幼儿的自控能力差,常因抓破而形成糜烂面,继而感染形成脓包,局部淋巴结肿大。护理湿疹患儿要做到两点:调整饮食,忌刺激性过敏性食物;避免日晒、忌用水洗患处。

婴儿容易出现的疾病

为了适应母体外的环境,新生儿的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这些特殊的生理现象容易被年轻的父母误认为是“病”而惊恐不安。其实父母不用担心,这些都是正常的,只要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的知识,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的。

鼻塞

婴儿的鼻黏膜的毛细血管很丰富,且鼻腔很狭窄。当有分泌物时,鼻腔很容易被塞住,不一定是感冒。

提示:父母可用小棉签轻柔地将鼻腔分泌物取出。

黄疸

由于新生儿肝脏清除胆红素能力差,在出生后2~3天会出现皮肤及巩膜发黄,这属于生理范畴的黄疸,一般7~10天会逐渐消退。早产儿可能到3~4周才会消退。这都是正常的。

提示:母亲要给婴儿充足的奶量,让婴儿居住在光线充足的室内。如果黄疸迟迟不退,可能是疾病所致,家长要带婴儿就医。

体重下降

在婴儿出生几天内,由于进奶量较少,排出胎粪,皮肤及呼吸时蒸发水分较多,在出生后2~4天体重不升反降,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提示:生理性体重下降到10天左右会恢复到出生时体重,如果2周后仍未恢复,家长就要寻找原因,如喂养不足、先天性胃肠道疾病等。

吐奶

新生婴儿的胃是呈水平位的,就像两头扎住的口袋,胃的上端是贲门,肌肉发育尚未成熟,比较松弛;胃的下端是幽门,肌肉比较紧张,容易痉挛。新生婴儿的胃容量很小,呕吐反射中枢控制能力弱,若吮奶过急、过多,就很容易吐奶。在新生儿中,比较常见。

提示:母亲给婴儿喂奶时注意量和速度,检查奶头孔的大小,同时避免空气吸入。当婴儿吃完奶后,要竖起轻拍背部10分钟,等到打嗝后再放回床上。一旦婴儿吐出奶,应保持右侧卧位,以防奶吸入气管内。

乳腺肿大

有些新生婴儿在出生后3~5天会出现乳腺肿大,约有蚕豆到核桃大小,部分甚至还有乳汁分泌。这是由于母体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通过胎盘进入婴儿体内导致,雌激素会使乳腺增大,孕激素使乳汁分泌,一般在2~3周后,逐渐消退。

提示:当婴儿乳腺肿大时,家长千万不要挤压,乳头可能被挤破,细菌侵入乳腺引起发炎。

阴道流血

少数女婴在出生后1周左右,阴道内有少许血性分泌物或灰白色黏液分泌物。这是由于胎儿在母体内受到母体的激素影响,出生后激素影响中断,造成类似月经的出血,一般数天内可消失。

提示:家长不要惊慌,只要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就可以了。

尿色红

出生后2~5天,由于婴儿尿少,加之白细胞分解较多,使尿酸盐分泌增加,可使尿染成红色,并伴有排尿时啼哭,在尿布上也可呈红色,一般持续几天后消失。

提示:母亲可在2次喂奶期间,加喂些温开水,促使尿排出。

婴儿口腔溃疡护理要点

婴儿的8种口腔溃疡。由于婴儿的免疫力低下、皮肤黏膜的屏障功能差,常因感染、外伤或其他因素引起口腔黏膜长疱、糜烂、损伤。有些口腔黏膜斑合并潜在的问题还是某些疾病的先兆。婴儿口腔局部溃疡的病因、病情、病症各不相同,因此母亲们一定要仔细了解,才能对症下药。

鹅口疮

鹅口疮又名雪口,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性口炎。

得此病的婴儿一般哭闹不安、并有低热、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口腔内白膜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常见于上下唇内侧、颊黏膜、舌面、牙龈、软硬腭上,有时也会波及到咽部。开始为乳白色点状或小片状,逐渐融合成大片乳白色膜,略微凸起,周边不红。不易擦去,若强行擦拭后局部潮红,会有溢血,一般无全身症状,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

护理要点

治疗此类疾病关键在于去除创伤刺激因素,如纠正不良习惯、磨改过锐的切缘、牙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