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怎样当好新妈妈
48686700000014

第14章 孕期,健康妊娠280天(6)

准妈妈孕期6不宜

不宜过多饮茶

准妈妈不宜饮茶过多、过浓,因为茶中的茶碱(咖啡因)具有兴奋作用,会使胎动增加,乃至危害胎儿生长发育。

不宜过量喝饮料

由于一些饮料含有咖啡因、可乐宁等生物碱,准妈妈喝后会出现恶心、呕吐、心跳加快等中毒症状,影响胎儿大脑、心脏和肝脏等重要器官的正常发育,致使婴儿出生后患先天性疾病。

不宜多食醋

怀孕最初半个月左右,大量的酸性食物,可使体内碱度下降,从而引起疲乏、无力。而长时间的酸性体质,不仅使母体易患某些疾病,最重要的是会影响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可导致胎儿畸形。

不宜饮酒

因为酒中含有乙醇,它对人体的大脑、肝脏和心脏有一定的毒性。它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使婴儿出生后智力低下,面容特殊,身体矮小,严重者可导致智力障碍。

不宜过多用药

怀孕1~3个月,是胚胎器官形成期,此时胎儿对药物的作用十分敏感。据临床证实,某些药物可导致胎儿畸形,如链霉素、阿司匹林、安定、四环素、氯霉素等。若准妈妈必须服用,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应用。

不宜过多接触洗涤剂

洗涤剂中的直链烷基碘酸盐、酒精等化学成分,可破坏和导致受精卵变性和坏死。特别是在受孕早期,若过多地接触各种洗涤剂,那些化学成分就会被皮肤吸收,从而使受精卵外层细胞变性,导致流产。

科学胎教,培育聪明宝宝

胎教前奏曲

帮你全面了解胎教

研究显示:胎儿在母亲肚子里16周起,就逐渐具有触觉、味觉、嗅觉;18周,开始具备视觉、听觉;26周,已发展出潜意识、意识与人格;30周,就拥有学习、记忆能力;到36周,胎儿的大脑皮质已发育完全。由此可知胎儿在母亲肚子里时,就可以慢慢感受这个世界,并对外在环境产生反应。其实当受精卵形成后,母亲生理或心理上的变化都会刺激胎儿的身心发育,对胎儿产生有利或有害的影响,这也是胎教产生的原因。亦有许多研究表示,经过胎教的婴儿出生后情绪较稳定、适应力较强;对于陌生环境较易产生好奇心;记忆力较同年龄的孩子好一些;语言和活动能力发展早;且个性较活泼、喜欢与他人接触,所以身为父母的你,应该从现在开始重视胎教,以全面开发宝宝一生受用的智慧与能力。

优化胎教环境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夫妻感觉到胎教的重要性,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并非每个准妈妈都能切实地维护好胎儿的内外生长环境。

胎教,从字面上来讲,就是教育尚未出生仍在娘胎中的孩子,它的作用就是为胎儿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以让他在各方面发育更完善。

根据一项调查表明,科学合理地对胎儿进行胎教,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和人格的发展。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准父母感觉到胎教的重要性,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并非每个准妈妈都能切实地维护胎儿的内外生长环境。那么究竟怎么做才能让胎教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

胎教的外环境

这里所说的外环境,其实是指准妈妈本身所处的环境,也就是说,当准妈妈所处的外部环境不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的话,也同样会因此对孩子的身体、心智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家用电器是潜在杀手

危害:现在几乎在每个家庭中都有相当数量的家用电器,虽然它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也因此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和危害。例如:怀孕早期使用电热毯容易引发流产和胎儿畸形;微波炉虽然能为我们快速提供食物,但它的微波辐射也容易导致胎儿死亡或流产;长时间看电视或看电脑,也会对孩子的生理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解决方法:适当控制看电视的时间,准妈妈看电视时也不要离电视太近,3米左右比较安全。

准妈妈的房间不要放太多家用电器,尤其是电脑和电冰箱,也不要用电热毯取暖,尽量少用微波炉。

药物和疾病也非常危险

药物和疾病对胎儿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怀孕后,准妈妈在用药时应及时咨询医生,并应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

不该吃的西药有激素类、抗癌药类、抗生素等。不该吃的中药有巴豆、麝香、商陆等,活血类的药物基本不能服用,因为容易导致流产。

容易引发胎儿畸形的疾病有风疹热毒、病毒性感冒、单纯疱疹病等。

环境污染

准妈妈的工作环境如果是长期接触化学品麻醉品、长期面临电脑辐射或工作地点离机场较近的话,都容易导致胎儿发育迟缓或发生流产。通常当胎动厉害的时候,其实已经说明外部环境的恶劣已经到达相当严重的程度。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准妈妈改变工作环境,远离那些容易使胎儿受到伤害的污染源。

胎教的内环境

这里所说的内环境,是指准妈妈本身的情绪和心情对胎儿的影响。通常,准妈妈的不良情绪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同时,这些情绪也会对孩子的性格形成起一定的作用。

危害:容易使孩子形成胆小怕事的性格,同时心理承受能力也会降低,做事容易情绪化,可能会经常莫名其妙地大哭特哭。

解决方法:最好的方法是准妈妈随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一旦发现自己正在陷入忧郁焦虑的泥潭,应立刻想办法疏导或转移注意力,可以通过看书和电视来缓解紧张的情绪,让自己开朗起来。

不良情绪二:发怒

准妈妈总会有发怒的理由:老公晚回家;邻居家的狗又跑过来撒尿;新买的裙子结果发现是次品等。这些生活中遇到的琐事都可能会让准妈妈大发雷霆。殊不知,妈妈发火之后心里是痛快了,可对宝宝的个性也造成了坏影响。事实上,一个容易动怒的准妈妈,很可能会生出一个容易动怒的宝宝。

危害:准妈妈常常发火的话,容易使宝宝的性格更固执、更偏激,也更容易情绪化,可能以后还会变成经常顶嘴或离家出走的问题儿童。

解决方法:最好的办法是准妈妈想发火的时候,就告诉自己先等一等,然后可以喝点水,在屋子里走几圈,等这个过程完成后,准妈妈的火应该已经熄灭了。

为了减少发火的次数,准妈妈也可以在觉得自己要发火前,出门去散步,这样也有助于稳定情绪。

不良情绪三:多愁善感

在怀孕期间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是常有的,但不少多愁善感的准妈妈经常会将一些小挫折扩大为自己人生的失败,因此整天自怨自艾,愁眉不展。殊不知,这也可能会影响到胎儿的情绪。

危害:妈妈经常哭泣,伤感,容易使孩子形成胆小、懦弱、缺乏自信心的性格。

解决方法:最好的办法是准妈妈在伤心时找一些事来做,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也可以看一些轻松愉快的电影或电视来缓解情绪。当然,如果伤感情绪严重的话,找人倾诉则是最佳的发泄方法。

不良情绪四:自己吓自己

有些想象力特别丰富的准妈妈,在看完恐怖片或侦探小说后,就会变得疑神疑鬼,经常会处于担惊受怕的情绪中,比如一个人在家时总是担心有人来袭击,也有的人因为担心半夜有贼侵入而整夜整夜睡不着。其实,这也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危害:准妈妈经常处于恐惧中,容易使孩子产生行程偏激、固执,自卑的性格,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在语言能力上可能会遇到困难。即使没有语言障碍,也不容易跟别人友好相处,沟通能力差。

解决方法:尽量不要看恐怖片或侦探小说,即便偶尔观看,也要在白天进行,因为晚上观看恐怖片往往容易造成失眠,对孩子的身心危害更大。

丈夫是胎教的主力军

随着现代尖端科技的发展,我们已经发现:胎儿在孕期16周时即有触觉和味觉;18周时会对光产生反应,并已发展出听觉,而且还会作梦;30周时则有记忆和思考的能力。由此可见,胎儿的心灵和性情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开始蕴酿和培养了。因此,胎教是有其必要性的,而且很重要!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总以为胎教是准妈妈一个人的事,但是在此我们要提醒大家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准爸爸也要参与胎教!因为,根据一项研究报告指出:胎儿对男生低频率的声音比对女生高频率的声音还敏感。而且,准爸爸参与胎教能让准妈妈感觉受到重视,胎儿也能感受到愉快的心情,使得胎儿日后成为一个快乐的孩子,因此准爸爸在胎教中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

胎儿受孕后的4~5月,胎教就可以开始了。这个月内应该以音乐胎教为主,乐曲以优美、悦耳、抒情的简单音节为好,重复播放,每天听2次,每次3~5分钟。

5~6月间的乐曲可以适当增加至2首,交替轮流播放;除此外,母亲还可以唱儿歌,父母之间可以用亲切的言语交流对大自然的赞美等。这样的胎教每天进行2次,每次5分钟。

受孕7个月后,就可以开始正规“上课”了。先以信号提示胎儿,可用手轻压3下胎儿肢体或轻拍胎儿告诉胎儿现在开始上课,宝宝要静静地听;一般早上醒来以讲话(讲故事)的形式,下班回家和晚上临睡前则采用文字训练或音乐训练的形式。这样的训练一般5~10分钟1次,每天进行3次。

以下我们就提供一些准爸妈可以一起做的胎教以供你参考:

音乐胎教

播放优雅、动听、抒情的音乐,同时准妈妈应用心领略音乐的语言,有意识地产生联想。联想大自然充满生机的美,联想美好的明天,联想一切美好的事物。如一曲优美的“摇篮曲”,仿佛摇篮轻摆,充满你对孩子未来的热诚,亲切的祝福!孕妇还可以通过唱歌、朗诵,使胎儿接受人类语言声波的信息。既可训练胎儿,向空白大脑上增加“音符”,又陶冶了孕妇自身情趣,调节情绪进入一个宁静的精神状态又作用于胎儿。

语言胎教

常言道“言为心声”,生活中应避免讲脏话、粗话和吵架。应增加语言、文学的修养,以优美的语言充实、丰富、美化自己的生活。在父母胎儿对话中,应充分体现关心和爱抚。告诉胎儿大自然的风景变化和眼前的美好景观以及父母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讲愉快优美的童话故事。胎儿静静地聆听,感到安全、舒适。使其先天感受父母爱的伟大,体会父母之间情感的和谐。对话时丈夫可把双手放在妻子腹部跟胎儿讲话。

信息胎教

包括文字、书法、绘画胎教,用简易的词汇(中文或外文)。与宝宝讲的同时要联想实物,如苹果、梨、牛、羊、蔬菜等,边讲边告诉其形态、颜色。妈妈写字或绘画时,也边写边画边讲。如画竹时可讲“先画一个圆圆长长的竹身,竹是一节一节的,再画……”。

抚摸胎教

抚摸胎教:母亲睡前躺在床上,将自己双手放在腹部,由下向上轻轻压抚胎儿,每次抚摸不超过5分钟,也可以由准爸爸来做。

胎教的现实意义

胎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教育,胎儿在宫内的学习与出生后孩子的学前学后教育都不一样,不同于一般的学习概念和学习功利性。胎教并不是要向胎儿灌输生活知识和科学知识,而是为了促进胎儿的身心发育,提高胎儿的个体功能,对胎儿的心灵起到塑造、健全、完善和完美的作用。也就是说,是为了促使胎儿素质优良化。若带着功利的目的进行胎教,结果或许会使你大失所望,因为胎儿毕竟还没来到人间,其各方面的能力尚处于雏形阶段,谁都不敢保证会立竿见影。那么,胎教究竟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呢?

促进胎儿大脑健康发育

由于胎教的内容情感化、艺术化,形象和声音于一体,从而可促进胎儿右脑的发育,使孩子出生后知觉和空间感灵敏,更容易具有音乐、绘画、整体和几何、空间鉴别能力,并使孩子情感丰富,形象思维活跃,直觉判断正确。同时,胎教给胎儿大脑以新颖鲜明的信息刺激,具有怡情养性的作用,从而又有利于胎儿大脑的健康和成熟。

此外,胎教还有利于胎儿大脑潜能的全面开发。由于胎教重视情感化和形象化,胎儿的语言学习和数字等知识学习变得容易,这样也就调动了左脑的功能,使左右脑功能得到互补,使胎儿出生后大脑的潜能得以更好的发挥和利用。

有利于胎儿的心理健康

胎教给胎儿的心理影响是积极的、能动的,不仅有利于胎儿感知能力的培养,而且有利于胎儿情感接受能力的培养,使胎儿未出世就在感知、情感等方面和父母相互沟通和交流。触摩胎儿时,胎儿能做出相应的动作,为胎儿播放音乐或唱歌时,胎儿能变得很安宁,这都是感知能力和情感接受能力的体现。这两种能力是基本心理功能,有了这两种能力,胎儿出生后在成长过程中就能更好地接受审美教育,具有想象、直觉、领悟和灵感能力,并具有情感体验、调节和传达能力,使孩子心理得到健全的发展。

有利于完善胎儿的人格

胎教对胎儿的影响是整体性的,胎儿学习的结果也是整体性的,因此胎教有助于胎儿以及胎儿出生后精神素质等各个方面的塑造。人格的形成与人早期经验有很大关系,如果一个人能够在人生的开始就受到整体性的教育,那么这种教育就会对一个人的心灵产生长远的、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使这个人的人格趋于完善,并使这个人成为一个真诚、善良、美丽的人,成为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人。胎教是人生最早的审美教育,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开创性的作用。专家对胎教儿童的追访表明,经过胎教的儿童大都性格活泼、爱唱爱跳,而且身体健康、聪明好学,有的具有艺术等方面的特殊能力。

唤醒胎儿的大脑发育

儿童智能的发育受后天环境与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很难评价胎教在其中的单纯作用。但胎教为婴幼儿智能发育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并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开始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