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学与生命
48553400000042

第42章 悬壶济世——医学价值(2)

现代主流文化在赞美科学的价值时,称道科学怎样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怎样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怎样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等等,但是,科学这些价值的体现的第一个前提是人的生命的健康存在。医学对生命的救护直接维系着人类的安危,是科学辉煌的卫士,支撑着社会的发展。救护生命是医学基本价值的核心理念。

2.本质:生命至上

曾经在中国两院会议中,一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向所有的中国院士们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医务人员能否杀死一名年仅20岁智商为20的年轻人,来为救治三名中国院士的生命来提供器官移植?如果可以,从经济效用的角度是经济价值很高,因为院士创造的社会和经济效用远远高于这位年轻人。但所有的院士们都认为不可以,为什么?那是因为无论是院士还是普通年轻人都是人,只要是人就拥有同样的生命权利,拥有同样的生命尊严,其生命就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他们的生命都是至上的。

在医学领域中,必须是生命价值至上,在此基础上考虑功利原则,而不能本末倒置。原因如下:

其一,人的生命与世界上其他万物相比较,是最为珍贵的,表现为终极价值。人的生命存在是一切价值产生的基础。人是万物的尺度,在世界万物中,只有人是具有意识的理性动物。只有人会产生对价值问题的思考。

一个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的大小都是相对于一定的人的生命主体来说的,人的生命存在是价值产生的载体。

其二,人的生命价值是其效用价值产生的基础。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强调的是某一生命个体对他人和社会的有用性,产生效用价值的基础首先必须是有人的生命存在。只有有了人的生命存在,才谈得上某一生命对他人和社会的意义。显然,效用价值是建立在对人的生命存在本体论意义肯定的基础上的。

其三,医学发展本身内在地包含着对生命至上观念的确认。在古代,我国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就有“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的思想。

隋唐名医孙思邈所着的《千金要方》医书,也以“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而命名。

1975年第29届世界医学大会通过的《东京宣言》指出:“实行人道主义而行医,一视同仁地保护和恢复躯体和精神的健康,去除病人的痛苦是医师特有的权利,即使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也对人的生命给予最大的尊重,并决不应用医学知识作相反于人道法律的事。”

其四,人的生命价值是医学伦理规范建立的前提。医学人道主义要求医务人员对病人要一视同仁,不论病人生理、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有何差别,都须平等对待。医学的公正和公益也要求医务人员公平合理地对待每一个社会成员。这些规定,其中也包含了对人的人道价值的肯定。因为这些表述暗含一个假定,即个体与个体是等值的、平等的,要求合理地支配和使用卫生资源。

其五,人的生命价值是医学发展的终极判断的依据。医学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促进人的生命健康和幸福,从归根结蒂的意义上来讲,是为了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很明显,医学是以人为目的的,医学的发展最终还是以是否促进了人的发展来衡量。当医学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出现不和谐时,则必须要求医学做出相应的调整,医学模式的转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三)人不是手段

医学作为一门直接为人的生命服务的科学,是将病人作为手段,特别是作为获得经济利益的手段,还是作为目的,关系着病人生命质量的高低、好坏。作为掌握医学知识和医学技术的医务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和帮助的过程中,就尊重人的生命而言,为善可以成为天使的化身,为恶会将天使演变为魔鬼。所以,医务人员认识和把握医学基本价值的内涵非常重要,要恪守生命价值至上原则,在此基础上来考虑生命的质量和效果。我们不能够将功利原则片面地引进医学领域,更不能将功利原则代替生命价值原则,把人仅仅作为手段。

把人仅仅当作工具的做法,在历史上就曾受到过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尖锐批判。康德认为,人是应当受到尊重的对象,不应当把人当作东西。我们把有理性者称为人,因为他的本性就证明他是目的,不能当作工具。诚然,人是社会的人。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人应当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体,即人既作为手段而存在(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又作为目的存在,具有本体论上的价值。若无视人的本体论上的存在,仅仅把人看作是满足他人和社会需要的工具,这样势必大大贬低或丧失人的生命价值。因为手段和工具都是可以有选择取舍的,没有用时就可以丢弃,对人也能这样吗?

在医学领域中,将人作为手段的倾向体现为:将病人当成工具意义上的对象,漠视人的痛苦、尊严。将病人视为展现医术水平的载体,将医治疾病的过程视为“纯科学”过程,淡化人的目的、性质,等等。离开了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何谈医学?因此,医学要高举生命至上的旗帜,反对将人作为手段。

三、非基本价值:决定医学成其为怎样的医学

除了医学基本价值之外,医学还具有许多非基本价值,如医学的文化价值、人文价值、经济价值、教育价值等等。医学的基本价值能否实现,决定着医学能否成其为医学;而医学的非基本价值的选择,则决定着医学将成其为怎样的医学。

(一)医学的人文价值

1.存在的必然性

医学人文价值是指医学对人、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对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等需要的一定程度的适合、接近或一致。

现实生活中的人是经历着生老病死的人,维护他们的健康生存,始终是医学最基本的使命。医学不仅保持生命生生不已、生机勃发,医学更解读生命的奥秘,促进人和文化的全面发展,给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以更广阔的空间。

医学为人类生命之舟保驾护航,使地球文明之花灿如朝霞。在人类知识形态之林中,医学以其独特的声音,述说着自己对人类文明的情愫;以其不可替代的方式,描画着自己对人文世界的憧憬。因此,医学的人文价值是人对医学价值的不断递进、指向终极的追求。这种非功利的价值是医学实践永远追求、不断完善的动力;同时,医学的人文价值蕴涵着对人类文化的意义,是人们关于生命的崇高、神圣的精神支柱和信念依托。

医学人文价值的必然存在是时代进步的客观要求。通过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创造来实现价值,是时代的特征。生命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无病地活着,医学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防病治病。医学的价值也应该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追随时代发展,紧跟人类的进步,从医学基本价值走向提升人的文化、思想和精神的医学人文价值。

医学人文价值的必然存在是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医学人文价值是医学亚文化的灵魂和存在的根基,是医学这个时代骄子得以生机勃发的精神源泉。高度重视医学的人文价值,不仅对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促进文化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也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

医学亚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促进人类文化的全面进步与发展,有必要首先促进科学文化包括医学亚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医学人文价值的必然存在是医学反思的逻辑归宿。胡塞尔说过:“现代人让自己的整个世界观受到实证主义的支配,并迷惑于实证科学所造就的‘繁荣’。这种独特现象意味着,现代人漫不经心地抹去了那些对于真正的人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科学的危机表现为科学丧失生活的意义。”

医学的全面发展近百年来一直受到实证主义、科学主义的禁锢,被漫不经心地抹去的正是医学的人文价值,丧失的正是医学对人全面发展的意义。

医学技术主义将技术方法绝对化,医学对活生生的躯体和心灵的救助成为一个由技术控制的机械过程,科学技术程序成为医学思维的中心,医学技术成为医学实践的主宰,控制医学、处置病人,充当医学全部价值的代表。对医学人文价值必然存在的反思使人类惊醒:医学是关于人的生命的科学,对人的全面关怀是医学的应有之意。丧失了医学人文价值的医学不是真正的人的医学。

医学人文价值的必然存在是现代医学发展的精神动力。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人类的各种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整体性,科学的产生、发展和成长需要深刻的人文文化背景。医学更不例外。医学人文价值的必然存在,在于现代医学发展需要将之作为促动医学走出技术主义迷惘的精神动力。医学人文价值的存在和阐扬,促使人们正确认识医学的人文意义,包括医学的认识意义、思想意义、精神意义、智力意义和审美意义等等。也只有在深刻理解医学的人文价值后,我们对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基本价值的认识才会跃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2.核心:关爱生命

宗教、哲学和医学最早将关爱的触角伸向人的生命圣地,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展现了对人的生命的关爱。

宗教对生命的关爱集中体现在各宗教的共同的普世原则——黄金法则的信念之中。人类的生命法则包括四个层次:一是黑铁法则:“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是最低层次的复仇原则;二是青铜法则:“像别人应受到一样对待别人”,这是较高层次的互惠原则;三是“白银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更高层次的爱的原则;四是“黄金法则”:“你愿意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那样对待别人”,这是最高层次的爱的原则。

哲学对生命的关爱集中体现在不同的人本主义哲学流派共同的基本原则——人本法则的信念之中,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认识法则:认识你自己;二是尺度法则:人是万物的尺度;三是贵生法则:悠悠万物,莫贵于生。

医学对生命的关爱集中体现在不同医学体系共同的终极原则——终极关怀的信念之中,包括三个观念:一是敬畏观念:医学敬畏生命,而不是生命乞灵于医学。如基督所说,“非以役人,乃役于人”,医学是生命的仆人,而不是健康的主宰。二是终极观念:宏扬生命的价值为医学的最终目的,医学本身退为手段,通过拯救人的肉体拯救人的灵魂,通过关爱人的身躯关爱人的心灵,让陷于肉体和心灵双重痛苦的人获得自由和解放。三是感化观念:医学在救护人的生命的同时,通过对生命的终极关怀,感化每一个个体生命,唤醒人们对生命真谛的觉悟,从而生命的自为走向生命的自由。

3.本质:求真、崇善、尚美、达圣

医学求真,是从医学认识论的角度反映的人文价值,表现为医学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之所以强调医学求真是医学的人文价值主要是因为:医学求真不仅仅间接地通过医学科学技术中介来实现对人们身心健康需要的满足,而且直接地通过渴求知识、追求真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奥妙无限的人体、疾病的复杂性质、生命现象的瑰丽多彩是医学永远的认识对象。求真欲是人类,也是医学内在的精神力量。自由地探求真知是最高的价值,是精神的紧迫的需要,其程度就像身体对食物的需要一样紧迫。文明人类的精神生活的本性和方式之一,就是有“求真求知”的理性需要和能力,医学人文价值的真谛之一就在于,医学的“真”对人类健康的躯体和健康的精神的意义。

医学崇善,是从医学伦理学角度反映的人文价值,表现为医学行为和结果与道德律令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