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学与生命
48553400000041

第41章 悬壶济世——医学价值(1)

人类的生命是一纸随时可能中断的契约,太脆弱,太需要医学的救护。使行将熄灭的生命烛光重新点燃,替趋近枯萎的生命之叶注入绿色的生机,向在死亡的沼泽地挣扎的生命伸出援救之手,为受创躯体和痛苦的心灵铺设一条通往希望的小径……,医学价值此时甚至就是个体、群体乃至人类生命的全部……

一、医学价值:人类对医学的评价

(一)基本内涵

医学价值是标志人的健康需要和医学效用相统一的医学哲学范畴,是医学对维系人的生命健康,促进人的自由发展等医学需要的某种适合、接近或一致。

医学的内在要素、结构、功能、属性、作用等,是医学价值形成的前提,没有医学的这些要素,医学价值无从谈起。医学价值范畴把人对医学的需要作为医学价值形成的主体要件,没有人对医学的要求,就不会存在医学,更谈不上医学价值。医学价值范畴强调在医学实践中使医学与人的需要相一致,是医学价值的核心所在。实现医学价值的途径,只能是人的医学实践。

医学有没有价值的关键,在于医学是否与人的需要相适合、接近或一致。如果两者是相一致的,我们说它是有价值的;如果两者是不一致的,我们说它是没有价值的。

(二)两种属性

1.主观属性和客观属性

医学价值具有主观属性。医学价值是人为满足对健康的需要而对医学的功能和性质的一种评价,因此,医学价值总是与人的情感、需求、认知、思想等主观因素相联系。在医学价值体系中,人始终处于中心地位,人既是医学价值选择的主体,医学价值评价的尺度,又是医学价值的最高体现。医学是为人服务的,医学价值本身是一个手段价值,人的健康存在和发展才是真正的目的价值和终极价值。

医学价值具有客观属性。体现维系人的生命健康、促进人自由发展健康的医学价值,其性质和量度,不能由人的主观随意定夺,而要取决于医学自身发展的水平和状况。也就是说,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医学价值,而只能在医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医学,为人的健康服务。

2.医学价值的功利属性和非功利属性

人们对医学价值的界定,往往是经验的、功利的。这是人们处于生存层次,受经济条件左右,仅仅从健康需要的角度对医学的价值加以确定时无法避免的。因为健康的生存是人的第一需要,现实的人不能不追求这一医学的功利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眼下的医学实践是一种功利性的实践。

功利的医学只是人达到自我肯定的手段而非自我超越的目的。由功利的医学目的向非功利的医学目的升越,是医学本质的升越。医学的非功利价值在于,它体现了医学为人生命自我超越、自我完善服务的意义,具有自成目的的性质。医学对“真”、“善”、“美”、“圣”等非功利的价值追求不是“属物”的价值,而是“属人”的价值。

非功利的医学价值观和功利的价值观,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不同医学价值观念的冲突,折射出当代人迷失于世俗生存和精神升华的二律背反中的困顿。

(三)三大功能

1.支配功能

一切医学活动都是医学主体在某种价值观念的支配下的行为过程,任何医学活动都必须以一定的医学价值观念为依据并以追求一定的医学价值作为动因。无论是医学课题的选择、诊断思维的推演、治疗方案的取舍、医患关系的处理;还是医院管理、卫生行政、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决策,医学价值是起着支配作用的内核。因此,医学价值是人们从事医学实践活动的支配力量。

2.尺度功能

某种医学行为、某种医学现象,是否符合现代健康观念、是否符合医学人文精神、是否有利于人的自由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历史的进步,这些都是人们根据已有的价值尺度对这种医学实践的价值判断。对同一个医学实践作出不同的、甚至对立的价值评价,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人们具有不同价值取向,并用这种价值观念作为评价的尺度。人们对某种医学活动或赞成或反对的分歧,从表面上看有各种不同的原由,但其实质就是人们价值尺度的分歧。

3.教育功能

人们对医学价值的认知、认同、接受、实现的过程,既是一个主体选择的过程,也是一个对人的生命内涵的颖悟过程、一个提升自我层次境界的过程。医学对病痛的抗击和对生命的救护,是最具有震撼力的贵生教育;医学使人重新获得健康和自由,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机会,是沁人肺腑的爱的教育,医学超功利的,对人的彻底的、终极意义上关怀的价值,是对人类趋向永恒的圣洁教育。

(四)实现过程

医学价值的实现,是指医学价值观念的形成、医学价值的选择、医学价值目标的确定、医学价值评价的开展和医学实践的实施过程。

1.观念形成

医学价值的实现首先要解决的是医学价值观念问题。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根本地就在于人是理性的生存者。人类的医学实践活动总是受一定的医学价值观念支配的。也就是说,人们对医学价值的追求、医学价值的存在首先是观念形态的。这一认定不仅体现了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说明了医学实践活动在一定意义上不过是医学价值观念的展开和实现。

2.价值选择

医学价值的选择是医学价值主体在医学价值观念的支配和医学价值客体的影响下能动的思维活动。选择什么样的医学价值目标,选择什么样的医学价值实现方式,对医学价值的层次、性质和最终实现意义重大。因此,医学价值的选择,是医学价值实现的关键。在现实中,医学价值的选择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同样的条件下的医学价值选择取决于医学价值主体的精神境界和医学客体的实体状况。医学价值主体的精神境界是制约医学价值选择的主观条件,不同素质的医学价值主体对医学价值的选择会截然不同;医学价值客体的实体状况是制约医学价值实现的客观条件,医学价值的选择总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目标确定

医学价值目标是指引医学发展的指南,是确定某一历史时代医学身份的标记,是衡量某一阶段医学发展层次的尺度。医学价值的目标,是人们对于医学价值的期望和理想,是经过一代又一代医学人汗水、心血甚至生命的结晶。医学价值目标的实现往往呈阶段性发展、螺旋式上升的样式,某些条件下还会出现暂时的回落。但是,医学从救助生命、关爱生命的基本目标开始并最终抵达真、善、美、圣的终极目标,其中要经历的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医学价值目标,构成了医学价值实现的历史链条,成为医学价值不可逆转的历史走向。

4.价值评价

医学价值评价是个人或社会对医学价值的评说和估量。医学价值评价的一般标准是一个多元的组合,既包括经济的、社会的、现实的要求,也包括文化的、人文的、前瞻的期盼;医学价值评价的终极标准是真、善、美、圣。医学的价值评价的形式有两种:一是以病人、媒体、社会对医学服务的认同程度为形式,这往往是感性的、外在的、表象层面的医学价值评价;二是以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等学科对医学使命的深入反思为形式,这往往是理性的、内涵式的、本质层面的医学价值评价。医学价值评价是医学价值实现的逻辑终点,又是新一轮医学价值实现的起点。周而复始、不断攀升的医学价值实现过程,也就是医学不断趋向真、善、美、圣的过程。

5.实践实施医学实践的实施是医学价值实现的关键。一方面,医学价值观念的产生是以一定医学实践条件为基础的,另一方面,医学价值观念又具有应然性、理想性、目的性、批判性的特征,体现为对现实的超越和对理想的追求。

超越-实现-新的超越,是价值发展的辨证本性。医学观念当然不会实现任何东西,医学价值观念要超越现实,实现自身,还必须向现实的价值形式转化,取得医学实践的形式。

价值的实践形式也不是任意的,它直接受着当下医学价值观念的制约。

当医学价值作为一种观念存在时,它本身的特质就内在地包含了对医学实践形式的质的规定。就是说,人不仅为自己营造了某种形而上的医学价值境界,同时还进一步营造着这种境界的实践形式。

在医学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必然遭遇医学价值冲突。医学价值冲突的根源在于主体多元化及其需要、利益、目标的差异和医学价值的多元化。医学价值冲突既表征着人、医学和社会的发展,又促进着人、医学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和人愈是发展,其需要就愈是丰富,就愈能与各种对象建立起更多样、更深刻的医学价值关系,医学价值冲突的机会就愈多。从某种意义上讲,医学价值冲突是医学发展的动力因素。当前,医学价值实现中两种主要冲突是生命原则和经济原则的冲突、科学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冲突。

生命原则和经济原则的冲突。“重义轻利”、以生命为重的生命原则是医学的传统,西医学和中医学都是这样。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价值取向受到了挑战。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为契机、以经济主体为本位的经济体制。这就使原有价值观依存的基础受到严重冲击。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生存竞争、等价交换、利益原则、公平效率已成为经济生活的基本原则。因此,医学的价值观念面临着是“重德”还是“重利”的选择。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与传统伦理道德价值观的冲突,表现在医学价值观念上就是经济原则与生命价值原则的对立和冲突。

科学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冲突。在医学领域中,科学主义盛行,人文精神失落的实质,就是科学主义和人文精神的价值冲突。特别是又适逢经济体制转轨,在内在与外在双重建构的态势中,这种冲突就显得尤为突出。

二、基本价值:决定医学能否称其为医学

(一)内涵、特征和表现

1.内涵的界定

医学的价值是多元的。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手段价值和目的价值、功利价值和非功利价值、现实价值和理想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等等。但无论怎样划分,无法回避医学的基本价值是什么的问题。

所谓医学的基本价值,是医学的特质,是不可替代的,体现医学本质和目的的价值。离开了基本价值,医学价值的命题就无法成立。医学的其他价值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却不具有医学基本价值的这种刚性规定。

人的生命价值的逻辑前提是一定的生命质量和健康;人的生命价值展现过程中,自始至终离不开医学的维护。而对于医学而言,离开了对人的生命价值的维护和展现,医学就失去了本质的存在,医学就没有价值可言。因此,医学基本价值是医学价值的实体性、基础性的要件。毫无疑问,从医学的本质、目的和使命而言,通过维护和保证人的一定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展现人的生命价值是医学的基本价值。

2.特征、表现和意义

医学基本价值的特征。人是有生命的存在物,生命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特征之一。人的生命不仅具有生理上的内涵,还具有社会和精神的内涵。

人的生命这种特征是人的生命具有价值的前提,也是医学基本价值特征的逻辑根据。

医学基本价值具有绝对性特征。这是因为:人的生命价值在于人的生命的存在和延续本身。人的生命价值的绝对性表现在生命价值优先于或高于非生命价值、每个人的生命存在价值是平等的。

医学基本价值的表现。医学基本价值表现为对人的生命价值展现即展现生命健康存在的价值和生命正常延续的价值。生命健康存在的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健康存在本身是有价值的,因为生命的存在是人的存在的根基,健康又是生命存在的保证。人的生命正常延续的价值从社会角度看是人的生产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从个人角度看是寿命的延长对于个人创造和发展的意义。

医学基本价值的意义。医学基本价值是医学价值体系中的基石,离开了医学的基本价值,无法讨论医学的其他价值。医学基本价值的这种根本性意义根源于人的生命价值的根本性。人的生命价值作为人的价值的一种特殊形态,其意义在于人的生命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根本性。人的生命存在和延续是人类根本的目的性存在。与人的生命价值相比,人类文明的一切形式,都是为之服务的手段;若离开了人的生命价值,政治、经济、科学、教育的价值将无所附丽;人的生命价值的淡化,是人类文明终极意义的淡化;人的生命价值的失重,是人的世界的失重。

(二)核心和本质

1.核心:救护生命

人的生命是一纸随时可能中断的契约,它太脆弱,它需要医学的救护。

使行将熄灭的生命烛光重新点燃,替趋近枯萎的生命之叶注入绿色的生机,向在死亡的沼泽地挣扎的生命伸出援救之手,为受创躯体和痛苦的心灵铺设一条通往希望的小径……医学基本价值此时甚至就是个体、群体乃至人类生命的全部。

群体的生命健康是个体生命健康的集合,又与个体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健康的群体是社会存续和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也是每个个体生命健康的摇篮。医学通过诊疗疾病的方式,救护个体生命健康,保护每一个家庭的完美;医学通过社会防治的方式,救护群体生命健康,保护人群的生命安全,使恶性传染病危及整个人类生命成为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