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宁夏文化发展研究
48535500000044

第44章 新世纪以来宁夏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成就及未来走向(2)

我区的戏剧和曲艺实力一向不弱。2002年,我区共有四部作品获得由中宣部颁发的全国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分别是:区话剧团创排的话剧《梅家小院》、区歌舞团创作演唱的歌曲《神奇的西部》、区党委宣传部及区文化厅制作的理论专题片《跨越时空的文明》、区民族艺术研究所李凝祥编创的广播剧《一棵树传奇》。这是历年来我区艺术家在“五个一工程”奖上获奖最多的一次。同年,区话剧团创排的话剧《梅家小院》在第七届中国戏剧节上获得特别奖、编剧奖、优秀演员奖等九个奖项,并由中宣部、文化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八部门共同举办了宁夏话剧团赴21省(市区)大篷车巡演《梅家小院》的活动。2003年,经过加工提炼的《梅家小院》在每五年举办一次的“全国话剧观摩交流演出”活动中,荣获优秀剧目,优秀编剧和表演三项大奖。同年,由我区剧作家张驰与丁楚章、王斌华合作的剧本《中秋月》荣获文化部第十二届少数民族题材戏剧剧本“孔雀奖”银奖。宁夏的秦腔艺术在国内享有盛誉。2001年,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在西安举行,我区秦剧团和银川市秦剧团分别获优秀剧目奖等19项和18项。2003年,在兰州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上,宁夏参赛的4个剧团共获得54个单项奖,自治区文化厅和宁夏戏剧家协会获得组织奖。这一年,在第19届中国戏曲“梅花奖”评奖活动中,银川市秦腔剧团青年演员柳萍榜上有名,这是宁夏戏剧演员首次获得国家级戏剧大奖。此后几年,宁夏的秦腔演员张晓琴、李小雄又分别获得戏剧“梅花奖”。2010年,宁夏舞剧《花儿》与秦腔《庄妃与多尔衮》又同获第二届少数民族戏剧会演金奖。宁夏的曲艺和戏剧小品创作近十年在国内崭露头角。2002年,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第八届“群星奖”(戏剧小品、曲艺类)决赛活动在广州举行。宁夏选送的相声《新语言》获得金奖,小品《对策》获得铜奖,另外两个入选作品获得优秀奖。2004年,在第10届“曹禺戏剧‘小品小戏’奖”评选活动中,宁夏选送的小戏《甜甜的日子浓浓的情》获导演一等奖、剧目二等奖、编剧二等奖,其中参加演出的演员分获优秀表演奖和表演奖,这是宁夏小品小戏在国家级赛事中的又一次突破。同年,我区作者郭刚的相声《采风趣闻》、宋雁波的数来宝《再婚记》,徐明智的宁夏说唱《塞上古城看新貌》在“绿力杯”曲艺大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2005年,宁夏坐唱《塞上古城看新貌》在中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曲艺展演中获得金奖,宁夏戏剧家创作的《爷们结扎》在“第二届中国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中获得银奖。2010年,郭刚以长篇评书《话说马鸿逵》获得中国曲艺的最高奖“牡丹奖”,是十年来宁夏曲艺界最动人的收获。

第二,在美术、书法、摄影等创作领域,宁夏艺术家表现出旺盛的创作力和相当优秀的才能,受到国内艺术界人士的激赏。

我区的版画创作,自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画坛异军突起,就一直呈现出相当稳定的创作势头。近五年来,版画创作在宁夏美术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区的版画创作以其卓越的创作实绩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中国版画创作界的“宁夏风格”。2000年,我区共有九位版画家的作品参加第十五全国版画作品展,其中,罗贵荣的《世纪之光》和苏岩声的《天界》获得铜奖。同年,苏岩声以作品《拉卜楞的节日》入选中国版画百年回顾展。2003年,在第十六届全国版画作品展上,宁夏有九幅作品入选展出,其中罗贵荣创作的《飘系列之三》获铜奖,李亚茜创作的《黑白灰》获优秀奖。这一年,罗贵荣以作品《和平·和平——东方国里的穆斯林之七》入选北京国际版画双年展。2004年,李冰以版画作品《春》荣获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第十二届“群星奖”金奖。这一奖项是面向全国群众文化创作而设立的全国群众文化最高政府奖,李冰是西北地区唯一获金奖的作者。2005年,在第十七届全国版画作品展上,罗贵荣、周斌的作品获得优秀奖。

我区的油画、国画、水彩画等画种的创作水平历来不弱,新世纪以来,宁夏的创作家们也有出色的奉献。2000年,王印泉的作品《家》在第九届全国美展中获得优秀奖,王敬平的连环画作品《拯救东北虎》入选该届美展并入集出版。同年,油画家孙立人的作品《行者》获得第三届全国五自治区美展银奖。2002年,在由文化部、陕西省政府等联合举办的“祖国颂”全国书画、摄影作品大展上,宁夏入选的书画作品共计11件,其中著名书画家胡介文的作品获得大展最高奖“艺术成就奖”,吴善璋、王敬平的作品获得金奖,柴建方、李宪的作品获得银奖,马红霞的作品获得铜奖,刘均威、丁波等5人的作品获得优秀作品奖。这一年,马亚平的油画作品《无风的季节》入选中国油画大展,孙立人的油画作品《在阳光下》获得中国油画大展优秀奖,王雪峰的油画作品《左撇子》入选全国第五届美展。同年,张少山、秋霖、沈德志、胡正伟等人的国画作品和张健的油画作品,苏岩声的版画作品共同入选建党80周年全国美展。2003年,王印泉创作的水彩画《力之构成》入选第六届全国水彩画展览。2004年,油画家王雪峰的《祥云》、王印泉的《中国结》、孔全一的《绿风》、费春、王芬的《故乡系列》、王晓明的《古尔邦节》5幅作品入选“携手新世纪——第三届中国油画展”。2005年,周一新的国画作品在“第十届全国美展”中获得银奖,这是宁夏美术家在历届全国美展中获得的中国画最高奖项。

宁夏也是一个出书法家和摄影家的地方。2001年5月9日,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20周年大会召开。协会对20年来为中国书法做出贡献的127名书法家进行表彰,我区著名书法家刘正谦、胡介文获书法艺术荣誉奖,郭佳荣获纪念奖。中国书协同时对2000年德艺双馨会员进行表彰,我区的刘正谦、胡介文、尹旭获此项荣誉。2001年,刘正谦、胡介文、吴善璋、郑歌平、马学智、丁波、李洪一的书法作品获得中国书协首届优秀作品展优秀作品奖。2003年,在第二届全国行、草书大展中,宁夏书法家送展的作品有5件入选。其中,李洪义的作品获二等奖,郭守中、陈国鸿、刘志骋、宋鸣等的4幅作品入选,这是宁夏书法作者迄今为止在国家级书法展中取得的最好成绩。2005年,我区书法家郑歌平继上届展览获奖后再次获第八届书法展全国奖,书法家李洪义作品在第一届全国大字书法展中获三等奖。

宁夏的摄影创作近些年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创作者。2001年,宁夏青年摄影家王征拍摄的社会纪实类专题摄影作品《最后的宁夏——西海固》获得了中国艺术摄影学会颁发的最高摄影荣誉奖——“金路奖”。另外,徐立刚的作品《黑与白》获得第十届全国人像摄影艺术展优秀奖,侯志刚的作品《西部“蒙太奇”》在“爱我中华、照我中华”全国摄影大赛中获得铜奖,陈长祥的作品《大海的女儿》在第五届中国摄影艺术节“雪津杯”现场摄影大赛上获得优秀奖。

二、新世纪以来宁夏文学艺术事业走向繁荣的原因分析

宁夏是一个“小”地方:地域不辽阔,人口不众多,经济欠发达。按常理推测,这片土地上一般不会有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然而,新世纪以来的宁夏文学艺术家们却以自己独特而卓越的艺术创作征服了读者和观众。宁夏的文学艺术事业何以能够在不被外人注意的情况下异军突起,并且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宁夏的文学艺术事业快速成长的具体原因是什么?通过对新世纪以来宁夏文学艺术事业的细致考察,笔者以为,宁夏文学艺术事业走向繁荣的原因不外乎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宁夏文学艺术创作的大环境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