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宁夏文化发展研究
48535500000022

第22章 宁夏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2)

宁夏华夏西部影视城由著名作家张贤亮于1993年以古时屯兵的镇北堡两座废堡为基地,开发建设而成,俗称“镇北堡西部影城”。迄今为止,在这里已拍摄了获得国际国内大奖的《牧马人》、《红高粱》、《黄河谣》、《黄河绝恋》、《老人与狗》以及著名影视片《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逆水寒》《独行侍卫》、《大敦煌》、《火舞黄沙》、《乔家大院》《老柿子树》等近百部影视剧。是融合了历史遗迹的人文景观与现代影视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张贤亮用“文化”做包装“贩卖荒凉”,使影城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以中国西部题材和古代题材的电影电视最佳外景拍摄基地。据悉,镇北堡西部影视城的发展规划将从古朴、原始、粗犷、荒凉的特色,转向“北方古代小城镇主题公园”的建设,着力打造古代酿酒、打铁、织补作坊等场景。

陶乐影视基是2006年由北京玉玲珑影视文化公司、平罗县人民政府等四家联合创办了宁夏马兰花影视文化公司后开发建设的。位于平罗县陶乐镇境内,占地面积29.7亩,东临毛乌素沙漠、西靠黄河天河湿地公园,天河鸿镇——黄金渡、海宝古城——宁夏府、银沙绿洲——贼湖村、中心雅苑——陶乐林四个影视拍摄场景是黄河文化与大漠文化交融的结晶。影视城具有浓郁的西北地方特色,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是集影视剧拍摄、地方戏曲表演、角色体验、大众文化娱乐、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新型影视基地。2011年4月10日,由北京中视环亚影视文化公司、西安曲江影视公司、宁夏广电总局、石嘴山市文化产业集团、平罗县委、县人民政府联合摄制的30集电视连续剧《金羊毛》在陶乐影视基地开拍,与《金羊毛》并称为宁夏影视四部曲的《西部匪王》《菊花醉》《红宝》也将陆续在影视城拍摄。

鸵鸟影视山庄,目前很少有人知道,是吴忠民族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建设的影视山庄。已投资3000万元,占地面积2400亩,与镇北堡西部影视城、陶乐影视城有所不同的是,鸵鸟影视山庄花费巨资倾力搭建明清城和西夏城,以气势雄浑的古建筑群来吸引剧组前来拍摄。预计完工后将成为宁夏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此外,据称该影视山庄曾花费21万元购下《贺兰雪》全套服装道具,这将成为该影视山庄另一大卖点。

兵沟影视城,位于陶乐南部黄河大峡谷,是秦朝名将蒙恬于公元前214年北击匈奴时修筑的军事要塞“浑怀障”所在地,全长30多公里,占地2万余亩,是未被破坏的原始地貌。主要景观有“一障、二墓、三河、四沙、五谷”。目前已有《乔家大院》、《贺兰雪》、《黄河知我心》等十多个影视剧组在此拍摄,近期由于《乔家大院》热播,作为外景拍摄地,带给兵沟影视城火爆收益。

(二)宁夏电影产业的优势

总结宁夏电影的历程,从放映、拍摄到影视基地的建设来看,宁夏电影产业尚处于发展阶段。但立足本土从宁夏地域出发以宁夏所特有的文化资源为依托是宁夏电影产业发展一大优势条件。宁夏地处西部内陆,依托黄河,这样特殊的地缘文化和异彩纷呈的文化资源所包涵的内容极其丰富,同时自治区制定的“黄河金岸”开发战略和宁夏依据这样的文化资源开发的影视拍摄基地等条件都是电影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另外,2009年自治区大胆改制,成立宁夏电影集团公司,使宁夏电影从困境中走出,并在电影市场中摸索发展,《画皮》的成功为宁夏电影集团的改制成功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成为宁夏电影产业发展的有效实践。所以,宁夏历史、民族、宗教等多种文化资源和宁夏电影集团的成功案例都是宁夏电影的优势条件,只有总结经验才有利于电影产业的发展并取得更大的收获。

1、文化资源

电影这一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要着力于电影商品价值开发,但其所具有的文化价值正是促进电影市场化的重要因素。宁夏电影产业的优势因素也就来源于宁夏这一特殊的文化地域。

古老的历史资源:宁夏行政区划图宁夏位于“丝绸之路”上,历史上曾是东西部交通贸易的重要通道,作为黄河流经的地区,这里同样有古老悠久的黄河文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兵在宁夏屯垦,境内修筑了闻名世界的秦长城,还兴修了著名的秦渠,开创了引黄河水灌溉的历史。早在3万年前,宁夏就已有了人类生息的痕迹。公元1038年,党项族的首领元昊在此建立了西夏王朝,并形成了独特的西夏文化。这一座异彩纷呈的文化资源宝库,保存着大量的珍贵文化遗产近10万处,如:侏罗纪晚期、白垩纪早期的南磁湾“中国龙化石”;旧石器时代的“水洞沟遗址”,新石器时代的海原“菜园遗址”;人类原始的造型艺术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贺兰山岩画。

神秘的宗教氛围:宁夏是全国最重要的回族聚居地,回族人口占全区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全区大小清真寺3000多座,同心清真大寺、永宁纳家户清真寺等清真寺不仅体现了伊斯兰的建筑文化,也记录了伊斯兰发展的历史。同时还有饮食、服饰、节日、婚丧等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因此宁夏被称为“穆斯林之乡”,成为中国民族巨大宝库的组成部分。

独特的自然风光:宁夏地处西北内陆,北部贺兰山脉绵延250公里、南部六盘山巍然秀丽。九曲黄河穿越宁夏,长达397公里。这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宁夏独特的自然景观:一面是西北地区特有的大漠风光、荒凉萧瑟的黄土地;一面是黄河流经处,秀丽宛若江南的湖泊湿地。如若两者分开,我们随处可见,但大漠风光、黄河文明和湖泊湿地集于一身的自然风光,只有宁夏这里有,诸如:六盘山、沙湖、星海湖、沙坡头等富饶多姿的景区。

因而无论是历史资源、自然风光,还是宗教文化,宁夏都有独具特色之处,它所包涵的内容极其丰富。在电影产业发展的现状看,将西夏文化、伊斯兰文化和西部风光有效利用,构建融历史、宗教和民族特色于一体的影视拍摄基地和拍摄资源才会成为宁夏电影产业发展的优势。也就是说,文化资源只有在动态性发展中才有利于电影产业发展,形成自然、人文与现代化影视科技相结合的影视产业链,才会有助于宁夏电影产业的发展。

2、成功案例

宁夏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中小型电影企业改制的成功案例,改制后,宁夏电影在发展中已经取得了颇为可喜的成就,创造了“小厂拍大电影”的奇迹。组建后的宁夏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将本着“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经营理念和“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创新激发活力、以精品增加效益、以开发壮大实力”的发展战略,立足宁夏,面向世界,重点拍摄反映西部特色、民族特色和中国优秀经典作品的电影和电视剧作为主攻方向,以培育影视市场为主体,优化组织结构,整合内部资源,转变经营方式,增强发展活力,建立符合现代影视事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推动宁夏影视文化走向全国、走向海外、走向世界的影视文化新格局,提升宁夏影视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艺术总监、营销总监杨真鉴说《画皮》的成功:“对宁夏厂而言有以下几大收获:第一,完成了一次跳跃。宁夏厂凭借单片制胜的模式,仅通过一年多的时间就进入了能够独立制作商业大片的电影机构之列,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第二,实现了一个目标——走出西部、引领国内、迈向世界、与国际电影人和电影市场接轨。第三,树立了一个品牌。第四,打造了一个团队。第五,开创了一种融资的模式。”

低成本、低风险的融资策略。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欧美主要国家的电影业都深受影响,韩国的一些影视公司纷纷裁员,在这种环境下,中国电影票房年增长率超过30%,受到全球瞩目。同时,中国电影跟中国制造一样,意味着相对低的成本和更稳定的利润。因而,宁影集团成功改制的同时也大胆吸纳各方面的力量,联合民营资本拍摄影片,“有钱大家赚,风险一起扛”不仅拓宽融资渠道,也降低经营风险。宁影四两拨千斤,撬动《画皮》2亿多元的票房收入,走联合运作的路子,把风险做小,将项目做大。当初宁影从宁夏广电总台借了1千万元资金,又从北京一家影视公司筹到1千万元。凭借这2千万元资金和一个好剧本,先后找到6家合作伙伴,募到全部拍摄资金。其中,宁夏电影制片厂与北京那家影视公司组成共同的甲方,以2千万元资金作为最大股东,成为《画皮》的发起方、控股方和出品人,也成为了《画皮》成果的最大受益者。

适应市场需求的题材选择是成功又一因素。《画皮》是中国古典名著的故事,影片建构了新东方魔幻主义的叙述方式,里面没有讲鬼的可怕,而是通过英雄史诗般的壮观场面来讲述朋友、夫妻和情人之间的爱,和为了爱而献身的故事。中华武术动作、美轮美奂的光影艺术和充满创新的美术设计、服化道造型设计制作、场景的选择搭建以及特技设计等中国原素、商业模式和世界级大片的风格的融合,使得《画皮》不仅仅是中国寻常百姓家喻户晓、津津乐道的故事,更是一次心灵的净化与洗礼。

循序渐进的营销策略。“必须采取全程整合营销的方式开展这项工作,也就是要从融资设计、剧本设计、观映效果设计、主创和主演阵容组合设计等电影的前期环节进入,而且是深度进入。之后才是整体宣传推广的战略设计、媒体布局和投放节奏设计、资源整合设计、活动设计以及庞大的细节实施工作。”前期宣传采用循序渐进式的一步步地与观众交流,全方位的占领市场。首先,通过公共阵地宣传包括机场、火车、公共交通的移动电视和大巴士、小巴士、马路站台灯箱等;其次通过《第一时间》、《中国电影报道》、凤凰卫视、《东方电影频道》等电视节目来逐渐介绍电影技术的创新;进而与网络媒体合作,与新流网共同开通电影《画皮》官方网站,引领观众的观影期待和对电影的想象力。后期发片过程却是集中所有力量,在香港电影展、淄博新闻发布会和戛纳国际电影节同一时间宣传影片,一举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

宁夏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的成功证明了宁夏电影产业化发展的可能。但宁夏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尚处于发展阶段,在时代潮流移位或转轨的这个社会动态过程中,其发展呈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质性转换,还面临着控制行业资本的流向与分配成为关系整个市场、经营主体以及外部投资者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宁夏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此次成功案例将证明宁夏电影产业化发展的可能。

二、宁夏电影产业发展策略

宁夏地处西北,相较于全国是偏远的少数民族小省区,但从宁夏电影产业的发展历程中看到宁夏电影产业的现状,宁夏电影产业化发展有着许多优势,从电影的制片、发行和放映环节积累了些许经验,为少数民族地区电影事业发展和中小型电影企业改革与转型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与模式。这样一来,我们更应该在宁夏电影发展与奋斗的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在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下展望未来,宁夏电影要想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中占据一个稳固的席位,就要努力从各方面下工夫,转化优势文化,形成品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