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科学栽培荞麦
48527700000073

第73章 如何防治花鼠?

成鼠体长130~150毫米,尾长接近体长,背部毛呈浅黄色或橘红色,有5条黑褐色纵纹,故有“五道眉”之称,是与其他松鼠区别的显著特征。纵纹自眉背部延伸至臀部。体侧毛为橙黄色,腹毛污白色,毛基灰色。

其防治要点如下:

(1)人工捕杀。花鼠白天活动,且行动时总要停顿观察周围的动静,可以抓住这一时机用枪击杀,还可用铁板夹或木制鼠夹捕打。但在放夹时,最好用包装箱和硬纸板剪成高10厘米,长20厘米的纸板,变成弧型,用细绳固定在铁板或木制鼠夹没有踏板的一端,迫使花鼠从板机关上面取食诱饵,使其踩翻而被捕杀。诱饵宜选用花生仁、核桃仁或水果块。此外,还可用捕鼠笼捕捉,但鼠笼一定要放在鼠活动的路上,诱饵要新鲜适口,还要在笼口处撒一些玉米粒引诱。

(2)毒饵防治。据测验,磷化锌、甘氟和溴敌隆等杀鼠剂是防治花鼠较理想的药剂,其中以磷化锌花生果毒饵防治效果最好。具体方法是:选用带壳的花生果,取出花生仁并在其上挖个小孔,在孔内投放少许磷化锌,封孔后将花生仁放入原壳内,壳用胶粘好,这样就制成了花生毒饵。花鼠具有嗑食坚果的习性。将毒饵投放在花鼠活动的地方,隔10~20米投放两个花生果,也可投放到花鼠常出现的洞口、石堆、崖边等处。这种方法用药隐蔽,易使花鼠上当取食。另外,也可用小麦等作物籽粒制成溴敌隆、甘氟等毒饵,选晴天投放在花鼠活动地带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