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宁夏党史口述文库
48512300000028

第28章 坚定执着的人生(2)

1962年是国家经济调整时期,自治区将工业局、基建局等6个单位合并,成立了工业厅,我被任命为工业厅研究所所长。这个研究所是由重工业、化工业、建材、轻工几个研究所合在一起的,有100多名大学生。工业厅段厅长说:“给你的这个任务很重要,这么多知识分子要管好用好,你身上担子不轻啊!”当时既没有经费又没有办公室,更没有实验设备,我就到北京去,找化工部、轻工部、煤炭部、计委、建委有关领导,汇报了我们的情况,请他们帮助支持一下。他们支援了我们一些设备,又给了一些经费。回来后,我就盖起了办公楼,建起了实验室。我又去找自治区工业厅要研究经费,但当时自治区财政太困难了,没有工作经费,只能自己想办法,我就筹集了一点经费,想方设法搞了一些研究课题,比如像无蒸无灰沙砖的研究成果,不用烧,不用黏土,试验成功后首先用在我们研究所的建设上,还在一些地区进行了推广。

不久,自治区工业厅让我到化工部争取一套化肥项目。我到了化工部一打听,人家问:“你们有原料吗?造气原料要最好的焦炭。”我说:“我们可以炼焦啊。”人家说:“土炼焦不行,必须是现代化的炼焦厂。”我想我们汝箕沟的煤比焦炭还好,可以造气。可人家说现在还没有用无烟煤造气的,必须经过试验,如果行,我们可以给你们这个项目。我回来后,就联系了江苏丹阳一家小化肥厂,把我们的无烟煤拉了几火车皮,研究所还配了一套人员过去进行试验,经过多次的失败和摸索,终于用无烟煤生产出了化肥。我又带着产品和资料到化工部,终于争取到了这个项目,为宁夏的建设作出了自己的一点贡献。

1966年年初,自治区领导杨一木、马玉槐找我谈话,派我到化工部争取一套大的化肥项目。这个项目是国家从苏联进口的三套设备,一套在上海,一套在衢州,一套在淮南。淮南这套设备正在搞设计,但不知由于什么原因停了,自治区领导派我去争取这套设备。我先到了化工部,化工部的人告诉我要经过国家建委化工局协调,如果建委同意了,我们没有大的问题。我到国家建委找宋养初副主任,结果他出差去了。我干脆每天和建委的干部一起“上下班”,坐在建委电梯门口的椅子上等,等了半个多月,看完了两本书,终于见到了宋养初同志。我向他汇报:“我们宁夏农业条件很好,水利条件等各方面也挺好,发展农业很好,但缺少肥料,我们想要进口的设备建化肥厂。”经过努力,建委初步同意给我们这套设备。之后,我就带了一名技术人员赶到了淮南,在库房看了设备,抄了设备清单,又急忙赶回北京,几经周折终于争取到了这套设备。这套设备原来是化工部设计八院搞的设计,我就找到八院,请他们继续进行设计,并要求将原来的半循环改为全循环。这是杨一木同志交代的。正在这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自治区来了电报,让我速回银川。知道一点情况的人对我说,你要有思想准备,你的大字报很多。但我想工作正到了关键时期,不能耽误,就是回去砍头也得把任务完成吧!我组织宁夏驻京办事处来京出差的技术人员赶时间填完订货表送给化工部,完成工作后才赶回银川。我给段尚勇厅长汇报了情况后,问道:“让我回来咋回事?”他长吁短叹,也不说什么,只说让我到单位看看就知道了。我到单位一看,上千幅大字报上写着我的名字,并要开我的批斗会。有的同志告诉我还要求每人写十张大字报,但我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没有写过一个字。我想我没做什么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心里有底,也就很坦然。后来,开批斗会批斗我,还把我关了起来,派了几个人看着我。当我戴着高帽子被游街,到了游街集中点一看,都是认识的老领导、老同事,大家都一样,见了面相互问候:“你也来了啊!”哈哈一笑。之后,我被打成了“牛鬼蛇神”。

后来,解放军62师派了一个班长到我们研究所“支左”,我对他说:“你要注意,不能在研究所搞武斗,如果破坏了这里的环境,你要负责任。”他回去汇报了情况,过了两天,“支左”办公室找我谈话说,经过他们审查我没有问题,派我到宁光制造厂当革委会主任。“支左”办公室派了一辆车把我送过去了,一个“支左”的排长向我介绍了情况。厂子的厂长白树生,是轻工业部搞纺织工业的老行家,党委书记叫叶明星,是抗美援朝下来的老团长,都被打成了“牛鬼蛇神”,天天在厂子里扫院子。我找到了他们,并给他们安排了一个办公室,让他们在办公室里面“检查自己的问题”。

宁光制造厂是军工厂,原来是个织造厂,生产降落伞等产品,现在不生产了,要改产。我想了解厂子的发展前途,就去了北京,到四机部向高部长汇报了情况,请示下一步怎么办。高部长带我到了军委后勤部找到了分管国防工业的负责人,他说这个厂子“支左”的干部由北京来派,这个厂子将来怎么办以后再说,让我先回去。过了两天,解放军总后勤部派的“支左”的干部就来了,三个团级干部和两个营级干部,共5个人,水平高,工作能力强,我们有共同语言。

之后,1969年我被调到自治区工业局任局长。1971年3月,轻、重工业分家,我担任轻工业局局长,工作了将近10年时间,第二毛纺厂、第三毛纺厂、造纸厂就是这期间建起来的,在当时我还是为宁夏的轻工业发展做了一些事情。过去的事情很多我都忘了——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曾经有人对我说某某人整过你,我说谁整过我我都忘了,我从不计较,一笑了之。那个时候你也不能怪这些人,这是时代的产物,是我们党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左”倾错误的结果。

1981年8月,我被任命为自治区石化局副局长,享受正局级待遇,自治区副主席程浩兼任局长。主要工作是建成了40万吨的化肥厂。这期间,出现了“浙江化肥事件”,宁夏支援浙江的几百吨化肥在浙江出了问题,中央来工作组调查情况,我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情况。

1982年,我调到科协担任党组书记。当时科协连个正规的办公室也没有,冬天暖气不好,冻得不行。我在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上做了汇报,并多方争取,积极改变科协的面貌。我起草了一个议案,建议建设宁夏科技馆。全国人大代表梁飞彪、吴尚贤同意我的意见,带到全国人大会议上提交。这个议案很快被国家计委立项了,给了30万元资金,但这和建设科技馆的预算相差很远,我与银川市协调,经徐芊市长同意,解决了科技馆的建设用地问题,并采取部委争取、银行贷款等办法,多方筹措资金,建成了宁夏科技馆,为宁夏的科技普及提供了阵地,也改变了科协的工作局面。1994年,我离休后,发起成立了宁夏延安精神研究会和延安大学宁夏同学会,组织开展延安精神研究、交流、宣传工作,继续为党的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我入党时,在党旗下庄严宣誓,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这是我这一生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确定了就要坚持,要按照这个信念去做。那么怎么实现理想信念呢?一要加强学习,学习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他的观念也就不正确。二要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扎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党员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都要按照党员的要求去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培养。三要禁得住诱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面临的环境要复杂得多,各种社会不正之风蔓延,各种诱惑也很多,作为共产党员要警钟长鸣,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不动摇,不过分计较个人得失,不能有私心杂念,全心全意为党和人民工作。

口述:杨桂山

采访:饶彦久惠卫明刘志整理:惠卫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