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宁夏党史口述文库
48512300000027

第27章 坚定执着的人生(1)

杨桂山汉族,1927年出生,陕西省米脂县人。1945年1月参加革命。

194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任宁夏省工业厅企业公司南关面粉厂厂长。1954年9月,任银川地委工交政治部副部长兼专署工交科科长。

1958年,任自治区工业局副局长。1969年,任自治区工业局局长。1971年3月,任自治区轻工业局局长。1981年8月,任自治区石化局副局长。1982年,任自治区科协党组书记。1993年7月离休。

我是陕北米脂县人,于1940年考入陕甘宁边区米脂中学学习。

1943年,全党开展整风运动,我们米脂中学也参加了整风运动。通过整风运动,我对党的历史、党的性质、党的宗旨有了初步了解,也学习到了一些革命的道理,这可以说是我树立革命理想信念的起步。整风运动后,我们班的其他同学都分配了工作。1945年1月,我们6个人被送到延安大学学习,这是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的事情,这段经历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当时,延安大学的条件很艰苦,没有教室,没有课桌,没有课本,只能露天上课,听报告就在大礼堂。教学中采取讨论、写心得等学习方法,对我们来说很新鲜。我在延安大学上的第一堂政治课就是社会发展简史,老师讲得非常生动,他将人类起源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入阐述,我们听得很有兴趣,认识到人类社会最终会发展到共产主义阶段。后来还学习了马列主义基本知识,使我进一步树立了革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积极向党组织靠拢。1946年7月,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介绍人是高治芬、唐金榜,入党誓词到现在也忘不了。

1947年3月,胡宗南部进犯延安,延安大学搬迁到山西临汾。这期间,我参加了“三查”运动和土改运动,还参加了向陕甘宁边区运粮食的行动,我担任了中阳转运站的站长。那时,陕北的老百姓生活非常困难,有的人身体出现了浮肿现象,但他们非常支持人民解放军,把粮食节省下来给解放军吃。中央非常关心陕北人民的疾苦,决定从晋北向陕北老百姓运口粮。这可是千里运粮啊,都是人背肩挑,动员了大量的民工,一站一站接着往过运。延安收复后,我被分配到陕甘宁边区工业合作社办事处,管工业合作社的事情。吴生秀是我们的主任。1949年5月西安解放后,我被分配到西安军政委员会军管会企业处(后来的西北工业部)人事处工作。那时干部很缺,接收培训青年学生及干部,培训一个月就分配参加工作了。兰州解放后,十九兵团挺进宁夏,西北军政委员会决定从西安派一些干部到宁夏负责接收工业工作,并决定先期派一个6个人的先遣队,先遣队由唐杰同志带队,队员里有我和李彦世。在对我们进行了简单的民族政策教育后,我们雇了一个大车拉着铺盖等行李就出发往宁夏走。当时恰好是秋季,一路上下着雨,行动起来很缓慢。到了延安后,延安地委给我们每人配了一匹马、一把短枪,我们抓紧时间往宁夏赶。不巧的是我患了疟疾,骑在马上抖得厉害,骑一会儿就得在戈壁滩上躺一会,再骑上马走。同志们都很照顾我,四天后我们到了银川。从此,我就与宁夏结下了不解之缘,扎根宁夏,工作了几十年,为宁夏的建设添砖加瓦,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刚来宁夏时,条件是很艰苦的,很多人后来也陆陆续续调走了,我也有机会调走,但我没有走,一直在宁夏工作到离休。

到银川后,我们接管了马鸿逵的富宁公司,军管会派我到马鸿逵的电灯公司当军代表。电灯公司情况比较复杂,有的管理人员还有国民党的军衔。我到公司后,调查了解了情况,进行了民主改革。当时,公司有两台发电机,一台是慈禧太后淘汰的,一台是报废轮船上拆下来的。我到公司不久,慈禧太后淘汰的发电机的轴断了,工人们很害怕。因为过去公司要是出了事故,工人是要被处罚的。针对这种情况,我对工人说:“你们不要怕,我是军代表,我来负责。”后经过调查,这是机器老旧的自然事故,不是人为事故。1950年,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彭德怀来宁夏视察工作,并到电灯公司检查工作。我以为彭总要批评的,但彭总来后,我把事故情况给彭总作了汇报,彭总问道:“出事故了?伤工人了没有?”我说:“没有。”彭总说:“好!”这句话我几十年也没有忘记,我们的首长心里始终装着人民的安危,对我教育非常大。我又把这两台机器的来龙去脉汇报了一下,彭总看了看机器和厂房,又打量打量了我,说道:“小的坏了换大的,旧的坏了换新的。”这个结果是我没有想到的,我心里非常高兴。这件事情我几十年也忘不了,彭总当时说话的语气、神情我依然历历在目。

彭总视察电灯公司后,我向工业厅厅长雷恩汇报了情况。他派人到外地采购了新设备,在南关面粉厂内新建了一个发电机组,由毕巨德负责,并把我调到了企业公司办公室工作。1953年,组织任命我为工业厅企业公司南关面粉厂厂长。这个厂子虽然挂牌子是面粉厂,其实里面有发电、榨油、磨面、碾米等多种业务,但工人的觉悟比较好、素质比较高,我们发动群众,搞技术革新,面粉厂的产品产量、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1953年,设备利用率较原机器效能提高了3.7倍,连创10次新纪录,保证了军需民用和市场供应。1954年,我们4个人代表厂子出席了全区劳动模范会议,介绍了经验,西北工业部表扬了我们厂,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烫金的西北工业部先进工作者笔记本,给厂子颁发了一面锦旗。这段经历对我很重要,我领悟到一个道理:作为领导干部,最重要的就是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发挥群众的作用,才能把工作做好。

1954年9月,宁夏省撤销,组建了银川地委和银川行署,我被分配到银川地委工交政治部任副部长兼专署工交科科长。当时,宁夏只有几辆破汽车,公路状况也非常差,到固原去要过九沟十八坡,一遇见下雨,路就没法走了,只能等天晴了再走。后来,铁道部要修包兰铁路,铁道兵团来人了解我们的运输能力,我对他们说:“你们要我们保障运送能力,要汽车没有的,我们主要运输工具是毛驴。蔬菜、大米等我们可以供应。”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力所能及地为他们提供了帮助。

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时,我在筹备小组工业规划组,马信是负责人。当时规划了盐化、造纸、纺织、机械、冶金等一些大企业,但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都没有能够实现。1958年,我担任自治区工业局副局长。1960年,化工部在成都工学院举办干部学习班,从全国各地选送30名学员,自治区领导让我去学习深造。这也是我期望的,我高兴地去了,被分配到老干部特别班学习,并担任特别班党支部书记。班里的学员都是相关省区的工业系统的领导干部,有的年龄已经很大了,基础也不是很好,学习起来很吃力,但学习是党给的任务,大家都学得很认真、很刻苦。学习结束后,化工部把我的行政关系留在了部里,准备把我留在化工部另行分配工作。我回到自治区办手续时,自治区相关领导不让走,说是自己培养的干部不能外流,而且现在正缺这方面的干部。于是我就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