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宁夏党史口述文库
48512300000014

第14章 坚决拥护党的决定执行党的任务

刘宽汉族,1920年出生,2012年9月去世,山西省忻州市人。1937年11月在山西忻县入伍,历任八路军120师359旅副班长,120师办事处出纳股长、会计。1954年12月,任重庆西南财政部教育科科长。1960年,任国家财政部人事秘书、教研组长。1963年1月,任宁夏平罗县第二书记。1970年1月,任自治区财政厅副厅长。1975年6月,任自治区物资委副主任。1983年4月,任自治区外贸局副局长、顾问。

我的老家在山西省忻州市。我已经90多岁了,年龄大了,记忆力不好了,过去的事情很多都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只能说个大概。回忆我所经历的革命历程,主要说三个问题:一是我是怎样参加革命的,二是我是怎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三是我在战争年代主要从事的工作。

1937年7月,日本鬼子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略中国。中国的全面抗战也开始。山西是日军进攻的主要方向,国民党军队与日军在这里展开激战。夜里,我躺在床上就能听到双方交战的枪炮声。但是,开战没有多长时间,国民党中央军就开始败退了,我看见他们在我家的后墙排着队走过去了。接着,阎锡山的部队也丢枪卸甲溃退了下来。老百姓心里很害怕,仗这么打下去,怎么办呢?

由于日本鬼子步步逼近,我们逃到了奇村镇躲避。记得那年阴历十月的一天,天气已经很冷了,镇子里的老百姓都穿着厚棉袄聚集到镇子中央的戏台周围。这时,一支二十来人的队伍走到了大家面前,他们穿着单衣单裤,有的还光着裤腿,我们看见了都特别惊奇。天这么冷,他们穿得又是那么少,怎么还这么精神啊!听人说,这是王震带领的三五九旅的一部分部队,他们来镇子上招兵。他们对我们说:“年轻人愿意参军吗?跟我们打日本鬼子去!”他们还给我们讲了许多革命道理。听了他们的话,我和堂弟就报名参了军。第二天,我们到一个小学校集合后,就参加了部队。参军后,我一直在部队供给部工作。

在革命队伍里,不光要打仗,还要根据个人情况担任其他工作。有一次,部队进入一个县城后,在那里举办了一个学习班,供给部长要给战士们讲课,内容是怎么搞好供给工作。我们五六个从事供给工作的同志也想学点知识,就连天连夜地往县城赶,到达县城后登记完名字就开始听课,听了大约有1个月的时间。在听课间隙,战士们还经常搞些小活动,比如唱歌等,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我们授课的几位老师分别来自粮食、机械、服装等部门。授服装课的老师是一位湖南籍老红军,在他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服装制作的技巧、保存方法、管理分发等等。

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部队开始向河北进军创建新的根据地。在行军中,一个党总支书记问我是不是共产党员,我说我还没有入党。他说:“我是总支书记,你愿不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给我讲了共产党的发展历史,说中国共产党可不是一般的组织,是为了推翻旧社会、建立新社会的党,将来要建设人人幸福生活的共产主义社会。虽然共产党员身上担子很重,但是入党后你会有更大的进步和发展,你给大家带个头吧。就这样,经过党组织的严格考察,1939年1月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举手宣誓时,我说今天这个时候,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今后我要坚决拥护党的决定,执行党的任务。

“军马未动,粮草先行。”部队行军打仗,首先要解决军需问题,这就是供给工作。

部队到达河北后,在唐山市驻扎。那里虽然地势平坦,但老百姓对八路军十分拥护,我们就在那里开展游击战。每次日本鬼子来进攻时,老百姓就给我们送情报,所以鬼子的一切行动我们都了如指掌。老百姓还和日本鬼子周旋,鬼子往南走,老百姓就往北走。我们也和老百姓混杂在一起,吃住就在老百姓家里,有的老百姓家去过不止一两次。八路军和老百姓关系十分亲密,战士们穿的衣服长短呀,盖的被子够不够啊,饭吃得合适不合适啊,老百姓都记在心上,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那时候,部队行军经常是昼伏夜行,走路几乎都是跑步走,我们经常拉着骡子和马的尾巴行军。有时候瞌睡了,“嗵”的一声栽倒了,醒来后就继续走;走了一段时间又瞌睡了,就迷迷糊糊地拽着马尾巴跑。在行军中,我心里总是惦记着粮食问题,比如粮食还有多少,军马草料还有多少,下一步要准备什么,怎么个准备法,等等。白天,我根据敌情做好部署后,就通知老百姓准备粮食和草料,一到住宿地就拿笔记账,收了多少粮食和草料,发放了多少,自己心里始终有一本账。

我从事的供给工作内容很杂,不但要保证部队粮草供应,还要筹集鞋袜、衣服等。虽然很辛苦,但也能锻炼人,我同老百姓感情很好。有的地方的妇女们把战士们的脏衣服收罗起来洗干净后,搭在院子晾干,让我们特别感动。我们的鞋袜和衣服都是老百姓为我们准备好的,全是妇女们做的。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老百姓的心中也始终装着共产党和人民军队。

在战争年代,生活虽然很苦,但是因为有了革命的理想信念,我们的热情十分高涨。有一段时间,衣服被褥不够,我就把褥子留给自己当被子。在有空闲的时候,我们还搞文艺活动,一些女孩子唱啊、演啊,很受群众和战士欢迎。我经常要给她们准备演出服装,保证她们的需要。

后来,部队又转战山西。山西多山,地势陡峭,与河北的平原不一样,我们主要在山沟里打游击。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军队的封锁,八路军和根据地人民的生活非常困苦。有一年天旱,粮食减产不够吃,大豆、大米、小米这些粮食都没有收成,那时候整个部队只有黑豆可以吃,饭桌上过来过去就是黑豆菜、黑豆饭、黑豆汤。战士要打仗,没有粮食吃怎么办?为了保证战斗力,我们只能给作战的士兵每人分一斤黑豆,其他的工作人员六七两。最困难的时候,连黑豆也没有了,就只能吃已经变腐的粮食。

由于那个时候工作压力大,我夜里睡不着觉,落下头疼的毛病。领导很重视、关心我,让我去延安治疗。我和其他同志步行从山西一直走到延安。到延安后,我当了小卖部的主任。一天,师长贺龙骑着马从这里路过,他看见我后说:“小鬼,你在这干啥呢?”我说:“我在小卖部当主任。”他说:“好啊,好好地干。”在延安,我和贺龙师长住所相距不远,他吃饭的地方在西边,我吃饭的地方在东边,我们吃完饭的时间差不多,经常见面说说笑、聊聊天。我爱画画,闲了就把老乡做的衣服画在墙上,画了一大片。有一次,贺龙师长去看我们时看见我画的画就问:“这是谁画的?”后勤部长说是我,贺龙师长就对我说:“你好好地干,继续坚持再画。”以后除了画衣服,别的我也画。这个爱好,我保持了一辈子。

1949年全国解放后,我在西南军政委员会财政部工作曾获得解放大西南纪念章。西南军政委员会由刘伯承和邓小平主持工作。有一次,邓小平同志通知我们去开会。我进入会场时看见小平同志一个人坐在那里,我心想:怎么开会只有一个人坐在那里?看到我疑惑的神情,他说:“这是我的习惯。我通知大家开会,我不先来怎么行呢?我得先到。他们一会儿就来了。你来了你就坐下。”我们聊了几句,话也不多。接着,其他人也进来了。邓小平以身作则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领导干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得做到,他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这件事情已经过去60多年了,但当时的情景我依然记忆犹新。

这就是我从事革命工作的一些片段。我如今已经九十高龄,垂垂老矣。回顾我一生的这些经历,我倍感今天的胜利来之不易,是先辈们一点一点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这里有共产党的功劳,有人民军队的功劳,更有老百姓的功劳。我们要万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要牢记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要牢记这生死相依的军民鱼水情谊。任何时候,只要我们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有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我们就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困难。

口述:刘宽

采访:饶彦久惠卫明刘志整理:郭小涛张莉康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