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宁夏党史口述文库
48512300000013

第13章 即使身处逆境对党痴心未改

强锷回族,1926年出生,宁夏银川市人。1951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学院,同年9月在宁夏女子中学任教。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宁夏女中教研组组长,银川第一中学教导处副主任和主任、校工会主席、教学组副组长、副校长,宁夏红十字红新月名誉会长,宁夏史学会副会长,社会科学联合会理事,银川市副市长、顾问,银川市第七届、第八届人大代表,银川市第七届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宁夏第五届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宁夏第六届人大常委会专职委员,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以及中国民主同盟第三次、五次、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民盟中央第五届至第七届委员会委员等职。

2011年7月1日是建党90周年的日子,这是一个伟大的、光辉的节日,是我们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90年很不容易,我们经受了风风雨雨,经历了坎坎坷坷,战胜了许多险阻困难,既有极为丰富的经验,也有惨痛的教训。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走过来了,都挺过来了,这是伟大的、了不起的胜利。在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很有必要重温党的历史,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是土生土长的宁夏人。抗日战争期间,在宁夏中学(现银川九中)读了六年书。那时,救亡图存的呼声很高,团结抗日,拯救中华民族,打败日本侵略者,这是全国人民神圣的任务。我们唱的是抗战的歌曲,读的大多是维护民族尊严、坚决抵抗外来侵略的文章书籍。我们学校里就有很多进步思想的老师,其中也有地下党员,他们教给我们爱国主义的思想,启发我们青年人追求光明,追求进步。比如,我的老师何志成、李国清可能是地下党,后来被马鸿逵杀害了,他们用先进的、进步的思想教育青年。宁夏中学有的学生到陕北延安去了,到陕北公学去了,比如何崇喜、李志纯等,都是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教育参加革命的,后来成了共产党员。我从宁夏中学毕业后,考到西北师范学院学习(北师大分校)。其间,国民党节节败退,全国的民主思潮一浪高过一浪,学校的民主墙上张贴了很多进步文章,针对国民党的反动独裁统治,开展“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等民主运动,这种时代潮流,也自觉不自觉地感染了我们这些青年学生,使我们萌发了憎恨国民党、憎恨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的思想,但是还没有明确的革命意识,思想还很。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在大学受到的教育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系统教育,比如我们学习了《新民主主义论》,学习了毛泽东主席的好多文章,包括毛泽东主席的诗词,特别是通过听党课、听时事政策报告等系列的政治课学习,接受了革命思想教育,对马列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有了初步的认识,思想上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1951年8月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宁夏从事教育工作,当时分在宁夏女中(现银川九中的前身),1954年调到银川一中,工作了29年,加起来从事教育工作32年。在3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系统地受到了党的教育,对共产主义的认识有了一定水平,思想上坚定了、成熟了。我们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新中国,用共产主义的思想品德来教育、培养人才,教学相长,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品德教育的同时,自己也提高了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有一个很深刻的体会:做老师的必须言传身教。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是师范。这也是一个重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改造自己旧的思想认识、培养新的思想认识的过程。后来虽然我离开了学校,但这30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我来说是十分珍贵的,它丰富了我的人生,也提高了我自己。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我十分羡慕共产党员,向往加入中国共产党,但那时知识分子入党很难。

1983年,我调到银川市政府工作,担任副市长,工作范围和内容还是分管教育工作。银川市市委书记冯茂同志非常关心我的成长进步,帮助我解决了入党问题,党组织吸收我加入中国共产党。说起来啊,我的政治面貌是两重的,1952年我加入民盟,1985年我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有一个原则,民主党派的成员够党员条件的可以加入共产党,但是共产党员不能加入民主党派。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民主党派,目的是为了做统战工作。所以1985年以后,我就是两重身份,党外我是民主党派,党内我是共产党员。1990年,我离开银川市政府,调到自治区政协工作,还是分管教文卫体工作,在自治区政协工作了9年。我的人生第二阶段是在宁夏老年大学从事老年教育工作。其实,在担任政协副主席时我就兼任老年大学的校长了。宁夏老年教育事业是由自治区党委原副书记薛宏福奠定的基础,后来由政协副主席杨欣担任老年大学校长,因为他身体的关系,党委又把老年大学校长的责任交给了我,我是第三任校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应把自己的精力奉献给老龄事业、老年教育事业。我还是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的顾问。这里我有个很深刻的感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不能忘记党的信念,不能忘记党的使命、党的责任。“三讲”教育以后,宁夏老年大学成立了11个临时党小组,凡是离退休的党员同志,在老年大学学习期间,都要加入临时党小组,不转关系,不交党费,只在这里过组织生活,这对加强党员意识、加强党员继续教育、加强党建工作很有意义。为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让党员在学校成为中坚力量、骨干力量,学校就把这些党员组织起来,成立临时党小组。我们按照党的章程办事,也不发展党员,但把一些品学兼优、自己也有入党愿望的学员推荐到原单位考察入党,我们老年大学里有80岁入党的老同志,这让人很感动。临时党小组每周三要开时事政策课,请党校的、社科院的专家、教授、学者来讲时事政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关心国家大事。每年“两会”召开期间,我们还专门给学员解读“两会”精神。2011年,我们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学员进行党史教育,党员必须参加,吸收其他学员参加。我认为在政治上要关心老年人,现在生活好了,欢度晚年,更重要的是让老年党员要强化党员意识。

不客气地讲,现在我们一些党员的党的意识有所淡化,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如果组织观念、党员意识淡化,这很危险,要通过教育坚定党员信念。因此,现在加强组织建设,更重要的是加强党员思想教育,一定要抓紧,不能松懈,使党员做到信念坚定、理想永存。我在老年大学这些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深深地感到,现在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除了抓经济建设、国计民生等大事以外,从党内来讲,还是要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和严格的组织纪律。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80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社会主义的这面旗要我们扛,在这种情况下更要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培养好干部、教育好干部、选用好干部,还有更重要的一条,要监督好干部。过去在战争年代要经过血与火的考验,现在和平年代,都是一帆风顺地过来的,不监督好干部的话,他就会走上歪道,就会腐败,这方面我们是有深刻教训的。我们党组织一定要关心好离退休的党员,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发展,离退休干部将越来越多,这些人虽然60多岁退休了,但绝大多数人健康状况依然很好,仍然可以继续发挥作用,要利用他们的影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这样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会更加牢固。

回顾我的一生,既有顺利的时候,也有过坎坷和挫折。改革开放前,政治运动不断,而教育界是重灾区,知识分子挨整、受打击、受挫折的情况很严重,这对人们的心灵伤害很大。“社教”运动时,工作组到我们学校后,搞人人过关,把知识分子说得一文不值,说银川一中是个资产阶级“大染缸”。他们把干部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优秀干部,第二类是好的干部,第三类是差的干部,第四类是最坏的干部。很多老师都被划为第四类干部,运动结束后,又被划为第二类干部。我们都在辛辛苦苦教书育人,说我们是第四类干部,这对我们的挫伤、打击很大。当然这也不能怪某个人,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左”的路线造成的。“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打砸抢,搞批斗,动不动就给老师扣上“反动学术权威”“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修正主义”等帽子,人也分成“红五类”“黑七类”。尽管是那样的政治环境,我的心态还比较好,处得比较坦然。我是学生出身,我对得起学生,我没有干过坏事,自己问心无愧,你整就整、批判就批判,我也无所谓,我自己有信心,我的历史很干净、很清白。虽然有时候也难免心里不痛快、闹情绪,也很伤心,过后也就想通了。拨乱反正后,一切恢复到正常秩序,落实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情况越来越好。但一些人对过去的事耿耿于怀,我给他们谈,我们不要在历史的旧账上纠缠了,在历史的旧账上纠缠没有意思。对我来说,不管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我对党痴心未改、信念未变,依然热爱共产党、拥护共产党。我把一生都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我的学生一个一个地成长起来了,副省级、厅级的干部很多,其中副省级干部就有6个。看到后辈人才一个一个脱颖而出,心里很欣慰。

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过去风气很正。那时学校的风气很正,学生都是考来的,有很穷的学生,也有干部子女,但是干部子女没有什么优越性,贫下中农的子女、工人的子女也没有自卑感,我觉得这就是体现教育公平。教师也都非常敬业。那时教师生活很清苦,但是他们没有一个挣外快的。不到星期六,教师谁也不回家,学生、教师都在学校住,在一个灶上吃饭,这种良好的环境氛围对我的教育很大。再就是我很怀念我的一些优秀的老师。人大过去有个副主任叫梁飞彪,他是宁夏的老知识分子、民革的主委,是我的老师。这些老师的人格、道德、操守、修养都给我树立了榜样,对我来说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政以后,那时尽管经济很落后,但是机关风气很正、很清廉,大家都勤勤恳恳工作,工资并不高,也没有好车坐,坐吉普车,遇有外宾来,才动用一下当时最好的上海牌小轿车,我们也没有计较这些。而且当时纪律也很严,整个社会风气也很正,没有请客、送礼等不正之风,不像现在有些机关风气不正,请客、送礼、吃饭习以为常。当然物质基础好了,也应该生活得好些,但有些方面却不是很好,特别是请客送礼、讲排场、比阔气,这些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要一分为二地看,既要看到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受过系统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知识面很广、很丰富,他们思维活跃、开朗,也很有朝气,很有创造力。但也要看到,年轻人的实践锻炼不够,吃苦耐劳、勤俭朴实的精神不够,特别是一些年轻人沉迷于网吧,过分地养尊处优,上进心不强。要对青年人进行理想信念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大思想政治教育,为青年人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减少和抵消社会的不良影响,使青年人能够健康地成长。培养一代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继往开来的根本大计。

口述:强锷

采访:饶彦久惠卫明刘志整理:惠卫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