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六十年
48151100000010

第10章 科学发展观是引领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行动纲领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新问题。科学发展观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一个具有时代性的全新诠释,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人类认识世界的未来,为人类的未来发展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一个政党要站在时代前列,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站在新世纪,面对新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在思考中国应该怎样才能将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更好地结合起来?科学发展观是着眼于国内外形势,顺应和平与发展时代潮流,立足当代世情国情,在把握党的历史方位基础上,与新世纪、新阶段党的执政理念历史的具体的逻辑的统一。

(一)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对时代主题的准确判断和把握,是每个国家及其执政党进行科学决策、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和对外政策的重要依据。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变化趋势,积极借鉴各国发展经验,并总结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

1.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高度关注可资借鉴

科学发展观是在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世界背景环境。

20世纪40年代以来,加快经济增长成为各国的共识。在传统的发展观念指导下,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仅仅强调物质生产资料的增长,误以为经济发展就是经济增长。到20世纪60年代,传统发展观念的弊端和不足就已经开始显现。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完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在经济增长目标的驱动下,大量的资源被消耗和掠夺,粗放式的生产模式,直接造成了环境的大量污染以及生态的严重破坏。面对日益严重的负面效应,各国越来越认识到了传统的发展观念的缺陷,开始更多关注生态问题,认为生态快到极限了,而伴随着生态极限的到来,经济增长也就会到极限了。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轰动了世界。报告进一步把经济增长、城市化同人口和资源等环境问题联系起来,提出了全球性的生态、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

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始出现,并逐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以积极的姿态来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会议上主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环境和发展宣言》等文件的发表,表明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可持续发展观念开始逐步确立。与此同时,对于人自身的发展、对于人的尊严的关注,都不断在新的发展理念中体现出来。至此,新的发展观念得以确立,并得到各国的公认。“伴随着人们对发展问题在认识上的逐步深入,以人为中心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等观念,在现实中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和推崇”。

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强调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发展,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的大局中来思考,反映了当代世界最新的发展理念,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

2.国内发展面临严峻的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值得警醒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将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等号召;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一时期,一穷二白是中国的现实国情,贫困人口大量存在,因此党和国家首要的任务是要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而当时的发展观念主要追求经济增长“量”的积累和经济规模的扩张,而无力兼顾经济指标中“质”的提升;而且,只注重了经济的增长,忽视了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发展观念给中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举世瞩目的成就,使中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但是,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潜在的威胁和巨大的隐忧:其一,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在传统型经济增长中,粗放型、外延式的发展模式,大肆消耗资源和能源,掠夺性开采和粗放利用加重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其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发展快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发展又快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其三,城乡经济发展失衡,城乡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一方面,农村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收入差距巨大。其四,复杂的社会问题开始显现。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等。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而不能回避,必须逐步解决而不能任其发展。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由能够支撑我国快速发展的阶段进入到了已无力支撑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阶段。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在我国已经没有后续空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势在必行。

到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1000美元。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关键时期。这一关键时期,既是决定中国未来发展能否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类潜在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较为突出的凸显期和爆发期。在这一关键时期,如果党和国家的举措得当,就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如果党和国家应对措施和方法失误,则可能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的长期动荡。因此,要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促进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别无他途,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综上所述,“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从国际环境看,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多变,而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对我国发展的影响明显加深。”①从国内改革发展形势看,我国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速,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也更加艰巨。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是一个不进则退、无序推进则前功尽弃的发展阶段。为实现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目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抓住难得的机遇谋发展,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在中国发展中开拓进取,不断进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和创设科学发展观这一引领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和思想指导。

(二)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理论渊源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源自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规律和运用规律的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所做出的最新理论概括。科学发展观是认识和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最新思想成果,集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首先对人类社会发展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系统的研究,创立了唯物史观,破解了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历史难题。明确提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前途应该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但是,人类社会怎样从社会主义的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共产主义)发展?由于历史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可能给每个国家每一阶段发展都提出具体方法,因而,各个国家只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历史条件和基本国情,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吸取营养,从具体的探索实践中总结经验,最终在提炼中升华为直接而现实的理论指导。因此,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追根溯源,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主要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

1.科学发展观的人文内涵发端于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内涵,体现出科学发展观既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坚持和发展,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文精神的弘扬和创新;既是对传统发展理论的扬弃和反思,也是对世界最新发展理论的借鉴和汲取;既蕴涵了丰富的人文价值,又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开创了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第一,科学发展观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首要追求

追求人类彻底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终生奋斗的社会理想和目标。马克思说:“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恩格斯也说:“自然,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马克思、恩格斯还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他们认为,人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从事实际活动,进行物质生产的现实的人,人的发展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是一致的。由此,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现实的人”作为前提,认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就是“现实的人”的发展过程,并把能否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尺度来强调。同时,唯物史观高度重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既强调人是社会发展的实践主体,又强调人是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人作为实践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作为价值主体,理所当然地应当是社会财富的拥有者和消费者。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内涵的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历史主体论,把追求人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目标,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人本原则,全面回答了“发展依靠谁、发展为了谁”的现实命题。

第二,科学发展观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要求

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紧密联系起来,并且认为社会全面进步的终极目标正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一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中国共产党正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基本观点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中“人本”思想的本质要求,体现人民既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这一基本观点,结合中国现实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总结、提炼和升华出来的重要理论成果。坚持以人为本,与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完全一致的,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完全一致的。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极力倡导的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发展的人民性———社会发展的成果应能使绝大多数人受益———为重要原则的社会发展观。这充分体现了经济发展的人文价值和“人本”要求。因此,科学发展观要求中国经济发展要体现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回归。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充分展示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

2.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全面协调发展发端于唯物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以过程而存在,是永恒发展的;事物以系统而存在,是普遍联系的。在科学发展观中,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符合马克思主义“永恒发展”、“普遍联系”的原理,符合事物辩证发展的规律。

第一,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源于普遍联系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的,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客观世界到主观世界,整个世界无不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的观点是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

传统的发展观念常常对发展作片面的和粗放的理解,甚至迷信绝对的量变过程,而忽视经济发展中质变的结果。比如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单纯的经济增长就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中心;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GDP的数量增长就是硬道理,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发展就搞上去了。但是,全面发展的深层次内涵往往要求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要求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来观察解决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社会问题。对发展中的各种矛盾要抓住主要矛盾。在着力解决好主要矛盾的前提下,也要学会“弹钢琴”,有步骤地解决好次要矛盾。在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历史时期,科学发展观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抓住了我国发展中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发展链条中的关键环节。但是,全面的发展观坚持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同时强调促进发展、加快发展,不仅要促进经济增长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

第二,科学发展观的协调发展源于系统论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系统的集合体”、“过程的集合体”。任何事物发展都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系统的整体发展。因此,在系统中各构成要素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平衡,才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这是系统的整体性。否则,系统的整体性就将被破坏。在系统的整体性遭到破坏以后,系统本身的存在也就成问题了。

社会发展也是以一个系统的方式而存在,社会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也应该保持一定的平衡。但是,由于传统发展观念的影响,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出现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比较严重的失衡现象,因此,科学发展不仅要坚持发展,而且要坚持全面协调发展。强调经济与政治、人与自然的协调,将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组织的合作作为发展的主题,把发展看作是以民族、历史、文化、环境、资源等内在条件为基础,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文化昌明、自然协调、生态平衡等在内的综合发展过程。具体来讲,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相协调。

第三,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源于人与自然关系原理。

自然辩证法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与自然不仅是密切联系的,同时又是互相制约的,因而必须坚持人和自然协调发展,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因此,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已明确认识到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可持续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永恒发展思想的新的历史诠释,虽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未能使用过这一概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统一体,人类的发展必须尊重自然、保持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基于这一理论指导,我国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长久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实现社会的永续发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用尽可能少的代价来获得经济的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牺牲未来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现我国发展的长期奋斗目标”。

3.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的思想,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中国如何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毛泽东的发展理论为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基础。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社会的特点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开始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根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情况和现实问题,毛泽东提出要根据中国的情况走自己的路,着眼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兼顾各个方面的发展需要和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等重要思想。首先,毛泽东主持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是“四个现代化”。即“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其次,毛泽东坚持实现四个现代化要走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强调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但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再次,毛泽东还提出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构想的其他可行性思想,提出了“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战略方针;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和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总之,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十分重视中国的发展,对如何解决建设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这一问题进行了最初的艰难可贵的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第二,邓小平的发展思想为科学发展观开辟了新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基于中国贫穷落后的状态,邓小平深切感受到“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所以,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邓小平扣准这一矛盾,将目光锁定到发展生产力上,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邓小平特别强调要靠经济发展或者是生产力的发展来解决一切问题。他在思考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问题时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摆脱贫穷。”基于这一战略目标,邓小平对中国发展的道路选择、发展的模式选择、发展的动力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创造性回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理论。其中,邓小平特别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了最大限度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提出中国的发展动力要源自于改革开放带来的生机与活力,并提出要中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既要有一定速度又要讲效益等重要战略思想,实现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认识的一次飞跃,为科学发展观开辟了新的认识境界。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就是说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经济建设依然要把发展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就这一点而言,科学发展观就是在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的发展理论。

邓小平把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发展当成首要的和最重要的发展任务的同时,也构建了丰富的社会全面发展思想体系。他一方面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同时也指出社会主义建设不是单打一。邓小平的社会全面发展思想主要是体现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上,即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繁荣、一手抓整顿等。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是邓小平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两手抓”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理论和毛泽东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第三,江泽民的发展思想为科学发展观奠定了新平台。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国际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的新任务,在继承邓小平发展观的基础上,强调发展问题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依据,把社会主义发展同党的建设联系起来,提出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江泽民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观做了进一步的拓展。一方面,将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联系起来,提出经济能不能加快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强调中国需要把发展作为主题,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处于主动地位。江泽民的发展观念进一步提升了坚持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江泽民强调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他同时还坚持认为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它们三者之间是互相制约、相辅相成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基于社会稳定的需要,在发展中要更加注重协调性、均衡性、持续性、全面性,不断寻求发展的科学内涵和思想状态。总之,江泽民关于发展的观点和主张,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为科学发展观中协调发展、全面发展搭建了直接的理论平台。

总之,胡锦涛充分吸收了毛泽东探索中国发展问题的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把邓小平侧重发展“量”的提高与江泽民侧重发展“质”的提升结合起来,对前三代领导人的发展理论在扬弃中继承和创新,提出了中国科学的发展模式应该把握好发展的“度”,既强调又好又快地发展,又强调平稳又持久地发展,努力追求发展的最新境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三)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领导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拓展理论视野,不断做出理论概括,从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既是在实践中形成的经验总结,又是指导新实践的科学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一个渐进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敢于和善于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勇气和远见卓识。

1.科学发展观的酝酿提出

从党的十六大以后,到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可以看成是科学发展观的酝酿阶段。在这一阶段,党的领导人在酝酿斟酌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部分内容。

2003年春,我国遭遇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胡锦涛总书记到广东视察疫情,第一次提出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努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当时,中央领导人在实践探索中开始部分地触及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思想。尽管当时的提法并不系统和不完善,但所提主张已经触及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性内容。

经过十五大之后的五年高速发展,到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000美元,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这个阶段既是国家在良好平台支撑下继续发展的机遇期,又是各类潜伏的社会矛盾集中爆发的挑战期。在这关键阶段,如何引领我国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呢?2003年1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命题的提出是“五个统筹”的思想发端。此后,2003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进一步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还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回答,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指出了“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非典”疫情集中暴露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长期存在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一致问题。他还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我们推动实践创新的根本指针,又是我们深化理论探索的崭新起点。这篇讲话既吹响了新一轮理论创新的号角,也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开辟了深入探索实践的道路。

2.科学发展观的初步形成

2003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打了一场抗击“非典”的斗争,并最终取得了胜利。2003年7月28日,胡锦涛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进一步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要更好地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的发展观,更加自觉地坚持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至此,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思想已初步形成。此后,2003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该《决议》随后又进一步强调指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要意义。这次会议首次系统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3.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完善

从十六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七大召开,是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完善阶段。在这个阶段,科学发展观在各个领域迅速展开和贯彻落实,并逐步丰富完善,特别是十六届五中全会,不仅对它进行全面阐述而且部署到各个领域,不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了“十一五”规划的编制而且体现在规划之中,从而极大地丰富了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在200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上强调指出,贯彻200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的是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既是我国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是首次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阐述和明确定位。

2004年2月,中央党校举办了一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专题研讨班,在这个研讨班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温家宝在结业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研讨班对统一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首次对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作了系统而又深刻阐述,并要求全党都要深刻认识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更好地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此后,2005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为《建议》),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单列为十大部分之一,总的来说,《建议》是围绕科学发展展开的,其最鲜明的特点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份重要文件。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解读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经过高速发展后进入到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阶段,继邓小平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和江泽民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科学论断后,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集体围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等展开了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科学发展的理论体系,即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包括新的经济观、政治观、社会观在内的开放式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认真解读其理论体系和基本内涵,对于在新时期认真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一体两翼”的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由第一要义、理论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实践保证五个理论群组成。同时,五个理论群紧密联系、内在统一,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

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中,“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和统筹兼顾”,是这一系统而科学的新理论体系最主要、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对这一新理论成果的集中概括。“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之根本,是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贯穿所有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它既是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立足点,又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就是发展的总原则、总思路,体现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坚持了普遍联系观点、永恒发展观点和对立统一观点的思想基础。“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离开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就根本不可能实现,这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系统的观点、普遍联系观点的总体要求。总之,“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主体,是确保“科学发展”正确的核心目的和价值取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分别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是“以人为本”正确目标得以顺利坚持和实现的两大根本保障。因此,“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有机联系,构成了一个“一体两翼”格局的内在理论体系。三个主要方面内容是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决不能割裂开来去认识。因此,科学发展观不是一种简单的、个别的、特殊的观点、论点,而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体系。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如果把它比喻为一棵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一体两翼”的基本理论格局是树的躯干部分,包括了这棵大树的“根”和“茎”,它给大树提供了充分的生机与活力。在此基础上,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还完整地具备理论体系的所有基本构成要素:时代背景、理论基石、逻辑起点和奋斗目标等内容。

从理论体系的时代背景来看,科学发展观的产生背景是国际国内发展都面临一系列严重问题,社会发展观念和发展意识进入重要变更的转折期。

从国际背景来看,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率先建立起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多项指标在内的新的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到20世纪80年代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观转向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可持续问题: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改变,人口持续增长与地球环境承载力等问题。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里约宣言即《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号召世界各国接受新的发展观。

从国内背景来看,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偏重于GDP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已经或正在出现,有的比较严重,如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问题、“三农”问题、城市失业问题、收入差距拉大问题、社会体系保障薄弱问题、金融风险问题、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等等。对发展中的这些问题进行深刻反思,需要树立起新的发展观念。为适应世界各国对新发展观的呼声,1994年中国在全世界率先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了适合本国发展的行动纲领,1996年正式把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并列作为国家发展的两大基本战略,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巨大反响。

从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来看,科学发展观的一些基本观点和重要概念,除了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都能找到思想源头之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也是重要的思想来源。其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就是科学发展观直接的基本理论依据,是科学发展观理论大厦的重要奠基石。对于这一点,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既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又从当代中国的实际特别是新时期国际国内实际出发,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结合和创新上探索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客观实际的分析和判断,是科学发展观全部理论内容展开的前提和根据。

从理论体系的实现目标来看,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追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指导中都有每个阶段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理想的奋斗目标,在理想和现实的辩证统一中,构筑起了一条从现实通向理想的道路。作为新时期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实现目标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奋斗目标的有机统一。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对我国未来发展的一系列新思路进行了系统论述,形成了一个相互贯通、内在联系的系统科学理论。

总之,科学发展观所包含的时代主题、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解读

作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和总的原则,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成就和汲取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在把握发展规律、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拓展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的过程中,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国建设实际提出来的创新性发展理念和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内容极其丰富,涉及内政外交等诸多方面。对这一体系构成要素的基本内涵进行科学解读,有助于这一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1.科学发展观的着眼点是“发展”

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中,“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基本着眼点。科学发展观理论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和要求。因为,社会运行的基本形式是发展,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靠发展,我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发展,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发展”这个根本着眼点,这一理论就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了。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发展”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做过深刻解释,他说:“要深刻理解第一要义是‘发展’。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基于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深切愿望,基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基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履行党的执政使命作出的重要结论。”作为第一要义的“发展”,是贯穿科学发展观理论各个方面的主要理论支撑点,是支撑科学发展观理论形成过程、核心问题、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的重要关键词,并在科学发展观所有理论关系的构建中呈现出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为科学发展观理论是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它所解答的是社会主义应该“为谁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什么”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涉及为什么发展、靠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亦即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等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所有理论观点和主张,其根本着眼点都是基于发展,都是为了发展,并在指导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不能偏离“发展”,更不能否定“发展”,而是要在坚持“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科学“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落脚点是“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首先,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即指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其次,以人为本的本,是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中心任务和根本利益,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基本奋斗目标和中心任务。发展要以满足人的需求、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最后,以人为本,是要将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及其现实满足程度作为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与核心。坚持以人为本,也就是要坚持以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社会主体的作用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因此,在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又更新了发展的观念,完善了发展的思路,开拓了发展的境界,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中,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对“科学发展”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最终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着力点。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词,三个主题词分别表达出“科学发展”的基本着力点和基本努力方向,共同构成了科学发展的主要内涵。从发展的要求上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科学发展”,就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这是科学发展的三大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的着力点。其中,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而且,这三个着力点的基本要求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协调,体现了当代中国与当代世界的密切联系,归根到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实质和根本要求。

4.科学发展观的支撑点“统筹兼顾”

在人类社会科学领域,任何一个认识论都是为方法论的建立开辟道路,而方法论的最终建立又是认识论得以发挥作用的重要支撑。在科学发展观中,基于对中国建设和发展的全面分析,提出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仅仅有认识的理论要求,而没有解决问题、满足要求的具体措施,科学的认识理论就没有逻辑的终点和贯彻实施的支撑点。因此,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要完整构建起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体系,还必须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实施方法,即创设起“统筹兼顾”的方法体系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支撑点。

在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后,城乡间、区域间、产业间、行业间差距拉大,协调不好就会造成经济失调、社会失序、心理失衡、道德失准,这些问题和矛盾处理不好社会就会不稳定。因此,按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基本要求,需要以“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去具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谓统筹兼顾,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在坚持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又要防止片面性和单打一,防止因发展不平衡而制约发展的局面。

三、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

在新世纪和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的现实状况,在党的前三代领导集体已有的发展思想基础之上,结合国际和国内的发展实际,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一方面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又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勇于在继承中创新和在创新中开拓进取的精神品格。另一方面,又表明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础上,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观上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一)科学发展观对“发展”思想的创新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振聋发聩的著名论断,为20世纪90年代的改革开放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并已深入人心。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发展”提升到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高度上,大大地丰富和强化了“发展是硬道理”论断。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提出系统的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做出了系统、全面、深刻、精辟的阐述,是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的一次新飞跃。

1.科学发展观丰富了发展的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仅科学地回答了我国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而且在继承传统的“发展”思想基础上,对传统“发展”观念的内涵实现了超越性革命和创新。与以前的各种社会发展理论相比,科学发展观主张“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高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旗帜,克服了传统社会发展理论见“物”不见“人”的缺陷,弥补了传统发展理论忽视人的发展的全面性的不足;突出强调社会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联结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之间被传统发展观念割裂的有机关系,联结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规律性发展关系。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社会发展规律,吸取了国内外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特别强调了发展观的全面性和经济社会的协调性。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强调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和谐发展,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协调发展。总之,科学发展观涵盖了经济与政治、政治与文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多重关系,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拓宽了发展的思路

传统发展观将财富的增长速度视为发展的基本尺度,在这样的价值观指导下,社会系统失衡,贫富两极分化,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接踵而至。与传统发展观相比,科学发展观不仅丰富了发展的内涵,而且还对发展的思路和基本方法进行了拓展,改变了传统发展观念仅仅关注经济数量增长和经济规模扩张的单一、狭隘的思维模式。科学发展观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全面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主题、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目标、发展的依靠力量、发展的战略布局、发展的基本要求、发展的基本模式、发展的评判标准等重大问题,拓宽了关于“发展”的基本思路。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合乎规律的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又好又快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检验发展与否的标准更加多元化,对发展结果的关注角度更加多样,落实发展的政策措施更加切实可行,从而关于发展的基本思路也更加开阔。科学发展观强调在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基础上追求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自身发展的完整性。

3.科学发展观对发展动力的创新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因而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科学发展观在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以人为本,一方面,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即回答“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主张社会发展的成果一定要惠及全体人民,让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即回答“怎样发展、依靠谁发展”的问题。因此,科学发展观不仅强调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而且坚持人民群众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强调依靠最广大人民的力量谋发展、促发展。科学发展观依靠人民群众谋发展的观点和主张,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这是对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总之,科学发展观继承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在新形势下对传统发展思想的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做了进一步深化和创新,丰富了发展内涵,创新了发展理念,开拓了发展思路,破解了发展难题,是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和突破。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使发展的内涵更加清晰,发展途径更加明确,发展眼光更加深远,发展思维更加辩证。

(二)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发展目标的创新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先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两个新概念。两个概念尽管内涵不同,但二者之间有着深层的内在关系。对此,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从报告提及的内容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一种社会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内容就是各类社会关系的“和谐”,而社会关系的“和谐”又与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发展紧密联系。从这个角度讲,和谐社会建设是伴随科学发展观而产生,并且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社会发展目标。

由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及两个要建设的社会模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此需要从剖析二者的区别中去谈及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发展目标的创新之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党的十六大确立的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这一目标,十六大以六个更加来注解“全面”的含义,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其中,社会更加和谐指的是社会关系发展的比较好,由此引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促进社会和谐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进一步探究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可以知道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是科学发展观实践和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

首先,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了发展的民本性、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始终遵循的基本规律和基本途径。坚持社会发展的民本性,即发展要以“民”为本,最大限度地尊重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睦相处。坚持发展的全面性,即必须把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统一起来,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有机统一,为和谐社会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坚持发展的协调性,即兼顾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矛盾,减轻社会振荡,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环境。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一种将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统筹起来加以考虑的发展理念,它强调发展的延续性,使社会发展功在当代、惠及子孙,始终充满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其次,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一致性。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之一,是社会主义国家不断正确解决和化解社会自身各种矛盾和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所出现的一种社会状态。这种社会形态的根本宗旨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而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目标就是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二者之间存在社会作用上的互动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人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社会。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理念、发展思路等方面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建设、社会治理,是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从社会关系、社会状态方面反映和检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成效,是从和谐社会建设的角度促进社会发展。因此,通过促进社会和谐求得发展,又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实现和谐,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又是经济社会自身发展的规律。

总之,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健康的发展,在此过程中,逐步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发展目标的创新和发展。

一位哲人曾说过:不能产生伟人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中华民族是幸运的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0载风云岁月里,有多少伟人伴随着中华民族一路走来。在风雨兼程的行走中,中华民族的发展与伟人的智慧和勇气紧密相关,每当民族发展处于重要历史关头,总有优秀的中华儿女受命于危难之际,为民族发展扭转乾坤,使中华民族破浪前行。中国人民优秀的儿子——邓小平,他深深地爱着祖国和人民,爱得那样深沉。当中华民族在迷茫之中徘徊时,是他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旗帜高高举起,引领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开启了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当岁月的浪花漫卷过伟人的足迹,滚滚而来的历史潮流裹挟着伟人们的脚步匆匆向前,他们睿智的音容笑貌被定格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而他们勇于探索的无畏精神和治国智慧被沉淀下来,凝结成光辉的理论旗帜,高高飘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

§§第四编 伟大的社会主义成就

建设独立、繁荣、富强、文明的国家是中华民族的追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艰苦探索。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把近代史上仁人志士的愿望变为现实,取得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种种困难,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建设成为拥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在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国度里,基本摆脱了贫困,并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创举。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和强大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