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最全最全的哈佛经济课
47881200000084

第84章 比利时人为何偏爱储蓄——松鼠效应

组织将通过命令来决定由每一个成员执行的职能、要达到的目标及某些需要采用的方法原则,而将细节留给个人,由个人靠他们各自的知识和技能来做决策。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

欧盟统计局最近公布了欧元区国家的家庭金融资产情况,结果让这些国家有些意外。位居榜首的比利时家庭金融资产总额达到9160亿欧元,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10%,远远高于位居第二和第三的意大利和德国。这也就意味着每个比利时家庭都拥有约15.6万欧元的储蓄和投资。

原来,在全球经济危机后,比利时家庭对经济环境忧虑尚存,于是开始倾向于更为安全甚至是保守的投资策略,放弃股票而转向储蓄、购买债券等投资方式。

而与此同时,比利时政府的负债率也上升了。很多人表示无法理解,比利时家庭拥有那么多资产,而国家却负债累累,这不是民富国穷吗?专家分析后指出,比利时家庭储蓄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政府增发国债的影响。

具体来说,这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一种古典政治经济学观点。一般政府收入主要依靠征税和发行国债,而不管政府发行什么形式的债券,在将来都有偿还的义务。所以,当政府偿还债券的时候,也就意味着需要向国民征收更高的税收。

所以,当人们意识到这一点,明白将来自己要向国家缴纳比现在高的税时,人们会因为对未来的财务情况担心而注意储蓄之外的财富。这样从一定程度上就能解释通比利时现在的情况了。

课堂收获

不管是什么事情,都是有因才有果的,即便是看上去难以预测的宏观经济环境。每个人或者每一个家庭在考虑问题时的确很难考虑到国家政策层面,人们所考虑的一般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但神奇的是,千千万万的个体做出千变万化的选择,最终却可能组成共同的宏观层面上的选择并和国家的政策联系起来,这也正是经济的魅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