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最全最全的哈佛经济课
47881200000044

第44章 丰产了为什么不能丰收——蛛网理论

市场总是错的。

——乔治·索罗斯

恶劣的暴风雨天气是土豆种植的最大敌人。1972年,美国经历了几场特大暴风雨的袭击,土豆产量急剧下降,而土豆又是美国普通民众的日常食物之一,供不应求的现象导致土豆价格飞涨。凡是大量种植土豆的农场主,不但没有因为暴风雨的袭击而受到损失,反而因为土豆的价格飞涨而大赚一笔。这个情形让很多没有种植土豆、之前还对没有因为暴风雨受到减产影响而暗自窃喜的农场主眼红不已,于是他们纷纷扩大了土豆的种植面积。谁知,接下来的几年都是风调雨顺,土豆获得了大丰收,由于土豆种植面积的大幅度增加,土豆的产量在1974年达到了美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土豆的丰产使农场主大赚一笔了吗?当然没有。由于土豆供给量的大幅度增加,而总需求量并没有什么显著变化,市场上供大于求,导致土豆的市场价格急剧下降。资料显示,缅因州的土豆价格由1974年5月的13美分降为1975年3月的2美分,这个价格甚至比平均生产成本还低不少。这让那些想要投机的农场主遭到了极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有的人因此而破产。

而在普林斯爱德华岛,当几乎所有的农场主都因土豆价格大幅下跌而拼命缩减土豆种植面积时,只有一个聪明的农场主没有跟风,反而增加了自己的土豆种植面积。根据他的经验,几乎所有人都削减了自己的土豆种植面积,那么土豆的产量在明年一定会大幅度减少,土豆价格一定会有所上升,因此,现在正是自己扩大种植面积的大好时机。果然,这位聪明的农场主在第二年赚得盆钵满盈。

课堂收获

蛛网理论是指某些商品市场价格和产量的变化,使它们之间产生一定规律性的循环变动的相互影响,其用图形表示形似蛛网,因此得名。在哈佛的经济学课堂上,蛛网理论作为经济学中应用广泛的一个理论,对它的研究和讲解,永远是老师授课中的一个重点。深刻认识和理解蛛网理论,有助于很好地分析一些经济学领域市场失灵的案例,并积极地找出应对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