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最全最全的哈佛经济课
47881200000160

第160章 格林斯潘为什么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货币政策

历史上,货币一直这样困扰着人们:要么很多却不可靠,要么可靠但又稀缺,二者必居其一。

——加尔布雷斯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采取影响经济活动的措施,特别是控制货币的供给以及调节利率的各种措施,通过这些措施,最终目的是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等。

费尔德斯坦说过,如果用泰勒规则去检验,可以发现美国从2001年7月到2004年底的实际利率都远远低于用泰勒规则计算出的利率。这是因为格林斯潘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低利率政策实质就是在经济生产力下降时,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刺激人民的消费,而且会导致贷款利率降低,利息率也降低。因此,格林斯潘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刺激消费,从而促使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格林斯潘一直实行低利率政策,是为了刺激社会总需要和降低失业率。但是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结果导致的是金融体系的扭曲。这种不正确的货币政策反而阻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使美国出现了“泡沫”经济。

那为什么格林斯潘还一直实行低利率政策呢?费尔德斯坦认为,在这段时间里,格林斯潘担心通货紧缩的程度比担心通货膨胀的程度要大得多。当时中央银行在抵制通货紧缩时,由于受到零利率的限制,政策伸缩空间有限。一旦通货紧缩发生,真实利率上升,即使美联储把基础利率降得再底,利率也不可能是负数。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对中央银行来说更棘手。

课堂收获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货币政策就是它经济发展的调节器。当一个国家的经济陷入困境时,可以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也就是低利率政策,从而刺激消费,推动经济的恢复;反之,当经济发展过快时,就应该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即高利率政策,来减缓经济过快增长的“泡沫”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