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与哲人一起思考哲学
47698600000022

第22章 原子论者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年—公元前370年或公元前356年),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

德谟克利特一生勤奋钻研学问,知识渊愽,通晓哲学的每一个分支,同时,他还是一个出色的音乐家、画家、雕塑家和诗人。他是古希腊杰出的全才,在古希腊思想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德谟克利特像德谟克利特利用原子论解释认识论问题:从事物中不断流溢出来的原子形成了“影像”,而人的感觉和思想就是这种“影像”作用于感官和心灵而产生的。这就是他的“影像说”。他还区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他把感性认识称作“暧昧的认识”,把理性认识称为“真理的认识”。

德谟克利特在自然科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他继承和发展了他的老师留基伯的原子论,为现代原子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在伦理观上,他强调幸福论,主张道德的标准就是快乐和幸福。著有《宇宙大系统》、《论自然》、《论人生》等,但仅有残篇传世。

启迪人生的经历

凭学问免罪

德谟克利特从小就见多识广。小时候,他作过波斯术士和星象家的学生,接受了神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知识,对东方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学习和研究的时候非常专心,经常把自己关在花园的一间小屋里。他的想象力很丰富,并且刻意培养自己的想象力。有时他到荒凉的地方去,或者一个人呆在墓地里,以激发自己的想象。

德谟克利特成人后,来到雅典学习哲学。后来又到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地游历,前后长达十几年。他在埃及居住了五年,向那里的数学家学习几何。他曾在尼罗河的上游逗留,研究过那里的灌溉系统。在巴比伦,他向僧侣学习如何观察星辰,推算日食发生的时间。回到故乡阿布德拉后,他担任过该城的执政官。在繁忙的政务之余,他始终没有放弃追求哲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并且在艺术方面也有了一定的造诣。

当他学问越钻越深的时候,他感到小小的书房已经不足以供他研究了。他需要更广阔的空间。为了追求真理,追求智慧,他决定外出游学。他和他的两兄弟划分了祖上的家产,各拿一份。德谟克立特分到了最少的那份,100塔仑特现金。他拿着这笔钱,漫游了希腊各地,渡过地中海,到达了埃及,到达红海,到达巴比伦平原,往南一直到达埃塞俄比亚,往东到达印度,还在波斯结识了众多星相家。外出游学花费了父亲给他留下的绝大部分财产。他又整天写着“荒诞”的文章,在花园里解剖动物的尸体,以致族中有人认为他发了疯。他无所不学、无所不问。

然而,当德谟克立特回到阿布德拉之后,却遭到了一场审判,他被控“挥霍财产罪”。原因是德谟克利特经常外出旅行,有些人企图占有他剩下的财产,便控告他浪费祖产,对族中的事不加理会,把好好的园子变成了杂草丛生的荒地。根据该城的法律,犯了这种罪的人,要被剥夺一切权利并被驱逐出城。在法庭上,他为自己做了辩护:

“在我同辈的人当中,我漫游了地球的绝大部分,我探索了最遥远的东西;在我同辈的人当中,我看见了最多的土地和国家,我听见了最多的有学问的人的讲演;在我同辈的人当中,勾画几何图形并加以证明,没有人能超得过我……”

他还在庭上当众宣讲起他的名著——《宇宙大系统》。他的学识和他的雄辩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征服了法官。

法庭不但判他无罪,并决定以五倍于他“挥霍”掉财产的数字——500塔仑特的报酬,奖赏他的这一部著作。与此同时,并把他当成城市的伟人,在世就给他塑造了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