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创先争优好组织
47560800000043

第43章 夯实基础求发展党建富民促增收

第43章 夯实基础求发展党建富民促增收——静宁县城川乡党委

〔组织点评〕

城川乡党委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以“筑坚强堡垒,建一流队伍,促科学发展”为主线,发挥党委牵头抓总的工作职责,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措办惠民实事,形成了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争创氛围,为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中共静宁县委员会

静宁县城川乡有党组织19个,其中农村支部12个、总支1个、机关支部5个。现有党员624名,其中农村党员480名,机关党员144名(女党员90人,流动党员30人)。近年来,城川乡党委以“筑坚强堡垒,建一流队伍,促科学发展”为主线,发挥党委牵头抓总的工作职责,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为全乡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强化龙头作用使执政为民的能力强起来

过硬的党委班子是党建工作的一面旗帜。为此,城川乡党委坚持把党委班子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强化理论武装,坚定了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提高了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规范运行机制,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和党委委员分工负责制,对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都提交党委会集体研究讨论决定,提高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促进了班子健康协调发展。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积极推进乡镇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引导群众修道路、兴产业、改旧村、建新村,赢得了群众的肯定和赞誉。

夯实基层基础使村级组织的功能活起来

城川乡党委始终把村级党组织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通过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加强对支部建设的督导检查,帮助支部理清工作思路,规范支部建设。一是加强村级阵地建设。近年来,乡上多方筹资300多万元,新修标准化村部4个,实现了全乡10村都有标准化村部的目标。二是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全面提升了农村党员的综合素质。三是加强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了村级班子的公信度。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村级班子的调整配备工作,选配群众基础好、热心公益事业、有致富带头能力的年轻党员充实到村级班子,优化了班子结构,今年共调整村级班子1个,调整村干部2名。

加强队伍建设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亮起来

一是强化教育培训,推进乡村干部素质提升。重视干部培训工作,采取多种方式,整合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素质。二是强化日常管理,推进乡村干部行为规范。修订完善了工作制度12项,让干部能够时时自警、自律。通过“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优化了班子,有效激发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三是强化党员发展,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把发展党员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注重从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回乡青年和妇女等群体中发展党员,保证党员队伍的质量,为党组织输入新鲜血液。四是强化活动载体,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按照“五个基本建设”的要求,在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开展以在职党员定工作目标、无职党员定服务岗位、所有党员定增收措施、贫困党员结对帮带,争做先进支部、争做五强党员中心户为主要内容的“五建四定二争”活动,在合作社支部中开展“四联四比”活动,有效调动了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注重为民服务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快起来

按照“保证抓党建、富民兴产业、合力促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大力实施果业富农和科教兴乡两大战略,突出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基础设施、精神文明、民主法治和旧村改造五项建设。着力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干事创业的工作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引领广大党员在科学发展中建设和谐富裕新农村。2010年,全乡共新植果树经济林4500亩,全乡实现果品收入9000万元以上,人均果品收入3900元以上,占到人均纯收入4600元的85%;建成“一池三改”农村能源示范户380户,实施“三荒”造林工程5000亩,高标准建成靳寺村旧村改造示范点,村容村貌得到全面改善,探索出了“夯实基础求发展、党建富民促增收”的区域性特色经济发展新模式。

获奖情况

2004年,被省委命名为“五个好乡镇党委”;被中共平凉市委组织部命名为“五个好乡镇党委”。

2006年,被中国科协、财政部命名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被省科协命名为“全省农村科普工作先进集体”;被平凉市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7年,被平凉市政府评为“平凉市生态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