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创先争优好组织
47560800000030

第30章 创先争优求突破科学发展促赶超

第30章 创先争优求突破科学发展促赶超——白银市白银区四龙镇党委

〔组织点评〕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白银区四龙镇党委能够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把加快发展作为创先争优的落脚点,有效推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活动中彰显出了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载体丰富,主题突出,使广大党员干部创有标杆、争有目标。二是活动梯次展开,党员干部积极主动,参与意识强。三是基层组织得到加强,作用发挥好。四是活动发展两促进,创争效果明显。希望镇党委在今后的创先争优活动中,着力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上下工夫。

——中共白银区委员会

白银区四龙镇居黄河之滨,距白银市区23公里,辖8个行政村、2965户、10498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771元。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四龙镇党委坚持以“强班子,抓队伍,支部创五好,党员争楷模,建设新农村”为主题,以开展“十星级”党员评定活动为载体,着力在“创”字上下工夫、“先”字上做文章、“争”字上见行动、“优”字上出成绩,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和谐繁荣的良好局面。

建机制,抓落实,强化班子聚活力

四龙镇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以创建“五星级”党委和建设“五好班子”为目标,以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思想、能力、纪律、作风建设为抓手,制定完善镇党委议事规则,健全干部选拔、培养、教育和管理机制,建立镇村干部管理考核办法,落实领导干部包村抓点、村干部“双述双评”制度,形成了建机制、重管理、聚合力、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通过“两推一选”、“公推直选”、“交叉任职”等方式,选举产生了16名懂经营、会管理的村级组织带头人,同时,注重把“大学生”村官、产业协会负责人、复转军人、回乡青年等吸收到村“两委”班子中来,进一步优化了村级班子结构、增强了干部队伍活力。健全完善村级组织“五规范两公开”制度,坚持以“四议”程序民主决策低保五保、危旧房改造、救济救灾款物发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群众关心关注的村级事务,充分调动了农村党员干部参与村级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积极性。

搭平台,促争创,先锋工程强推进

四龙镇党委按照党员“五带头”和争当“白银先锋”的目标要求,进一步细化标准,规范管理,在全镇60岁以下的农民党员中开展“十星级”评定活动,通过自我认星、党员评星、组织定星等程序,评出“十星级”2名、“九星级”16名、“八星级”72名、“七星级”及以下295名,并采取会议通报、党务公开等方式进行公布,获得八星级以上的党员户实行挂牌亮星、集中表彰,激励党员在履行承诺、联系群众、参与村务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结合党员公开承诺、设岗定责和开展“联帮带”等党性实践活动,大力开展以党员向组织承诺、向群众承诺为主要内容的“双向承诺”活动,引导和组织党员立足岗位公开承诺、干好本职认真履诺。金山村老党员王大爷说:“我年纪大了,也干不了什么大事,作为一个老党员,我就帮大家看好路边的这些树和村里的鱼塘吧。”目前,全镇443名党员共做出公开承诺956件,已兑现651件。广大党员的党性观念、服务意识、参与意识有了明显增强,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抓党建,促发展,强基富民出实效

四龙镇党委始终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把加强党建作为发展经济的出发点,把加快发展作为创先争优的落脚点,以此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一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紧紧抓住白银城市转型的有利契机,及时凝练、申报和实施了四龙车路沟奶牛养殖示范园、红牛产业化养殖园区、“农家乐”特色旅游、乡村道路建设、小型水利工程等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进一步夯实了农业和农村发展基础。二是走出产业富民道路。把“特色种植、规模养殖、休闲旅游”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入点,依托西北两坪,发展以优质红富士苹果、反季节果品、红提葡萄和大棚蔬菜为主的特色种植产业;依托养殖龙头企业,发展奶牛、生猪、羊、鸡规模养殖户86户;依托沿黄、交通等区位优势,发展以“观光农业、休闲垂钓、果实采摘体验、黄河农耕文化展示”为主的“农家乐”31户,多渠道、多途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示范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民乐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为重点,按照“五个一”改造要求,实施民乐村旧村庄改造129户,完成经二路、纬四路的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维修民乐村村委会办公楼,建成了“幸福民乐”广场,并配备了文化设施和健身器材,民乐村被确定为“白银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和“白银区城乡一体化建设、旧村庄改造试点村”。

获奖情况

2008年,被省发改委列为“全省发展改革试点镇”。

2009年,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被白银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乡镇”;被白银市政府确定为“白银市乡村旅游特色村镇示范点”;被白银市科技局认定为“白银市科技示范乡镇”。

2010年,被团省委评为“2009年度甘肃五四红旗团委标兵”;被评为“2009年度全市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被评为“白银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被评为全省“平安农机乡镇”。

2011年,被评为“全市文明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