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学思集
47551300000057

第57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市场经济是一般,社会主义是特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是关系到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内涵和实质问题,关系到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问题。因此,在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形式,是与商品经济密切相联系的,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它具有自然属性,不具有社会基本制度的属性。诚然,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是典型的市场经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市场经济具有资本主义的属性,决不能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等同起来。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指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在由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则是核心和基础,它决定着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首要决定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不同。即前者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后者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市场经济是由社会化商品经济所决定的一种经济运行模式,它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并不涉及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归属问题,因而与社会的基本制度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所以,它本身不具有独立的社会属性。

市场经济既然是社会化商品经济必然产物,因此,不论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只要是存在社会化商品经济的条件下,都可以而且必然是要采取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发展社会生产力,为自己创造物质基础。这是市场经济的一般性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至于企业行为自主化、经济关系市场化、宏观调控间接化和经济管理法制化等,其他一些共同特征都是因此而派生的。所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达到的首要目标,是运用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并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同的共性以外,还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是所有制基础不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虽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成分将占有一定的比重并将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发展,但由于公有制为主体,因而以此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从整体上说又必然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制约,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实践形式。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达到的根本目标,是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及其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我们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或共性,要加快改革步伐,用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取代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要着重注意防止那种忽视和否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共性,甚至据此怀疑或阻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或者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变成缺乏基本内容的形式,从而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定失去实质意义。另一方面,要认真搞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坚持在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警惕那种否定和抹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不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错误倾向。实践证明,今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只有辩证地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对立统一,在思想上、观念上冲破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种种片面理解,才能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彻底改革,新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才能确定。

(此文1993年1月刊于《改革月报》第1期,收入“中国社会科学文库”的《神州之魂(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