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大众体育运动与健身:竞技运动卷-游泳
47176600000003

第3章 游泳是一项大众健康运动(3)

近年来澳大利亚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游泳面貌,对游泳体制进行调整,建立了国家体育运动学院,以集中国家队运动员进行较长时间的集训。在训练上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国家对游泳事业进行一定的投资。在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澳大利亚开始重整旗鼓,夺得4枚金牌、5枚银牌和6枚铜牌,并打破了一项世界纪录。澳大利亚运动员西本在男子200米蝶泳中打破了世界名将格罗斯保持的世界纪录,为澳大利亚赢得了一枚金牌。1984年他们还保持了3项世界纪录。这是澳大利亚经过了多年的奋斗,对游泳体制改革所获得的成果。

1992年第25届奥运会后,澳大利亚突出地培养出了多名优秀长距离选手,如男子800米和15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保持者帕金斯,1995年上述两项均排名第一,科瓦尔斯基是位年轻选手,1995年800米和1500米自由泳世界排名第二;豪斯曼800米自由泳世界排名第三,1500米自由泳世界排名第九;优秀女子选手刘易斯1995年800米和1500米自由泳两项均排名世界第一。

在2005年9月的世界游泳锦标赛上,澳大利亚一口气夺得22块将奖牌,取得了名列第2的好成绩。

总之,目前世界游泳运动的开展越来越广泛,特别是竞技游泳,由于运用科学理论指导训练,所以游泳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世界纪录不断被刷新。

二、世界主要游泳赛事

1.奥林匹克运动会游泳比赛

简称奥运会游泳比赛。游泳奥运会比赛项目之一,它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领导,国际业余游泳联合会具体筹备、组织。同奥运会一样,每四年举行一届,从1896年举行第1届至2004年共举行了28届。男、女比赛项目共32项,是仅次于田径的第二金牌大户,素有“得田径、游泳者得天下”的说法,为此,每个国家的奥运战略中都高度重视游泳项目,竞赛也最为激烈。美国、苏联和德国在历届奥运会比赛中金牌数能始终名列前茅,傲视群雄,靠的正是田径和游泳这两张王牌。

一个多世纪以来,奥运会游泳比赛一直处于不断变革之中。比赛项目由第1届单一的三项自由泳(100米、500米、1200米),以后陆续增设为四种泳式(蝶泳、仰泳、蛙泳、自由泳)32个比赛项目。从1908年第4届奥运会起,比赛距离单位统一用“米制”,并规定只有在50米池内比赛的成绩才可审批为世界纪录,同时首次公布了一批游泳世界纪录。从1912年第5届奥运会起,开始设立女子项目。除奥运会外,国际游联隶属的世界大赛还有:1973年起增设世界游泳锦标赛;1993年起又增设了世界短池(25米池)游泳锦标赛等游泳大事。但奥运会游泳比赛,仍是人们特别关心的重大赛事,世界优秀游泳运动员都把夺取奥运会金牌作为自己奋斗的重要目标。

奥运会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游泳选手参赛资格是不受限制的。随后,为保证奥林匹克游泳比赛的高水平,国际游联执委会制定了两种达标成绩标准:A级和B级标准。若参赛单位参加各单项比赛的运动员只有一名,则成绩必须达到B级标准:如有两名,则这两名运动员必须达到A级标准;如参赛单位没有运动员达标,则可派一名(男、女皆可)运动员参赛。报名标准每届都不一样,随着成绩水平的变化,标准也作相应的调整。

为使比赛公平、公正,并具有可观赏性,比赛规则作了多次重大修改,如取消潜水蛙泳;限制仰泳潜水的游距;只允许一次性出发机会;取消了1500米以上的超长距离项目,新增了50米自由泳项目;参赛运动员必须接受兴奋剂检查;确认世界纪录必须是由国际游联核准的有电子计时器记取的成绩,其精确度必须达到1%秒等。规则的及时修改,主导了奥林匹克游泳运动方向,调动了更多人的积极性。

奥运会游泳比赛,是各国游泳实力的一次大较量。当今世界泳坛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已由原来的“一极”(美国)向“多极”方向发展,澳大利亚、南非、日本进步很快,动摇了美国霸主的地位。

2.世界游泳锦标赛

国际游联主办的世界性游泳比赛。它是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比赛项目之一,对世界游泳运动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国际游联认为每四年的奥运会游泳比赛的时间相隔太长,不适应游泳迅速发展的需要。为更广泛开展世界性游泳运动,挖掘运动员的运动潜能,建议在两届奥运会之间,增添世界游泳锦标赛。世界游泳锦标赛包括游泳、跳水、水球、花样游泳4个项目。原则上每四年举行一次,与奥运会交叉进行,项目设置、规则与奥运会相同。第1届比赛于1973年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举行,共设29个单项。为照顾参赛国的广泛性,锦标赛只规定参赛国的总人数,而不设及格标准。每个单项可报2人,男子总人数不得超过28人,女子不得超过25人。首届比赛就创造了16项世界纪录,轰动了国际游坛。至今共举办了9届,第2届于1975年在哥伦比亚的卡利举行,第3届于1978年在西柏林举行。第4~9届分别于1982年、1986年、1991年、1994年、1998年、2002年举行。各国都很重视,派出了最强阵容参赛。参赛人数一届比一届多,第1届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的426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参赛国与参赛运动员在25年间猛增了近三倍左右。

中国游泳队从第4届开始参赛。在第6届比赛中获4金1银1铜,女子列团体总分第二:第7届比赛中获12金,并打破5项世界纪录,女子列团体总分第一。中国游泳,尤其是女子游泳正在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3.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

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是继世界游泳锦标赛之后国际游联举办的又一项游泳大赛。进入上世纪80年代,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建设短池既经济又实用,短池比赛对训练运动员出发、转身技术、培养速度感具有独特优势,为此,国际游联先举办了世界杯短池系列赛。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杯短池系列赛开始设立各个项目的总冠军,分设6~7个站依次举行,每站比赛两天,每年举行一次,分别安排在亚洲、欧洲不同城市进行。共比赛34个项目,增设4种姿势的50米比赛和100米个人混合泳比赛,不设接力比赛。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系列赛总冠军需要参加满一定站次的比赛,加之到年底一般都进入调整期,所以总冠军并不一定具有真正的世界冠军分量。为此,从1993年起新增了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采用奥运会传统的比赛项目和方法(蛙、蝶、仰50米列入比赛项目),共38项,两年一次,赛期4天,至2005年共举办了7届。

由于赛期集中,冠军具有十足含金量,越来越多地吸引着世界各国好手。到2004年第7届时已有10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美国、澳大利亚等游泳强国都派出了最强阵容,以老带新,达到争“金”的同时,又锻炼新手,使比赛出现空前的激烈场面。

4.亚运会游泳比赛

亚运会的前身是远东运动会和西亚运动会。远东运动会由菲律宾、中国和日本共同发起。它是亚洲近代一个国际性体育组织,都设有田径、游泳等比赛项目。现在的亚运会是由亚洲运动联合会(1982年开始改称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主办的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于奥运会后的第二年举行。第1届亚运会原定1950年在印度新德里举行,后因准备不足而推迟至1951年3月4~11日在新德里举行。中国体育总会派代表团参观、考察了首届亚运会。从1951~1998年共举行了13届,游泳比赛设29个项目。但金牌一直为日本所垄断。1974年中国首次派运动员参加了在伊朗德黑兰举行的第7届亚运会。由于十年的非常时期,首次出征的中国游泳代表队,与长期处于泳坛霸主地位的日本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虽未获金牌,但也成绩夺人,取得了8银2铜的好成绩。从1982年第9届亚运会开始,中国游泳有了突破,首获3枚金牌。1986年第10届亚运会中国得金10枚,日本得金17枚,开始从日本“独占时代”到中、日“两强时代”。1990年第11届北京亚运会起,中国得金23枚,日本得金7枚,中国队在金牌总数上以绝对优势领先,从而取代了日本,成为亚洲游泳第一强国,彻底改变了亚洲泳坛的格局。随着竞技运动的发展,亚洲各国游泳运动也会有很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