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大众体育运动与健身:竞技运动卷-游泳
47176600000002

第2章 游泳是一项大众健康运动(2)

公开水域长距离游泳比赛,按天然的条件定比赛距离,比赛距离超过10英里或相当于16公里以上的比赛称为“马拉松游泳”,国际马拉松锦标赛每4年举行一次。此外,也有不限地点而以游的时间长或游的距离远为取胜标准的比赛。我国首届成人公开水域游泳比赛于1998年9月在福建古田县翠屏湖进行;第二届于2000年8月在黑龙江省镜泊湖举行,比赛距离2000米。

横渡江河,也是一种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大众体育活动。例如,由于毛泽东主席的倡导,群众性横渡长江活动蓬勃发展。在横渡长江时,两岸千万群众热情洋溢,犹如盛大节日一般。

(二)实用游泳类

实用游泳是指直接为生产、军事、生活服务的游泳活动,包括踩水、侧泳、反蛙泳、潜泳、水上救护、武装泅渡等非竞技游泳技术。

实用游泳是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水上技能。

(三)大众游泳简介

《大众体育运动与健身》丛书,含有奥运会竞技体育以及在大众中易于开展、群众基础好的运动,如:足球、篮球、田径、羽毛球、游泳、排球、网球、跆拳道等十多个项目。书中对这些大众体育项目的基本知识、基础技术、战术入门、竞赛的组织开展、裁判制度记忆如何欣赏等方面都有详细的介绍,其中也包括对2008年中国北京奥运的畅想和展望。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人们对物质、文化、娱乐生活的质量要求也相应提高。一种以增强体质为宗旨,以丰富人们文化生活为目的的大众游泳活动,如娱乐游泳、水中游戏、康复游泳、健身游泳等,已在世界各地蓬勃地发展,成为现代游泳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以健身、实用、娱乐为目的的游泳项目,由于它不追求严格的技术和速度,形式简便、多样,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发展相当迅速。国家体育总局推出的“全民游泳锻炼等级标准”和举办成人分龄游泳赛,既是大众游泳的范畴,也是促进大众游泳的有效措施。

冬泳是大众游泳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冬泳是指人们在冬季里的游泳活动,包括在人工游泳池和自然水域的低温水中游泳。冬泳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在我国各省市均成立了冬泳俱乐部,更有效地促进了冬泳的开展。

二、按游泳的姿势分类

古代人学游泳,是从观察并模仿鱼类和青蛙等动物在水中浮游的动作开始的。现代游泳的许多姿势,也都是模仿动物的动作姿势而创造出来的。

随着现代游泳运动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研究和试验各种游泳姿势,以最快的速度,在竞技游泳比赛中摘取金牌。主要的游泳姿势有蛙泳、爬泳、仰泳、蝶泳等四种。

1.蛙泳

蛙泳是模仿青蛙游泳动作的一种游泳姿势。它是最古老的一种游泳姿势,早在2000~4000年前,在中国、罗马、埃及等国家都有类似这种游泳姿势的记载。

18世纪中期,在欧洲,蛙泳被称为“青蛙泳”,腿部动作的特点是两腿分开,做两膝较宽的蹬夹水的动作。18世纪末期,古老的蛙泳,因游泳时容易观察目标、动作隐蔽、声音小、实用价值高而被军事界重视,曾被列为军事学校的专门教授课程。由于蛙泳具有身体姿势较为平稳、游起来省力、呼吸方便、能长游等特点,因此深受游泳爱好者的欢迎。但由于蛙泳速度较慢,因此在20世纪初期的不分泳式的自由泳比赛中受到排挤,一度没有人愿意采用蛙泳参加比赛。1904年第3届奥运会把蛙泳列为独立项目进行比赛(440码),而后于1908年奥运会时便把200米蛙泳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35年,国际业余游泳联合会对蛙泳作了新的规定,允许运动员在比赛中从空中向前移臂,从而导致蝶泳的产生而取代蛙泳。传统的蛙泳再次遭受冷落。1952年第15届奥运会后,国际游联把蛙泳同蝶泳分开,作为两个独立的比赛项目。

总之,各国的蛙泳流派很多,但都是从运动员自身的特点出发,在手、臂、腿、脚、呼吸等方面加以改进,以不断提高蛙泳技术。

2.爬泳(自由泳)

爬泳的历史悠久,它是古代人类为了生存和自然界做斗争中,在水中获取藻类和鱼类食物时所采用的泅水姿势。

在自由泳比赛中,运动员可以采用任何一种姿势进行游进。由于爬泳的速度最快,所以在自由泳比赛中,一般都采用爬泳。

自从有游泳比赛起,人们为了寻求较快的游泳方式,经过多少次变革,后来出现了侧泳,进而又出现了两臂轮流划水,并提臂经空中前摆动大抡臂爬泳(也叫大爬泳)。但是,当时两腿的动作尚未定型,运动员在游进中采用双腿同时蹬水的动作。1890年,英国人特拉金首先采用了两臂轮流划水的方法,所以被人们称为“特拉金式”,这种方法是近代爬泳的雏形。

在1896年第1届奥运会时,自由泳就被列为游泳比赛的唯一项目。不过当时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姿势五花八门,除采用“特拉金式”外,从两腿蹬夹和从空中移臂的动作等来看,都带有爬泳的特点。

1900年,澳大利亚运动员R.卡维尔首先采用双臂轮流划水、两腿上下交替打水的姿势。他在游进时,腿臂动作像爬行,因而他采用的泳式被人们称为“爬泳”。这种姿势,不久就传人英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后来采用的运动员越来越多,使以后的奥运会自由泳比赛成为爬泳技术的较量。

匈牙利运动员哈尔梅曾采用两腿不动,而只用两臂划水的技术,在1905年他以1′05″8的成绩创造了1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

随着不断的研究、试验和实践,爬泳技术也有了不断的发展。1922年美国运动员韦斯摩勒,开创了爬泳技术的新纪元,他在游进中的身体姿势、腿和臂的动作与呼吸配合,创造了爬泳的新技术,成为现代爬泳技术的模式。从此爬泳技术就沿着他的技术向前发展,并使爬泳技术进入了一个较高水平的发展阶段。

3.仰泳

古代仰泳姿势的产生和发展也有较长的历史,1794年就有了关于仰泳技术的记载,是当时为了在水中拖带、搬运及救护而采用的一种游泳姿势。1900年奥运会将仰泳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最初的仰泳是人体仰卧水上,以两手同时划水,两腿同时做蛙泳蹬夹水动作,因而被称为“反蛙泳”和“蛙式仰泳”。

自1902年出现爬泳技术后,由于爬泳技术合理和速度快,人们开始在游仰泳时采用类似爬泳的两臂轮流向后划水的游法,使仰泳有了新的发展。1912年第5届奥运会上,出现两臂轮流划水、两腿上下交替打水的姿势,形成了现代仰泳的雏形。从此,现代的“爬泳式仰泳”取代了过去的“反蛙泳”。在以后几十年中,仰泳发生了许多变化。在上世纪60年代的两届奥运会中,仰泳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后来又从直臂划水技术逐渐进展到屈臂划水技术,这一改革使仰泳的速度大大加快,技术也更为合理。

4.蝶泳(海豚泳)

蝶泳是在蛙泳动作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当蛙泳技术发展到第二阶段时,也就是从1937~1952年这一时期,世界上的蛙泳运动员在蛙泳比赛中,都采用两臂划水到大腿后提出水面再从空中移臂的技术,从外形看,好像蝴蝶展翅飞翔,所以人们称它为“蝶泳”。

1953年,国际游联规定蛙泳和蝶泳分开进行比赛,使蝶泳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后来比赛规则又允许垂直上下打腿,从此有人开始模仿海豚的波浪式打水动作,从而大大提高了游进速度。人们把这种波浪打水姿势的蝶泳称为“海豚泳”。

世界上第一个采用海豚泳技术,并创造了第一个蝶泳世界纪录的是匈牙利的董贝克,他的100米蝶泳成绩是1′04″3,1954年他又4次创造了这个项目的世界纪录,最好成绩是1′02″,从而推动了蝶泳技术朝着海豚泳技术的发展。他的技术特点是采用两次或三次打水技术,腿和躯干有明显的大波浪动作,两臂入水较深,以胸和肩发力,手臂在水下稍有停顿。

1956年,在第16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威·约济克采用了身体平稳、波浪动作小、两腿做不间断的波浪打水的动作,于是蝶泳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就是游进时身体位置高、平稳、波浪小、发力点低和以两臂划水为主的新技术。

现代世界游泳运动

及赛事简介

一、世界泳坛大国游泳运动的兴起

上世纪60年代,美国男女运动员在所有游泳项目中占绝对优势。但进入70年代民主德国女子游泳运动崛起,在1973年第1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上,以10∶3冠军之比,第一次超过美国女队。从此民主德国女队在世界上,一直以绝对优势保持11项游泳世界纪录。美国一直保持男子项目的优势地位。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游泳的技术、教学和训练水平也不断地提高。除奥运会的游泳比赛外,各大洲都有游泳竞赛的组织和制度,还有世界游泳锦标赛。比赛的项目,从第1届奥运会只有3个到现在增加到男女各17个。游泳的成绩,飞快提高,例如女子50米,提高到目前的30″95。

1.美国游泳运动

游泳运动在美国十分盛行有资料表明,美国每年盛夏有一亿四千万人次参加各种游泳活动,游泳人数达6000余万人。到1987年止,全国约有200余万规格不一、形状多样的家庭游泳池,形成初级教学、训练、选才网络。参加年龄组训练的青少年达400多万人,中等学校中校际比赛相当频繁,以1976年为例,游泳跳水比赛共7万次之多。全国中学体育联合会拥有4000多个游泳池,全国大学体育联合会拥有600多个游泳池,各俱乐部都有自己的游泳池可供长年系统训练。

美国除体育设施多而且技术先进的硬件外,他们的管理也很得力。如美国高等学校都具备训练奥运会选手的基本条件,大学生运动联合会规定,在美国所有大学中,每年均设11人的游泳奖学金。参加运动队的学生,可以免修一些课程,每年3月都举行全美大学生游泳比赛,在这一运动会上都会创造不少全美纪录。他们业余训练队多,而且稳定。

美国游泳业余主要训练组织形式有:

(1)年龄组游泳队训练——它既输送人才,又培养高级运动员。

(2)高中游泳代表队——为大学代表队输送人才。

(3)大学游泳代表队——培养高级运动员。

年龄组比赛,它们分10岁和10岁以下;11~12岁;13~14岁;15~16岁;17~18岁。

年龄组的各个级别又按各人游泳水平分成以下几个级别:C级、B级、A级、AA级、AAA级和4A级。

2.前民主德国的游泳运动

前民主德国游泳自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起,第一次与前联邦德国分开,单独组团参加奥林匹克游泳等各种比赛。20年来长盛不衰,年年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世界冠军,经统计共获奥运会金牌38枚,世界游泳锦标赛金牌50枚。这在世界游泳史中是绝无仅有的,被称为“世界女子游泳王国”,受到国际游联的嘉奖。

1973年,第1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在贝尔格莱得举行,民主德国女队一鸣惊人,在女子14项比赛中,一举获得10枚金牌、5枚银牌和3枚铜牌,把美国女队从泳坛宝座上拉了下来。被称为“旗手”的恩德尔一人获100米自由泳57″54″、100米蝶泳1分02″54和4×100米自由泳接力及4×100米混合泳两项接力冠军,一人共获得4枚金牌。1975年第2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上,又获10金、5银、4铜;1976年第21届蒙特利尔奥运会上获11枚金牌,达到第一波浪的高峰。

3.澳大利亚的游泳运动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30年间,澳大利亚游泳由于步欧美等国的后尘,缺乏创新精神,长期处于二流水平,据统计,从第7届~第14届奥运会,澳大利亚男女运动员只得过2枚金牌(第8届的男子1500米自由泳,第10届女子200米蛙泳)。

在求新、思变浪潮中,澳大利亚游泳异军突起,在1956年第1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13个男女项目中获得9枚金牌,其中女运动员弗雷泽一人就获得了3枚金牌,成为奥运会历史上第1个蝉联3届奥运会冠军的运动员。她还拥有许多优秀选手如康拉兹兄妹和罗斯等创造了10项世界纪录,这是澳大利亚游泳的全盛时期。

在1960年第17届奥运会上,由于缺乏足够的后备力量,靠上届老运动员还是夺得了5枚金牌,大大落后于获得9枚金牌的美国队,未能卫冕。在自由泳接力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男队只获得4×200米自由泳的第3名,输给了美国队和日本队,女队获得第2名,居美国队之后。尽管如此,澳大利亚在单项中仍然像上届一样赢得了短距离自由泳的全部金牌。1961年秋他们提出了“夺回丧失的阵地!”的口号,由教练、体育医生和生理学家拟定了旨在提高本国游泳水平,主要是发现和培养青年运动员的一系列措施。

1961年和1962年,澳大利亚泳坛上出现的新人仍然不多,成绩有所下降。在1976年第21届奥运会游泳比赛中只获得一枚铜牌,总成绩居第7位,仍保持一项世界纪录。从1978~1986年,澳大利亚一直保持着女子400米和800米自由泳的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