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大众体育运动与健身:竞技运动卷-游泳
47176600000015

第15章 游泳技术速成(6)

<;4>;提高柔韧性和协调能力的练习

游泳技术对柔韧性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肩关节和踝关节。肩关节的柔韧性影响游泳臂部动作的质量,踝关节的柔韧性则直接影响打腿的效果。在陆上应多做些关节转动、旋转、绕环或牵拉的练习。提高了关节的柔韧性,可以加大动作幅度,经济省力;还可以加长划水路线,增大手掌和脚掌的对水面积,提高推进的效果。

提高协调能力对游泳动作有直接的帮助,应通过陆上做游泳模仿动作或各种徒手体操、跳跃、跑步、游戏等练习来提高基本的协调能力;在水中可以通过动作分解、动作组合,如蝶腿爬泳手、自腿蛙泳手、蛙腿蝶泳手、反蛙泳等练习,发展水上动作的协调能力。协调能力提高了,游泳者控制自己游泳动作的能力也会提高,就会游得更好。

二、怎样才能游得更远

学会了一种泳式后,要游上一定的距离才能巩固所学的技术,当技术巩固提高了才能游更远的距离。因此,学会一种泳式后,提高游进距离便是学游泳者的第一个练习目标。无论哪种泳式,要游得远,首先要有自然畅顺的呼吸;第二要有协调而有节奏的臂腿配合动作;第三是要提高耐力,这样才能逐步增长游进距离,在水中自如地畅游。

<;1>;保持自然畅顺的呼吸

保持自然的呼吸是要想的基本保证。在技术初学阶段,由于练习的距离短而容易忽略呼吸技术,呼吸动作往往没有达到自然、畅顺和熟练的要求,从而形成游得远的第一道障碍。在游泳时要做到自然呼吸,就要掌握正确的呼吸节奏,要快吸气、暂闭气、从慢到快地呼气,呼与吸的交换要充分,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呼吸的效率和质量,保证游进中的气体交换。

呼吸的节奏还要与手臂动作协调配合,不能因呼吸而影响手臂动作,呼吸动作也要与手臂动作协调配合。要使呼吸与臂腿动作协调地配合要进行专门的练习,开始时先进行扶板打腿与呼吸配合的练习,如扶板蹬蛙泳腿1~2次配合1次呼吸、扶板打爬泳腿配合侧转头吸气,能游上一定的距离以后,可以在扶板打腿配合呼吸的练习加上划臂,以此掌握臂腿与呼吸的配合;再逐步地通过增长游进的距离,训练呼吸的畅顺,解决呼吸问题,就可以游得更远了。

<;2>;培养成协调而有节奏的动作

动作的协调性与节奏感是评价游泳者技术是否合理的标准之一,有高度的动作协调性和良好的动作节奏感可以节省体能,动作更有实效。因此,游泳时要掌握好动作结构内部的速度和用力变化关系,参加运动的肌肉紧张和放松合理地交替,才能减少能量消耗,提高动作效率。

协调与节奏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协调性不好,动作会失去节奏。而当动作节奏受破坏时,动作配合也不可能协调。形成协调而有节奏的动作游起来才能节省体力,轻松自如,游得更远,这对提高游进距离是非常有利的。

要培养协调和有节奏的动作,一定要把技术训练与协调性训练相结合。通过技术训练,把动作做得更准确;通过协调性的训练,提高协调能力,减少内耗,提高游泳技术动作效果。

<;3>;提高身体的耐力素质

长游能力与耐力水平有直接关系,耐力提高了,会游得更远。

提高耐力的水上练习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是持续长游、变速游和同歇游3种。

(1)持续长游:是指保持基本的游进速度,不间断地游较长的距离。这一练习的强度不高,但距离应在800米以上。

(2)变速游:是在游程中按一定距离改变游速的练习方法。这一练习通过速度的快慢变化,提高练习的负荷强度,变速距离一般在25~100米,速度变化要求快慢要明显。

(3)间歇训练:是指在一组某一距离反复游时,在两次练习之间有一个严格控制休息时间的间歇,如2×(8×50米),间歇40秒,组间间歇3分钟。即游两组8个50米蛙泳,每个50米之间休息40秒,游完8个休息3分钟,然后再开始游第二组8个50米蛙泳。间歇训练法中的组数、次数、距离、间歇时间都是可以改变的。当练习强度达到80%,练习和间歇时间比为1:1或1:2时,提高耐力的效果是最好的。

三、怎样才能游得更快

速度能力是技术、力量与协调相结合的产物。游泳者能游一定距离后,提高游进速度就是追求的更高目标。根据游泳比赛的结构,游泳的速度包括了游进速度、动作速度和衔接速度,要全面地发展以上3种的速度能力,才能提高游泳的速度。

<;1>;适当加快划水频率和增大划步

游进速度取决于划频和划步。划频是指单位时间内划水、打腿或蹬腿的动作次数,常用次/分来表示;划步是指做一个完整动作后身体游进的距离,常用米/次来表示。

在平时的游泳练习中,可以通过统计每25米或者50米的划水动作次数来检查划水效果。在距离相等时,动作次数越少划步越长,动作次数越多划步越短。在游速相同时,动作次数越少,每一划步的效果越好;动作次数越多,每一划步的效果越差。可见划频和划步是影响游进速度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增加划频或划步,都可以提高游进速度。当前世界游泳的发展趋势显示,保持适宜的划水动作频率,增大划水效果是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适宜的划水频率应以不影响划水效果为前提。

在训练划频和划步时,可以采用15~25米的快速打腿、划手或配合游来发展动作频率,通过加大动作幅度、延长划水路线、加速划水的练习增大划步。

<;2>;良好的出发转身技术训练

出发和转身都是游泳赛程的一部分,比赛距离越短,出发对成绩的影响越大;而转身动作则相反,比赛距离越长,对成绩影响越大。

良好的出发技术应该是反应快,起跳有力,腾空远,入水角度合理,滑行快。要达到以上技术要求,必须提高腿部动作的爆发力,熟练掌握正确的出发技术。提高出发技术时,可以先练习单个的出发技术:练习出发起跳的反应、练习出发滑行接游泳动作、通过听不同的信号练习完整出发技术。为了评定出发的技术效果,可以通过记取听信号出发游到15米所用的时间,所用的时间越短出发的技术效果越好。

游泳转身的方法有许多种,不同的泳式有不同的转身方法和规则要求。不论采用什么转身方法,转身动作都包括了游近池壁、转身、蹬壁滑行3个技术部分。游近池壁不要减慢速度,收腿要及时,转身动作要快,蹬壁要有力,蹬出后要成流线型在水下滑行。学习转身动作可以采用以下的练习方法:先在陆上练习转身的模仿动作,然后到水中把动作分解进行练习(如慢慢地走近池壁练习触壁、练习身体的转动、练习蹬壁、练习滑行)。基本掌握了动作要领后,在距离池壁5~10米处游近池壁练习转身,在反复的练习中提高转身动作速度。为了判断好到边的距离,要注意利用池底的T型标志线或仰泳的5米转身标志线判断转身的距离。学会了转身动作要在训练中加以运用,提高动作的熟练程度,这样才能提高转身的速度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