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古代军事思想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46199400000098

第98章 黄山风景名胜区

高高屹立于安徽省南部的黄山,跨歙县、黟县、太平、休宁四县境。其山势由东北向西南伸展,是长江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以平天径为界,径南为前山,径北为后山。环山约120公里,总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其中属于黄山风景区的154平方公里,是号称五百里黄山的精华所在。在这个风景区内,汇聚了盈千累万的大小山峰,有名可指的就有七十二座(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其中莲花、光明顶、天都三大主峰,海拔1800米以上,常年云雾缭绕,气象万千。在我国辽阔的锦绣河山中,黄山以雄奇灵秀的天然之美,冠盖群伦,成为最负盛名的游览胜地之一。

黄山有如此迷人的魅力,是因为它兼有泰山的瑰伟,武夷山的秀逸,华山的峻峭,衡山的磅礴气势以及匡庐的飞瀑腾空,峨眉的层峦叠翠,雁荡的峰石嶙峋……它除了着称于世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之外,还有十六泉、二十四溪以及许多岩、洞、潭、瀑等胜景。这些胜景,无不以“奇险”而取胜。正如清代程弘志所述:“山行之险,莫如黄山。而黄山险处,乃黄山奇处。险不极,奇亦不极;险至不可思议,奇亦不可思议。”

因此,黄山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郭沫若游览黄山后,也写下了“深信黄山天下奇”的诗句。

黄山松是黄山奇景之一,它针叶粗短,干曲枝虬,平顶如削,苍翠奇特。它们或雄伟挺立,或轻盈起舞,或倒悬绝壁,或屹立峰巅,或如振翅欲飞的雄鹰,或像浑身披甲的武士,或冠平如伞,或尖削如剑,姿态万千。历史上有名可指的名松就数以百计。清代的雁黄布衣曾写过《黄山百松歌》。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名松已遭雷击或老死,但更多的新的奇松出现了。目前,玉屏楼前的迎客松、送客松,牛鼻峰下的蒲团松,天海海心亭前的凤凰松,狮子林中的麒麟松,天都峰上的探海松,始信峰上的接引松及其附近的连理松、黑虎松、棋盘松等,被誉为“十大名松”。其实,黄山名松何止千万,北海有一片万松林,“梦笔生花”上的“花”“关公挡曹”关羽的“盔缨”“喜鹊登梅”的“梅”,都是奇松构成的景观。黄山松经受冰川的洗礼和风雨雷电的袭击,饱经风霜,顽强地生长在海拔八百至一千八百米的高山上。它的根能穿石而下,绕石而过,从石缝中吸取水分和养料。清人潘来在《黄山七绝异》一文中说,黄山松主要靠“云雾之气,日露之精”,这有一定道理。因为黄山多云雾,空气潮湿,岩石和土壤中含水量亦大,从而滋润了松树的独特品种--黄山松,并使它不屈不挠地生长,铸就了不怕风霜、不畏严寒的坚忍不拔的性格。

奇峰怪石是黄山又一奇景。在奇峰林立的峰海里,有无数灵幻奇巧的怪石与山峰巧妙结合,构成了一幅幅绝妙的峰石画图。

如在半山寺前看到的“金鸡叫天门”,在蟠龙坡看到的“五老上天都”,在玉屏楼看到的“松鼠跳天都”“采莲船”,在北海看到的“猴子观海”“丞相观棋”,在西海看到的“仙人晒靴”“仙女绣花”以及“天鹅孵蛋”“鹦哥石”“鳌鱼驮金龟”“犀牛望月”“金龟探海”“飞来石”“双猫扑鼠”“猪八戒吃西瓜”“蓬莱三岛”等,这些巧石似人、似物、似禽、似兽,惟妙惟肖,形态逼真有趣,给你以丰富的想象力。

黄山云海,最为瑰丽壮观,素有“黄海”之称。因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这里一年四季都有云海,特别是春、秋、冬三季最多。按黄山云海形成的区域不同,可分为北海、西海、东海、天海和前海。由于黄山位于中亚热带,雨水多,湿度大,常形成云雾缭绕的局部气候。又因其峰峦高度不等,方位不一,峰顶和向阳坡的水分蒸发与山谷和背阴坡的水分蒸发速度相差很大,水气凝集而成的云雾不断上升,气流在山峦间穿行又受到不同方向山峰的阻挡,形成了山谷风,这样便产生了空气环流和烟云弥漫、变化无穷的现象。

黄山温泉,又名汤泉、朱砂泉。温泉在紫石峰下,水质以含重碳酸为主,常年水温为42℃,可饮可浴,流量稳定,每小时出水量48吨。泉水清澈,淡红色粗砂铺底,起到自然过滤的作用。黄山温泉不同于其他温泉的特征是:一般温泉多为硫磺泉,而黄山温泉却缘于朱砂。相传每隔三百年左右要涌流一次朱砂,泉水尽赤,因此又名朱砂汤泉。

黄山除“四绝”之外,还有飞瀑、流泉、碧潭、清溪等景色。着名的瀑布有百丈泉、人字瀑、九龙瀑,山泉有鸣弦泉、二叠泉、灵锡泉,溪有桃花溪,潭有青龙潭、白龙潭、乌龙潭、老龙潭、铁线潭和翡翠池等。每逢雨后,到处流水潺潺,波光闪闪,瀑布响似奔雷,泉水鸣如拨瑟,为名山平添鼓乐之声。另外,黄山气候湿润,山高林茂,又是一座理想的天然动植物园,山上有奇花异木,林中有珍禽异兽,水里有稀怪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