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古代军事思想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46199400000088

第88章 明清皇家陵寝

明孝陵

明孝陵位于南京紫金山西峰下的独龙阜,明太祖朱元璋与皇后马氏合葬于此。孝陵建于明洪武十四至十六年(1381-1383),陵制与陵址,皆由明太祖朱元璋自己确定。一改汉唐以来的陵墓形式,形成了独特的陵墓布局和建筑构成。

明孝陵的特色首先在于与自然地形巧妙结合的神道处理,使陵墓格局自然多变,序列层层,自然引入宝城。其陵墓型制突破了明以前的形式,并以后代所继承。其次明孝陵的石象生造型十分生动优美、形象写意传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虽然孝陵大部分建筑已毁,但现存的一些砖石建筑细部--如享殿的须弥座及栏板、柱础,道桥以及宝城入口处的八字影壁(为早期明代原物)砖雕,都是研究江南元明之际建筑特征的最重要佐证。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在北京市城北约45公里的天寿山麓,先后修筑有明代十三座皇帝的陵墓,故称明十三陵。整个陵区北部天寿山峰峦起伏,并向东西两侧绵延环抱,犹如一列翠障,形成一个约40平方公里的盆地,曲折的温榆河水从盆地中间穿过,这里林木葱郁,山水明媚,风景佳丽。陵区周围顺应地势,筑有高大陵垣,设关口,建门楼,并有驻兵守卫,十三座皇帝陵墓各依山头,错落布置其间,形成一处气势壮阔、雄伟华丽的陵墓群组,也是我国最恢宏严整的帝陵区。

十三座帝陵虽其规模不尽相同,但其布局和建筑形制相类。

清福陵

福陵又名东陵,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11公里的丘陵地上,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福陵与皇太极的昭陵、清远祖的永陵,统称为“清初三陵”,为清入关前的三处清代帝王陵寝。

清东陵

清东陵坐落在河北省遵化县马兰峪,是清朝入主中原,定都北京后修建的第一处皇室陵墓区,另一处陵区在河北易县境内,分别称作清东陵、西陵。陵区平坦开阔,林木苍翠,北部有昌瑞山绵延如屏障,西有黄花山,东部峰峦起伏,南端有天台、烟墩二山丘,状如门阙,山口称作“龙门”,地形地貌大体与明十三陵相类。在这里共建有帝陵五座,即:孝陵(顺治)、景陵(康熙)、裕陵(乾隆)、定陵(咸丰)和惠陵(同治),后陵4座、妃嫔园寝5座及公主墓1座,埋葬着5帝、14后,136个妃嫔,组成一处规模辉宏、布局严整、雄传绚丽的陵墓区。

清东陵在约50平方公里的原野上,以孝陵为中心,陵区内神道、桥梁纵横,黄绿琉璃瓦的殿楼、汉白玉的台基栏杆、在苍松翠柏的映衬下,构成一幅气势壮观、灿烂辉煌的立体画卷。

清西陵

河北省易县城西永宁山麓,周围峰峦叠嶂,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清代皇室陵墓区之一的清西陵就坐落在这里。清雍正皇帝即位后,其陵址开始选择在清东陵的九凤朝阳山下,雍正八年(1730年)改定在这里,翌年营筑泰陵。乾隆时下诏确立皇帝父子不葬一地,相间在东、西二陵分葬,形成清代东西陵制度。清西陵共有帝陵四座,即泰陵(雍正)、昌陵(嘉庆)、慕陵(道光)和崇陵(光绪),后陵三座,妃嫔园寝三座,皇子、公主墓四座。陵墓规制和建筑形式均严格遵照清代颁行的陵墓制度,后陵小于帝陵,帝后陵的地上建筑均覆黄琉璃瓦顶,寝墓均为绿琉璃瓦顶,各种制度,等级分明。

从清东、西二陵区的总体布局和诸陵园建筑形制看出,清代帝陵基本上承袭明陵传统,选择山水明媚、风景秀丽之地辟为陵区,在主峰南麓布置始建帝陵,作为陵区的主体,建主神道,以后诸帝后陵墓和妃嫔圆寝错落布置在两侧,形成规模恢宏、气势壮观的陵墓区。因清东、西陵的地形无环抱之峰峦,地势较开阔平坦,故清代诸陵寝多为平行布置,总体的环境艺术构思不及明十三陵那样严整有序,清代诸陵建筑也不似明陵那样依山势筑宝顶,地宫埋置较浅,石象生的数量少,体量小,其威严磅礴之气势亦较明陵稍逊。

但整个陵区仍有着统一规划与艺术构思,主从有序,非常宏伟壮观,形成各种建筑艺术的综合体,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将自然美与建筑美有机地融为一体,达到天成地就的艺术境界。